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传承家国情怀 凝聚向上力量

新华社

关注

12月的南京城,比冬日寒风更刺痛的是人们对79年前那场屠城惨案的悲痛记忆。又是一年“12·13”,第三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两年多来,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深刻反思,正内化为国人传承家国情怀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息动力。

伤痛记忆,永远的清醒剂

“沉痛的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79年前的那场灾难,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最好教材”“擦亮历史这面镜子,国人当自强”……

连日来,在临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地铁2号线入口,两面长35米、高2米多的“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来往路人的真切感悟。

随着“12·13”临近,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沉痛记忆,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背景色。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接连展开,提醒人们不忘79年前这座城市发生的人间惨剧。

2014年2月底,我国立法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两年多来,近2000万人次参观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12日上午,《人类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实证》(上下册)在南京首发。“作为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集中展示,该书无疑是深刻的警醒。”新书主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张宪文教授介绍,研究人员从数十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精选出的实证,是对79年前那场灾难记忆的最好注解。

和平追求,共同的理想梦

今年10月22日,《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法国冈城和平纪念馆开幕。此次展览力图通过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录资料,让法国观众直观、真切地了解这段历史。“很真实,很震撼。”法国参观者贾斯汀说,中法两国有着关于二战的共同灾难记忆,因而对和平的追求同样迫切。

这是自去年10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后,南京大屠杀历史首次赴外展览。张建军介绍,向世界展示我们维护和平的真挚愿望,是展览重要目的之一。明年,纪念馆还将选择两个国家进行外展。

追求和平,不能忘了曾经的国际援助。德国人约翰·拉贝,79年前曾救助了20多万南京难民,《拉贝日记》也成为侵华日军罪行铁证。12日上午,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6名南京大屠杀外籍证人的后代,获得了紫金草国际和平勋章。

悼念活动中的国际身影,表明和平是世界通用语言。13日下午,中日韩佛教界人士代表、信众代表将举行“世界和平法会”;13日晚的“烛光祭”上,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代表、同类场馆代表、南京民众还将为遇难同胞守灵。

家国情怀,民族的凝聚力

易周氏、崔正桂、殷玉汉……10日上午,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又新增110个人名。

79年过去了,搜寻求证遇难者名单的工作非常艰难,但却是研究人员必须要做的课题。“每一个人名的背后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幸福的家庭。”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张生说。

尊重个体生命、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是国行公祭的要义所在。

为了传承家族记忆,国家公祭日设立后,每年的12月初,纪念馆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家祭活动。9日和1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杨翠英、路洪才、陈桂香带领各自的家人,在纪念馆“哭墙”前集体祭奠被日军屠杀的亲人。

“亲爱的爷爷、父亲、弟弟、堂哥:如今国家强大了,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只要我在世一天,我就要把你们的遇难经历告诉更多的人。”悼念亲人的家书,表达了91岁的杨翠英老人传承历史的决心。

让在世的10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中国不断崛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张建军说:“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让我们一起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凝聚向上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