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习近平一月:11月这四次重要讲话一脉相承

新华网

关注

原标题:习近平一月:11月,这四次重要讲话一脉相承

[学习进行时]8个重要会议,17次会见,1次出访……习近平总书记11月密集的活动中,有4次重要讲话格外引人注目: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的讲话,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细细体会,这4次讲话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同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把我们党的事业放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去阐释,把治国理政的重大部署放在为人民奋斗、为人民造福的历史使命中去强调。

牢记我们党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始终是习近平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成为贯穿历次重要讲话的一条精神主线,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不忘初心”。这一点在11月的4次重要讲话中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纪念革命前辈,“不忘初心”是主线

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的第一部分他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民族”和“人民”成为两个核心关键词,统领了整篇讲话。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一息尚存,不忘救国”“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习近平多次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彰显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理想的崇高风范和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胸怀。

11月29日,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朱德同志是“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朱德同志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品德和风范成为讲话的主线。

讲话中,习近平要求从5个方面学习朱德同志。这5个方面也就是朱德同志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毕生奋斗中体现出的5种精神,以此“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两篇讲话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和我们党今天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阐明其中为了民族、为了人民的共同本质。而强调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则是要求全党在我们今天的各项工作中不忘初心,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有为的举措推进我们党的事业。

新闻与文艺,“人民”是关键词

坚持“不忘初心”,就要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11月习近平对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作出两次重要讲话,再次明确强调了这一点。

11月7日,习近平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发表重要讲话。这两篇讲话虽然对象不同,但重心都在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关键词还是“人民”二字。

对于新闻工作者,习近平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四向”,即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志向、正确工作取向。而判断是否坚持这“四向”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和人民立场。

习近平所提出的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这4点希望,“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总结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依然是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强调。

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提了4点希望。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第二,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第三,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第四,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这4点希望对文艺服务人民、贴近人民提出明确要求,既是文艺工作的原则和方向,也是方法和标准。

永葆赤子之心,才能做到“自身硬”

我们党能不能坚持不忘初心,能不能坚持党的宗旨,党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这就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11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强力部署。会议审议通过多份文件,特别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交通、工作人员配备、休假休息等待遇进一步作出规定。

如此统一规范,强化约束,就是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抓起,让中央八项规定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政治氛围,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根本目的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民是党的生命之源,“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真正做到“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