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张纯如父母返渝:重庆是我记忆开始的地方

上游新闻

关注

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报道

一别故土近70年,再次站在自己幼年生活玩耍的地方,78岁的张绍进脱口而出的,是标准的重庆话,“重庆是我人生记忆开始的地方!”

9月6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已故作者、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美籍华人张绍进、张盈盈夫妇回到重庆。

南泉承载了他整个童年的记忆

坐在去巴南区的车上,两位老人不时发出感慨,“完全不认得了,重庆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寻根的第一站,是巴南区南泉。张绍进说,自己不到一岁时,他们一家就从江苏搬迁到南泉,一呆就是8年。

一到南泉,张绍进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五洞桥看看。“我们一家五口人当时就住在复兴路4号,每次回家必须经过五洞桥。”老人用手指着以前住的地方,看到周围高楼叠起,五洞桥的桥面也升高变宽,老人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以前经常在家附近和小伙伴们玩跳房子、滚铁环、放风筝、打弹珠的游戏。”张绍进说,南泉承载了他整个童年的记忆。

仙女洞是我们躲避日机空袭的地方

重庆8年,正遇上日机对重庆连年空袭,张绍进说,和当时许多重庆人一样,“躲空袭”成了儿时记忆里最常见的画面。只不过,住在郊区的他们,跑的不是人工修筑起的防空洞,而是家附近的天然溶洞——仙女洞。

看着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仙女洞,张绍进说,以前每天早上只要防空警报一响,他母亲就开始准备一家人当天的食物,带着孩子躲进仙女洞里,直到警报解除才离开。

“那时候日本飞机主要轰炸的是渝中半岛。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飞机并没有对南泉投下炸弹,因此许多年轻人听到警报声也并不害怕,反而选择站在空地上看头上的飞机。”

放松警惕的人们没想到,有一天日本飞机的炸弹也会在南泉炸响。他回忆说,那次对南泉的轰炸,造成不少普通市民的伤亡,日军轰炸时候的惨状,直到他现在想起,都觉得惨不忍睹。

正在医院待产的母亲差点被炸死

离开南泉后,两位老人的第二个目的地,就是张绍进妻子张盈盈的诞生地——沙坪坝覃家岗。

张盈盈是重庆人,她说,因为那时她还年幼,对重庆的记忆,全部来自父母的讲述和父亲闲暇时写下的回忆录,“小时候,爸爸时常都会抱着我说,‘盈盈啊,我差点就没有了你和你妈妈。’”

张盈盈说,当时母亲正怀着她在宽仁医院待产,“父亲说,那个时候他在南岸上班,突然看见对岸的宽仁医院被炸弹击中,他当时都快急疯了,又找不到船渡江。轰炸一结束,他就跳上了第一班渡轮,赶到医院。”幸好妈妈已被医院的工作人员转移到了附近的防空洞。

有了这场经历,张盈盈的父亲果断与妻子搬到了沙坪坝。张盈盈说,数月后,她在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覃家岗出生。

电话里传来日本投降消息彻夜狂欢

虽然时隔70年,但张绍进还记得,日本投降的消息,是通过电话线传到南泉的。“我住的小楼上有家人家里有电话,那天晚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院坝里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妈妈冲进来告诉我们,日本投降了。”

这个夜晚,人们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炸不完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了一夜。第二天,重庆的每一份报纸上,都写满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说起此次重庆行,张盈盈直言太不容易。这次来南泉,是借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的机会,专程从北京赶到重庆。

“战争虽发生在70多年前,但我们需要铭记。尤其在有人想要遗忘或否认战争的时候,我们的纪念就更有意义。纪念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让悲剧不再重演。”张盈盈说,“纯如希望我们记住历史,我们会继续她的事业,这是纪念纯如的最好方式。”

每年暑假,夫妇俩都会用筹到的钱资助美国高中老师和教育界人士前往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日军的暴行。同时,他们正联合当地华人推动美国议会修改教科书,以真实、全面地介绍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及中国为二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上周人气榜曾毅摘冠

10月16日至18日,伊利杯“‘逐梦他乡重庆人’人气榜”周榜进行了首期投票。19日,记者了解到,扎根西藏33年,用地热为拉萨发电的曾毅以9365票摘得桂冠,围棋运动员古力、影星陈冲分别位居人气榜二、三名。

“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报道自6月18日刊播以来,引发热议。9月30日,伊利杯“‘逐梦他乡重庆人’人气榜”评选正式启动。

10月11日至18日,每周人气榜也正式启动。截至18日24时,周榜首期共收到投票13402张,曾毅取得9365票。

据组委会介绍,今起,“逐梦他乡重庆人”官方微信号将对每周报道的5个人物进行人气投票。每周,组委会将从人气榜榜首人物获得者的投票者中抽取10名粉丝,送出奖品。

据华龙网

人物简介>

张绍进、张盈盈夫妻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的父母。他们设立了“张纯如基金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继续推进张纯如未竟的事业,进行二战亚洲战场史料的收集和保护。

经典语录:纯如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在她面前聊起在重庆生活的那段岁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纯如选择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也是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对话>

重庆晨报:你们有没有计划,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重庆的那场连年轰炸?

张盈盈:“张纯如基金会”每年都会选送美国教师到中国来亲身感受日本侵华的历史,让他们通过一个个纪念馆、一个个遗址去了解。未来,我们非常期待这样的活动能来到重庆,让更多的美国年轻人了解到,除了伦敦,在70多年前的东方,还有一座城市,经受了侵略者6年多的持续轰炸而屹立不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