“七下八上”雨神来了 华北地区抖三抖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独家报道 听说华北地区已经进入“七下八上”了?“七下八上”是什么?这个词是表示人的内心很忐忑?
其实“七下八上”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时间段。“七下”是7月下旬,“八上”是8月上旬,二者合起来就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
每到这段时期,华北地区就时不时来场大暴雨,甚至是下冰雹,连出门买个菜都成了困难事儿。
为什么“七下八上”期间华北地区总是雨雨雨?难道每年这个时候,“雨神”萧敬腾都会来华北开个人巡回演唱会?
其实不是“雨神”在搅合,而是一位国民老干部在天上暗中搞怪。这位老干部不是胡歌,也不是吴秀波,他对娱乐圈不感兴趣,但是对大气圈特别重视。他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天气预报里经常听到的“大人物”——副高。
副高是什么?是工程师?教授?还是医生?NO,它的学名是副热带高压。
副高是个大忙人,每天忙着练太极,边打太极还边顺时针转圈圈。这位太极能手打起太极来刚柔相济,动作舒展大气,经常能呼风唤雨。他的如来神掌能引进海上暖湿气流,向内陆输送源源不断的水汽。
暖湿气流乘坐和谐号列车,昼夜不停,一路从海上奔过来,向着内陆进发。
远道而来的海上暖湿气流顺着副高的如来神掌一路游山玩水,走过海南的天涯海角,见识了云南的孔雀开屏,在广东的水上乐园嬉戏打闹,聆听鼓浪屿的阵阵波涛,感受长江和黄河的雄伟气势……借着太极能手的功力,暖湿气流一波接着一波纷来沓至。
暖湿气流大军在7月下旬到达华北地区时,不巧碰到了来搅局的冷空气小军团。虽然夏季的冷空气小军团没有冬季来得猛烈,和暖湿气流大军相比实力悬殊,但面对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大军,它们一点都没有退却的意思。
实力悬殊的两团相遇,内心七上八下。冷空气小军团寒意嗖嗖,暖湿气流大军水汽四溢,背后还有副高这个太极能手撑腰,为大军继续补充兵力。
冷暖空气激烈交锋,冲突不断,形成了对峙阵营。前线掐架的地方,形成了两个大本营的交锋地带——锋面。
两团大战中,体重轻的暖空气被重量级冷空气团挤上去,蹭蹭蹭往上跑,越往上跑温度越低,遇冷凝结成了小水滴。在锋面上,降水源源不断从天空落下。
这一群架打可不得了,下起雨来狂风肆虐,倒屋拔树,雷暴助威,霹雳震天。
在激战地点——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光是7-8月的降水量,就占了全年的一半以上。
以北京为例,根据1981-2010年降水量统计,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这20天的平均降雨量是120.7毫米,短短20天的降雨量就占了全年降雨量的22.68%,是全年降雨的集中期。
所以“七下八上”是华北地区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强度最强的时期。“七下八上”也成为“华北雨季”最通俗、形象的代名词。
冷暖气团的群架为华北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但也带来了许多灾难。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副高用如来神掌之力推动着一批批海上暖湿气流,向华北源源不断输送水汽,而冷空气这个精锐小军团则以逸待劳,来迎战远道而来的暖湿气流大军。到了八月下旬,副高的功力渐渐减弱了,开始向南撤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冷空气小军团的势力逐渐增强,发展出了大部队,并开始远征大陆。而暖湿气流则节节败退,北方地区逐渐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最后提醒大家,“七下八上”即将到来,关注中国天气网,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和最新预报,让你的“七下八上”不再“七上八下”。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