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耳鼻咽喉科医院再创新佳绩 临床科研喜获双丰收

深圳商报

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是全市唯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院所合一”模式医院,该院依托“一院一所、两个中心”格局成功创建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几年内完成了区重点学科、市重点学科到省重点专科的三级跳,在全省医疗系统学科建设史上罕有。
2014年,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又一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标率达63%,开创龙岗区卫生医疗领域一次性获批五项“国自然”的先河。该院刘志强博士、王帅博士等5人被成功认定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和C类人才,实现龙岗医疗卫生系统孔雀计划B类人才“零的突破”。
建院6年来,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一步一个脚印,医院全体同仁艰苦卓绝,走出了一条专科医院快速发展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有泪水,也有成绩。
创建省临床重点专科 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3年,广东省卫生厅正式发文,确认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龙岗区耳鼻咽喉科在临床医疗技术、区域辐射力、学科建设、综合实力等方面达全省领先水平,标志着龙岗区深港合作结硕果,医疗卫生水平又上新台阶。
据悉,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定以来,获得者大都集中在省内医科大学及老牌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评审耳鼻咽喉专科中,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获得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区级医院能够过关斩将,成功创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实属不易。
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成立6年来,先后创建成为龙岗区、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现成功创建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此外,医院还先后成立了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过敏性疾病联合研究中心,形成“一院一所,两个中心”的良好发展格局,成为深圳市唯一一家“院所合一”的临床科研机构,研究型医院雏形逐步形成。
目前,医院现有医护人员近200人,先后从国内三甲医院和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引进博士、硕士40余人,现有深圳市名医1人,龙岗优秀专家3人,孔雀计划人才5人,高学历、高职称者占全院员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聘请中国科学院王正敏院士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唐志辉院士为医学顾问。研究所下设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加拿大McMaster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医学情报中心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变态反应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
在创建成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之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多名国内知名耳鼻喉专家加盟该医院。这些医生在原医院都是“一号难求”的名医,如今到了龙岗,将定期坐诊,无疑是辖区居民的福音。
临床技术方面,耳鼻咽喉科开展了各项复杂的鼻腔鼻窦、咽部喉部微创手术、电子耳蜗植入、中耳成形、面神经减压、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等三级医院重点专科项目,专科业务量每年以三分之一速度递增,病源辐射惠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及周边省份。新技术新项目方面,3年来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近40例,开展3D打印技术及临床应用300余例,同类手术量位于全市首位,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一直位列前茅。
术业有专攻
开展疑难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在今年进行了首例甲状腺癌切除+喉返神经移植术,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手术,需要精密的手术技巧和团队配合。
这是一名27岁的女患者,因声嘶入院,诊断为右侧甲状腺肿物,右侧声带麻痹待查。入院完善颈部及纵膈CT平扫+冠状位:右侧甲状腺多发占位。脾大。胸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由于疗程较久、病情复杂,肿瘤已侵犯右侧喉返神经,而患者为青年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手术难度及风险极高,耳鼻咽喉科赵海亮教授、任光辉主任及麻醉科熊国强主任等多名专家为该患者实施了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喉返神经探查术(神经移植),术中将肿物及受侵犯段喉返神经切除,显微镜下截取一段颈横神经移植并吻合至喉返神经断端处,手术过程十分顺利。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头颈手术技术又上一新台阶。
同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两年的李栋才主任回国后,相继开展广东省首例舌根悬吊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及舌体低温等离子打孔消融术治疗打鼾等新项目,大力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和临床技术的提升。
推进“三名工程”建设
对外交流硕果累累
在对外交流方面,医院也在积极开展。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深圳大学建立多方位合作。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院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庚教授团队作为该院强大的顾问团队,多次莅临医院指导工作。同时,医院多次选派优秀青年医师外出学习,多名医务人员赴国内知名医学院校进行专科培训,十多名技术骨干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习,共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人。举办“深港合作颞骨解剖学习班”多期,提高了耳鼻咽喉科的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医院大力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许庚教授团队及深圳大学刘志刚、杨平常教授团队,该项目已被列入龙岗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重点项目。
获批市重点实验室
科研水平大幅提高
2015年,医院申报的“深圳市耳鼻咽喉疾病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深圳市2015年创新环境计划第二批创新载体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并获公示,将获资助金额300万元,即将成为龙岗区卫生医疗领域首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今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高。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程保辉博士,主持《多糖HCP-2对调节性B细胞的诱导作用机制研究》课题成功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该项目全市仅有专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三家医疗卫生单位获此殊荣,填补龙岗区卫生医疗系统的一项空白。加拿大留学8年回国的王帅博士,继去年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研基金的资助后,2015年又斩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来院入职仅一年的时间,实现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的“个人大满贯”。由汤文龙医生和邱书奇教授主编的《侧颅底显微外科解剖图谱》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3年来,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J Allergy Clin Immunol》《PLoS ONE》《Sci Rep》(Nature子刊)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近3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粤港合作、深港创新圈等课题40项,获科研经费近500余万元,其中由重点专科首席专家邱书奇教授研制的国家级新药“咽喉清口含片”,先后荣获“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全国临床医药研究专项基金奖”,即将进行产业化,将为慢性咽炎、喉炎、声音嘶哑及口腔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耳鼻咽喉科医院院长、省市重点专科首席专家邱书奇教授表示,借医院正式更名“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东风,将与龙岗中心医院进行集团化管理,打造龙岗“名科、名院”品牌。医院将继续依托深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几大战略伙伴,力争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将医院建设成为服务深莞惠、辐射华南地区的“耳鼻咽喉科诊疗和科研中心”和研究型医院。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