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陕北人与羊肚子毛巾

华商报

关注

原标题:陕北人与羊肚子毛巾

早些年前,我公开发表过这样一种观点:陕北人围羊肚子毛巾的围法——两个角向前,主要与陕北人的地域性格、文化性格有关。

其实这样的观点未免太主观了,我为此后来请教过陕北著名的民俗文化专家张俊谊老师。他说羊肚子毛巾其实在陕北地面上出现的很晚,不过是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事,因为它作为一种机织品之所以出现晚与技术有关。之前,围布巾并不一定是两个角一定向前的,也有向后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新秧歌运动开始兴起,尤其是一些当时著名的文艺工作者在现在子洲县一带组织秧歌队员闹秧歌,开始将羊肚子毛巾作为饰物围在头上,感觉将两个角围在前面比围在后面人显得更精神,更威武,更气派。就是在这样的表演示范下,对民众形成了示范导向效应,后来无论在绥德、米脂一带,还是在延安一带,这样的围法也就慢慢约定俗成了。

这种围法之所以和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两个角或者一个角的后置围法有些不同,其实恐怕更多地体现在实用层面上。陕北腹地山大沟深,风一旦刮起来,黄土弥漫、遮天蔽日,这是常有的事,而采取两个角向前的围法在有效抵御尘土方面更具实效性。同样道理,去过陕北或者在陕北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陕北腹地太阳紫外线明显比陕西关中地带要强烈的多,羊肚子毛巾采取前置围法在抵御日照、保护面部方面相对而言作用更大。

从审美习惯、从人与羊的天然和谐关系看,羊肚子毛巾这样的围法暗含陕北人一种尊羊、爱羊、惜羊的文化心理。陕北自古以来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地带,羊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如同好朋友般相依相伴,所以羊的人格化,人的羊格化,或者换种说法,人和羊之间至少在精神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不争的事实。这样,人们将羊肚子毛巾采取这种前置围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羊角自然向前的模仿模拟,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天然心理反应,是人们行为的羊的形体化的自然显现,是一种以羊的形态为美的自然模仿与随从,是一种自然的审美心理表现,审美形态反应。

一种服饰及打扮的广泛流行和自然接纳,往往有着更深的文化心理与地域性格。陕北历史以来是苦焦地方,特定的苦难环境造就了这里的人们性格中一种不屈苦难、勇于抗争的地域性格,我将这种性格称为海洋性格。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陕北历史以来走出去的人其实比留在陕北的人更多。仅以一个子洲县为例——目前子洲人口为30多万人,但有人作过统计,子洲历史以来到现在,在外的子洲人几乎为100万人左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击、出去、出发、出色、出征、出战、出人头地等几乎成了他们集体的文化心理和地域性格。羊肚子毛巾这种两角前置的围法能广泛流行开来、普及开来,不就是这样的文化心理地域性格写照吗?是啊,陕北人这种敢作敢为,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彰显主体性格的文化心理地域性格在歌唱、在舞蹈、在言谈、在举止等方面无不展现和体现。

时至今日,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羊肚子毛巾之与陕北人的关系基本成了一种文艺表演时需要的关系,如闹秧歌、上舞台、上电视时使用,平时已基本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在乡下采风发现一个现象,偌大一个村庄,人口住的本身就稀稀拉拉,在这不多的人口中,只有我的88岁的三爷围着羊肚子毛巾。村里人告诉我,三爷这打扮到了北京城,吸引的满大街的外国人争着和他照相。

再过若干年,羊肚子毛巾在陕北老农的头上完全见不到是极其正常的,到那时我们只能在记忆中,在影视表演中来欣赏了。

(王祖文,在《延河》、《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发表散文100多万字,该文章发表于《陕北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