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顺德“龙眼点睛”习俗热闹开锣 已传承600多年

羊城晚报

关注

原标题:顺德“龙眼点睛”习俗热闹开锣 已传承600多年

埗头龙舟排起队

点睛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翎

7日上午,在佛山顺德勒流街道龙眼村,传承600多年的“龙眼点睛”习俗再度热闹开锣,同时顺德一些旅行社首次在顺德区外组团参加“龙眼点睛”游览线路。时下,与珠三角各村镇异彩纷呈的传统端午节民俗相比,城市人过端午节气氛淡薄得多,顺德的“龙眼点睛游”让很多外来游客“开了眼界”。

600年风俗远近闻名

今年还搞出“新意思”

顺德是著名的龙舟之乡,顺德勒流的龙眼村建村于西汉,其“龙舟点睛”风俗已延续600多年,成为一项远近闻名、广受欢迎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珠三角各地龙舟都会自发聚集到龙眼村太尉庙进行“点睛”。

传统说法认为,龙舟用朱砂点过睛之后,就有了灵性,划动特别生猛,与画龙点睛有异曲同工之妙,否则会拖泥带水,甚至有翻沉之虞。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珠三角顺德、番禺、南海、中山、江门等地的龙舟到龙眼村举行“点睛”仪式。据初步统计,7日当天前来点睛的共有大小龙船112只、水龙102只,当天客流量达四万多人。

“一点国泰民安……”7日吉日良辰,在龙眼村的太尉庙,庙祝一边流汗、一边为龙舟龙头、龙尾用朱砂笔开光。点完睛后,龙头、龙尾被抬着在庙内绕一圈,再从右侧门出来。庙门外,排起了等待点睛的长龙。这还不算,在庙前二十米处的埗头,河涌里停泊着密密麻麻的龙舟,而前来的龙舟还是络绎不绝。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龙眼村的龙眼点睛习俗发展至今,已经超出以往传统的点睛范畴。除了龙眼点睛外,还有水上飘色表演、水上龙虱表演,今年更增加了“寻味顺德——味在勒流”美食展,龙眼油煮粽和龙眼炸嘢、大头华烧鹅、阿多私房菜的桑拿鱼桑拿鸡等,让人食指大动。

各路游客纷至沓来

旅行社组团受欢迎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与昔日捧场者基本是顺德本地人相比,如今“龙眼点睛”的客流结构已悄然改变,人群中有不少顺德以外游客的身影。

在“大头华烧鹅”的摊位前,来自广州的吕叔夫妇带着几个朋友吃烧鹅,连说好吃之余,他说,自己老家在龙眼村,虽说在广州长大,但在龙眼村还有祖屋。“最近和广州的朋友饮茶,说起老家的‘龙眼点睛’,朋友们听了羡慕不已,约好今天坐大巴过来。”

吕叔说,在广州这些现代化的大城市,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日渐转淡甚至消失,但珠三角的很多村镇,不少当地的风俗文化得到了保留,“身边很多朋友对这些民俗活动很感兴趣,只是不了解情况,需要有人来推介”。

在龙眼村的河涌边,蔡老师一行正顶着烈日,兴高采烈地拍摄水上飘色。来自禅城的蔡老师说,想给学生介绍佛山的端午民俗,所以特意和其他几个老师一起来体验龙眼村的气氛,“回去要将这么好的民俗文化向学生分享”。

在龙眼村太尉庙外,一队队旅行团很惹眼。据勒流街道有关人士介绍,今年,顺之旅、口岸等旅行社专门开设了“龙眼点睛”线路,组团前来观赏。

顺之旅一位导游在现场表示,近年顺之旅开设了龙眼点睛线路,但由于宣传方面的原因,游客一直都是顺德本地客,“今年5月以来这种状况有了改变”,导游说,一部专门介绍顺德美食的《寻味顺德》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各地观众对顺德的关注,“我们趁机推出七期顺德美食游,很受欢迎,开始有顺德以外的客人来参团。这次组织的龙眼点睛游线路,每位游客团费120元,吸引了100多人,其中近20位是顺德以外的游客,主要来自禅城和南海。”

来自南海的一位游客对记者表示,虽然南海也有龙舟,但即使同样是端午习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像“龙眼点睛”这种非遗项目,十分值得来看看,“以前没有专门的习俗游线路,自己难以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就算知道,也要自己解决出行、吃饭、停车问题,更无法像跟旅行团那样请人讲解。”

传统民俗如何走出乡间

旅游专家建议通过新媒体推介当地优质民俗

微信认购龙舟饭很有搞头

广东旅游专家、美食家劳毅波认为,珠三角的端午节等很多民间民俗活动,有很多可以向游客开放的空间,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及地点分散等原因,难以吸引外地游客。

劳毅波建议,村镇可以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将自己的优质传统民俗推介出去,比如时下不少人喜欢认购围村里的龙舟饭,请相熟宗亲或朋友品尝,可以通过微信对外推出预订龙舟饭服务。

旅游业人士建议设计顺德美食“晚宴”留住外地客

开发民俗游需要留人过夜

搞合作开发旅游线路,正与顺德旅游界的想法不谋而合。顺之旅一位负责线路设计的人员表示,顺之旅将顺德的美食、民俗等景点和周边的景点结合,取得一定效果。

一位顺德旅游业内人士称,要开发当地端午节等传统民俗活动的旅游项目,还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旅客留在顺德过夜。他说,可以设计顺德美食“晚宴”,留住外地客。

民俗专家认为龙舟文化“每个村子都可以不一样”

加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人

广东著名民俗专家叶春生教授认为,以珠三角的端午龙舟文化为例,珠三角“每个村子都可以不一样”,如东莞万江、中堂、麻涌等地每年都玩出不少新意,“传统的民俗文化需要加入现代元素,才能吸引年轻人参加”。

叶春生认为,旅游开发不是传统民俗走出乡间的唯一手段,“各村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 编辑:李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