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惠东造K粉“祖师爷”制毒2.4吨被判死刑

南方都市报

关注

原标题:惠东造K粉“祖师爷”制毒2.4吨被判死刑

南都讯?记者张广军?通讯员?卢思莹?潘子璐?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昨日在惠州市看守所公开宣判何锦锋等35人团伙涉毒案。35名被告人中,7人被判处死刑(2人缓期二年执行),2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余被告人被判处十七年到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该团伙在养鸡场制毒2?.4吨。由于涉及人员众多,仅判决书就达195页。

本案第一被告人何锦锋,1976年生,绰号“乾盘盖”,惠东白花人,于2008年首次引进氯胺酮(“K粉”)制造技术到惠东,人称制造“K粉”的开山鼻祖,有犯罪前科。自2012年开始,何锦锋便纠集一帮成员在仲恺潼湖、博罗公庄、惠东白花、江西修水县等多地设立制毒点,后将制出的毒品氯胺酮进行运输、贩卖,其间还参与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窝藏毒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该团伙共35人,其中17人是惠东白花籍,多为邻里亲朋,他们互相照应、分工明确,形成颇具规模的特大制贩毒团伙。

法院认为,被告人何锦锋长期贩卖、制造氯胺酮,涉案氯胺酮数量特别巨大,流入社会的毒品数量特别巨大,行为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罪行极其严重,且有前科情节,应对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6名主要犯罪人也分别被判处死刑(其中两人缓期执行)。

另有2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余被告人则分别以制造、贩卖毒品罪,制造毒品罪(预备),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窝藏毒赃等罪名,被判处十七年到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罚金60万元至1万元不等。

揭秘

制毒:雇亲戚在养鸡场内制毒2?.4吨

何锦锋是本案的制贩毒老板,2012年起先后出资购买制毒原料羟亚胺(俗称“料头”),后转包给以被告人冯胜灵、李继康、胡利双为首的制毒团队制造毒品氯胺酮,并每件付2万元加工费。经审理查明,被告人何锦锋等人共制出氯胺酮约2?.4吨。

2012年上半年,何锦锋安排其“连襟兄弟”李继康租用被告人黄某安在仲恺潼湖花果山上的养鸡场作为制毒点(下称“潼湖制毒旧点”),黄某安提供后勤保障工作,李继康纠集李某明、冯某南、胡某来,并伙同冯远军等人制造氯胺酮。

2013年7月,何锦锋安排其“大舅子”冯胜灵负责制毒事宜,冯租用被告人黄某安在仲恺潼湖花果山上的养鸡场作为制毒点(下称“潼湖制毒新点”)。其间,冯胜灵与冯远军商量具体制毒事宜,冯远军负责纠集制毒人员、制毒现场事宜、制毒人员接送等工作,被告人李昆原负责找人加工制毒原料和毒品,交接料头等事宜。

20?13年9月,何锦锋向被告人欧阳奕文购买29个“料头”,并通知胡利双、冯文明去博罗泰美高速出口往公庄方向一路边接货,后由胡利双和冯文明将“料头”运到博罗公庄一养猪场。几天后,胡利双制出氯胺酮,并交给何锦峰,何锦峰安排冯文明存放在位于惠东白镇田心村的老家。

2013年10月7日,何锦锋打算放弃仲恺潼湖制毒新点,安排冯文明、陈保文等人开车到江西修水县预备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制毒点。冯胜灵安排冯远军等制毒团队将潼湖制毒点的设备、辅料运往江西制毒点,准备接收该批“料头”在江西制毒点制造氯胺酮,但被公安人员抓获。

贩毒:毒品多卖给台湾人,公海交易

被告人何锦锋所制毒品中有1.8吨贩卖给了“台湾佬”郑志荣和陈恭茂(另案处理),双方在东莞常平镇交易,买卖交接的具体事宜则由被告人陈保文、冯文明二人负责。

2012年起,在购得毒品后,被告人郑志荣伙同他人密谋从中国大陆走私毒品至中国台湾,将毒品从东莞市运到福建省东山县并安排船只在公海上接货。

2013年5月、7月,何锦锋先后向欧阳奕平购买97个料头(每件25公斤),每个85000元。何锦锋先支付订金给欧阳奕平,其再联系上家欧阳的文组织货源。欧阳的文则安排赖惠清向何锦锋发货。

窝藏:妻子帮忙窝藏毒赃,一起受审

被告人冯育娴与被告人何锦锋系夫妻关系,婚后二人没有正当工作及收入,何锦锋通过制、贩毒行为获取暴利后将部分赃款用于家庭购置房产、汽车及交由冯育娴保管,被告人冯育娴明知上述款项系何锦锋制、贩毒行为所得仍然替何锦峰保管。2013年10月9日,公安人员从被告人冯育娴住处缴获其替何锦锋保管的赃款人民币87万余元、港币12万余元。

除了让妻子帮忙窝藏毒赃,何锦锋还掩饰、隐瞒犯罪所得。2013年9月,被告人何锦锋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了一辆无牌越野车,经常悬挂不同的假车牌用于制、贩毒。破案后,公安人员缴获上述车辆。经鉴定,该辆无牌越野车的发动机及车架号码均被凿改,系被害人石某斌于2011年11月30日在江门市蓬江区被盗的车辆。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