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故宫首次悼念农民捐宝人 向其家属提供10万补助

中国新闻网

关注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故宫首次悼念“农民捐宝人” 单霁翔:民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故宫的景仁榜上,何刚的名字静静镌刻在1985年。当年,这位22岁的河南农民拒绝了文物贩子一麻袋现金,将从老家宅基地里挖出的一窖藏银器共计19件捐赠给故宫。与之并列的是“刘美贞”和“王季迁”:前者系英籍华人,后者则是华人世界里颇负盛名的大收藏家。

今天,故宫为这位农民举办了追思会。不久前,54岁的何刚在工地上发生不幸,其妻已罹患尿毒症离世,其父腿伤卧床,其27岁独子何俊清刚刚升级当了双胞胎父亲……此前在何刚及家人陷入窘境时,故宫博物院也曾数次伸出援手助其渡过难关。

 

在22日的追思会上,何俊清说,“父亲做人正直、真诚、善良,他教我们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文物属于国家,也要捐给国家,从来没有后悔捐赠这件事。”他感谢故宫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父亲去世了,但教诲仍在、精神仍在”。

追思会之前,故宫特意把何刚捐赠的19件银器拿出来展示,其中一件“银鎏金錾刻双凤穿花纹玉壶春瓶”通体线条流畅,上刻双凤穿花,纹饰、做工极为精美,被评定为二级甲等文物。故宫器物部主任吕长龙坦言“这批捐赠文物填补了故宫元代银器收藏的空白”。他介绍,元代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在城池被攻陷前,人们往往会把值钱的东西埋起来躲避战乱,这些东西就成为极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此外,这19件银器皆为酒器,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习俗的珍贵实物资料。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充分肯定了何刚的文物保护意识。他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探讨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奖励和救济机制并行,为文物捐赠创造更好的条件。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今天举办追思会,更多的是希望将何刚这种身在困境中还能恪守原则、淡泊名利的精神宣扬出去,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仅需要我国各级政府、文物部门以及专业人员承担起使命责任,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因为,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只有每一位普通民众都能像何刚一样倾心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严。”

此前有观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按此法理,何刚只能上交,无权“捐献”。

对此,单霁翔如是回应:中国现有法律对于主动上交文物者应享有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缺乏明确标准,这样很难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中国盗掘、贩卖文物现象屡有发生,保护形势严峻。故宫博物院给予何刚“捐赠者”的身份,是对守法者的一种更大鼓励和认同,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当天追思会的最后,单霁翔代表故宫再次向何刚家属提供10万元人民币补助。(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