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约饭平台真那么好用,还要约炮APP做什么?| 创业那些坑

第一财经日报
编导:葛妍
摄像:罗四维 戴嘉文
后期:钱珺
实习生:周垍垚
诱人的美食+陌生的伙伴。以约饭的名义交友,这样的活动有让你心动吗?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经济终于也蔓延到了美食界,但热潮过后竟是凄凉,这其中原因几何?看看创业者怎么说:
美食共享APP并不少见,国外早有Eatwith、Feastly等平台,国内也出现了翻版的EatwithChina。然而花无百日红,国内的美食共享创业公司在业务模式和商业发展上都遇到了瓶颈期,行业内各公司陆续转型或关闭。
那些打着约饭的旗号,实则是社交平台的app,被质疑无法保护用户安全。
以某款app为例,女性注册用户多为90后,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发起邀约的男性成员多为80后,排名靠前的会员,大多数是高月薪男性。然而在没有实名认证的情况下,他们的背景资料实际上难以考证。
再看看主打温暖牌的app。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号召退休的叔叔阿姨,给白领们做上一顿爱心饭。
但今年2月初,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了《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没有食品经营许可的商家将被拒之门外。所谓“回家”吃饭的温暖牌,还能继续打下去吗?
而那些转而做电商的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无疑是流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小而美的细分领域电商又如何能匹敌独角兽?
曾经尝试调整业务的嘴角APP,的确靠电商卖出了一些精品。但仅仅靠这些销售额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电商的运作。
美食共享的初衷是让有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分享美食的乐趣,并由此衍生出各类产品。然而现阶段还没有人杀出一条血路。
也许美食共享只是个小而美的存在,当它作为一个生意,就真的不好做了。
有温度的创业人物
有干货的奋斗故事
有高度的行业分析
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发送至geyan@yicai.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日报”】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