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我们常念“阿弥陀佛” 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扬子晚报

关注

原标题:我们常念“阿弥陀佛” 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慧远像

这个人就是高僧慧远。他和卢循的父亲是老同学,卢循占据江州时,多次上庐山拜访他,交流对人生的感悟。

慧远的学生说:卢循是个大贼寇,您和他来往密切,别人会怀疑的。

慧远答:我身在佛门,有见识的人都会明白,我和他只谈佛法,清清白白。

刘裕听说后对左右感慨:慧远大师是世外高人,不会参与世俗的事。随后写了一封信派人送上山,表达敬意,又赠给他财物。

庐山东林寺闻名天下

慧远出生在雁门郡楼烦县(今山西宁武附近),书香门第。他从小是神童,过目不忘,13岁跟着舅舅游览天下。21岁,他在太行山听到释道安讲经时,如一道闪电划过,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登天路径。当天出家,跟着释道安学习佛法。

过了3年,他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别人有不懂的佛学问题,他就引用庄子的话做比喻,大家脑洞大开,一下子就明白了。

释道安被苻坚带到长安后,一天把弟子们叫到面前,说:我这辈子要在北方了,你们现在去南方,把佛学传遍四方。

其他人临走时,释道安总要嘱咐几句。等到慧远告别,释道安沉默不语。慧远很奇怪,跪了下来,问:师父能和我讲几句话吗?

释道安说: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我什么都不用说。

381年,慧远带着10多人南下,本来想去罗浮山,但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庐山时,看到群峰峭拔、山清水秀,风景太美了,于是停下了匆匆的脚步。

传说他和弟子们漫步在幽静的山林之中,落英缤纷、鸟鸣声声,慧远突然指着一处,说:就住这里。

弟子们转了一大圈说:附近没有水源,生活会很不方便。

慧远拿着手杖敲地,说:我想在这里长住,如果上天同意,请赐给我们水源吧。

话音刚落,地上一股清泉涌出,慧远就在此建了一座僧舍。不久,江州大旱,慧远带着弟子们诵读《海龙王经》,为民祈雨,还没有读完,泉水中窜出巨蛇一样的怪物,腾空飞去。转眼,暴雨倾盆,慧远就把僧舍命名为“龙泉精舍”。

又过几年,全国各地高僧来求学的越来越多,地方不够住了。江州刺史桓伊听说后,在庐山新建了一座东林寺。

从此慧远就在东林寺开坛讲经,当时,天下两座道场并驾齐驱,北方是长安鸠摩罗什主持的逍遥园,南方就是东林寺。

民歌《茉莉花》传说和他有关

东林寺门前有一条潺潺溪水,慧远送别客人,如果越过溪水,水中就会隐隐发出虎啸之声,所以取名叫“虎溪”。从此,不论哪个大人物,慧远相送都不出虎溪。

桓玄曾路过庐山,邀请他下山一见,慧远婉言谢绝。桓玄只好亲自上山,看到慧远神情庄重,不由自主地合手敬礼。

桓玄问:“不敢毁伤,何以剪削? ”

慧远答:“立身行道。”

桓玄的意思是:《孝经》第一章里面说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不敢损毁伤残,你既然剪了头发,那就是不孝了。慧远的四个字也是出自《孝经》第一章,意思是行孝最终目的是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

《孝经》原文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慧远回答得巧妙又简洁,桓玄大为赞叹,下山后说:这个人平生所未见。

桓玄认为佛教徒应当和普通人一样,遵循礼法名教,于是想制定一条法律:僧人见到王者也要下拜致敬。

他派人征询慧远的意见,慧远写了一篇文章《沙门不敬王者论》,核心观点是:僧人不应当以世法为准则。桓玄只好作罢,从此,僧人不臣服于王权成了中国宗教的一条原则。

除了这些正统新闻外,慧远在庐山还有一些有趣“花絮”。

庐山本来就有云雾茶,但一直是原生态。慧远来了以后,自己动手加工,拿出来招待朋友。由于他这个大名人代言,云雾茶开始扬名天下。到了宋代,被列为皇室的“贡茶”。

此外,民歌《茉莉花》传说也和他有关。茉莉花原来产在印度,东汉时,随着佛教的传入,茉莉花就像“陪嫁”也来到中国。因为颜色雪白,浓香四溢,看上去端庄圣洁,僧人们一见倾心,大量种在寺庙周围,许多佛香就是用茉莉花作为原料。其中有音乐才子,为心中“女神”谱写了佛乐《八段锦》。

慧远到了南方后,曲子开始在江南流行,又沿着江水漂流,来到建康。经过后人无数次加工,成了风靡全国的民歌。

慧远外表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师,内心其实也有浪漫情怀。400年夏天,他带着30多个弟子游玩庐山石门涧,这次活动非常像王羲之组织的兰亭游,弟子们相当兴奋,纷纷赋诗。慧远心潮澎湃,不仅现场作诗,还把所有人的作品汇编成集,写了一个序,叫做《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行文流畅,意境优美。这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游记名篇。

他此后一生都在东林寺内,30年不出庐山。

416年的一天,他突然病重,弟子们叩头下跪,请求他喝一些用豉(用熟的黄豆或黑豆发酵后制成的食品)浸成的药酒,慧远不喝;又请求他喝米汁,还是不喝;又请求他喝蜜水。

慧远问旁边解说戒律的僧人:这个能喝吗?

弟子们翻阅经文,看看有没有这个规定,还没有翻完慧远就去世了,享年83岁。他临终遗言,将裸露的尸体放在松树之下,同于草木。然后,再下地安葬。

他是“净土宗”的鼻祖

传说曾有三次,慧远眼前浮现出菩萨的相。后来他又有一次诵经时,天空中出现了巨大佛像,圆光环绕,身边站着无数的佛。

慧远感到非常惊讶,才把神异的事告诉了弟子们。

402年,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各方的高僧到了他这里,组成一个团体,因为他在东林寺水池里遍种莲花,所以被称为“结莲社”。慧远率领123人,在佛像面前发誓:我们齐心潜修佛法,以到达西方的极乐净土(即极乐世界)。

所以慧远被称为“净土宗”的鼻祖,“净土宗”最大特点:以诵念佛经为主要修行方法,又称“念佛宗”。慧远根据佛经,创立了专念“阿弥陀佛”即可成佛的方法。

“阿弥陀佛”是佛教中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四个字又是什么含义呢?“阿”的意思是“无”;“弥”的意思是“满”、“量”,“陀”是光和寿,“阿弥陀”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指智慧无量,“无量寿”指没有生死,四个字连起来的意思是:有无穷的智慧、没有了生死的佛。

慧远认为“心即是佛”,你只要一心不乱,长期诵读,心和阿弥陀佛就连在一起,就到达了极乐世界。

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修行的最上法门。

此外,又经常听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的意思是“皈命、接受”,意思是:我愿意接受无量智慧、没有生死的佛。

慧远还有一个观点:神可以传于形。这句话本身含义非常复杂,但是“神”和“形”是有密切联系的,对一个大名人影响巨大。

扬子晚报记者 杨民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