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路文具一条街或将执笠

羊城晚报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甘韵仪 何裕华
近日有消息传出:因为存在较多的消防隐患,街坊们熟知的海珠区革新路文具一条街或将成过去。目前,革新路商家搬迁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消息传出后,不少街坊前来革新路或购买文具,或拍照留念。
记者走访发现,革新路店铺周边巷道密布,每条巷道的宽度没有1米,巷道内除了晾有衣服,还摆放着不少生活用品和货物,让原本狭窄的过道仅能容一人通过,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因革新路房屋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方面突显出较大隐患。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且在租赁合同到期的前提下,有关方面暂对革新路内属于公房的共11个门牌号房屋承租权收回,并计划对该址房屋进行结构改造,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原因有二:
一是“前铺后居”的经营方式存在较多消防隐患
二是文具业本身已没落
30多岁的文具街步履蹒跚
普通店铺过去一天的营业额有好几千元,如今只剩几十元了,买文具还要送袜子
故事
上溯改革开放初期,革新路只有一家文具店。到上个世纪90年代,革新路逐渐有十几家文具店齐聚,成为当时广州一道风景。老街坊回忆,逛文具街犹如行花街,终日人头涌动,这里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昔日 逛文具街如行花街
莲姐的文具店在革新路文具一条街的中段,20平方米的店铺,摆满了各色商品。还有一部分货物直接在人行道上摆卖,36年来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这个是我创业时的柜子。”莲姐指着门口一个破旧的柜子说,那时候的作业本才一毛二分钱,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作业本涨到2元钱一本,“文具是个小本生意,一开始只是为了生计。”莲姐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文具店“住改商”之前,店铺就是莲姐的家,上一代人就租住在这里,属于“公房”,莲姐当时在门口摆一个小推柜,就开始卖文具了。
直到1979年,临街住房改为商业,莲姐决定做大文具生意,由此有了革新路第一家文具店。“瘦田耕开有人争,大家都以为文具店生意不错,就都开始搞文具生意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十几家文具店齐聚这条街,每天人流涌动。
“当时逛文具街就好似行花街这么‘墟撼’(热闹),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都是这样,好多人专门坐车过来买文具。”莲姐说。
这条街的文具店,曾经养活了几代人。而36年来,莲姐已经习惯了每天睁开眼就忙碌文具店生意,如果日后不能开文具店了,她甚至不知道能做什么。
如今 买文具还要送袜子
靠近街口的文具店店主黄姨告诉记者,兴盛时,店铺每天纯收入都有三四千元,最近几年,生意惨淡了许多,“有时候一天的收入只有60多块钱,现在为了维持人气,买文具还要送袜子。”
大约在1982年,黄姨举家搬来革新路,起初租用“公房”作为士多,后来转型文具店,“我开始卖文具时,我儿子才7个月大,现在他都30几岁了。”黄姨说。海珠区房屋安全和物业一所介绍,黄姨在租用房屋后将住宅改变为商业,并在房屋内及周边公共部位储存易燃物品,严重影响邻居出入安全,存在消防隐患,已请求黄姨搬出。
而黄姨隔壁档口的谭叔告诉记者,也是因为消防隐患问题,差不多本月底的时候就会迁走,目前正在清货。”
如今50岁的谭叔已经很难再找到工作,“之前去应聘司机,人家不要,年纪大了。”谭叔说。
商家 文具店转型颇艰难
文具店生意受冲击的时候,正好是四五年前网购开始大热的时候。不少街坊提及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上网买文具,而文具店多年来停滞不前。
黄姨的儿子阿聪(化名)说出了其中的难处。为节省成本,阿聪曾经尝试在网上进货,但事实上网上进货价比他们店铺的零售价还要高。
进货不行,在网上售卖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阿聪也发现了其中的难处。首先是存货问题,网上销售需要有足够的货物量供零售和批发,但在文具一条街,很多店铺都只有十几二十平方米,况且前店后家,没有办法放过多的存货。
而文具本身的属性也难以支撑大批量的销售,“文具的品种太零碎了,估计有两千多个品种,有的品种更新换代快,小个体户根本难以做大。”阿聪说。
最后是销售渠道问题,个体户难以打通网上销售渠道,意味着难以收回成本,这也是阿聪他们不愿意尝试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网销意味着需要足够的人力,个体户的小本生意多是“自己做打工仔”,未必有能力多雇帮手,况且坚守文具店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一辈,他们也未必有勇气和精力“触网”。总而言之,文具店停滞不前,多种因素使然。
街坊 如果淘汰也很自然
不管是否熟悉,谭叔都喜欢与挑选文具的顾客聊上几句,可能就是这种街坊味,维持着文具一条街的名气。记者走访当天,发现购买文具的人群除了学生哥,还有不少80后以及白发苍苍的老人。
今年29岁的广州仔许致远已经是孩子的爸爸,当天入货不少。“像我们出来工作,比较少用到文具,但是很怀念上学时逛街买文具的感觉。”许致远说,去革新路买文具就像现在去北京路、上下九买衣服一样,为学生所热衷,“最重要是看的过程,慢慢淘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很便宜。”
令许致远感叹的是:“回忆固然美好,但如果社会发展需要淘汰一些东西,我也觉得是很自然的事。”
甘韵仪、何裕华
(原标题:革新路文具一条街或将执笠)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