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地球两极都有窦银科的身影

山西新闻网

关注

窦银科(中)在南极测量冰层厚度资料图

人物名片

南极北极,两块有着太多未知谜团的地域。

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对这两块极寒大陆知之甚少,于是只好用想象代替观察,以为南北极就是张无忌住的冰火岛,或者《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见到的情景。

后来,时代进步科技昌明,当资金雄厚、人员齐备、气候给力,脚踏地球两极,科考调查就有了可能。

不过,有可能归有可能,真要到南北极腹地去做科考,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类历史上,能深入南北极的“精英俱乐部”成员,人数少得超乎想象。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窦银科,山西两极科考第一人,就是其中之一。

一定要做自己喜好的事。他说:去南极北极是因为看到中国在两个极地科研项目上的空白,看到的是中国极地科考设备的欠缺,有了这些感触他就有动力坚持下去,不管在南北极,还是在大学实验室。

窦银科“山西两极科考第一人”

在中国两极科考界,窦银科教授是个响亮的名字。

窦银科与南极考察的渊源始于2003年。那年,他在全国冰工程会议中结识了几位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家,之后,他研究出一套“电阻率海冰厚度传感器及其系统”。2004年2月,千里挑一的窦银科进入南极科考越冬队员培训环节,正式成为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在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间参加的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窦银科在南极洲进行了长达17个月的“南极普里兹湾海冰观测与研究”工作,依靠的就是太原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监测仪器。更具意义的是首次将“中国太原”的方向标竖立在南极,他也成为山西南极考察第一人。

2011年10月,窦银科成为第28次南极考察队队员,168天、2.8万海里、4次穿越魔鬼西风带的历程让窦银科收获巨大。已经成为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的他,再次带着自行研制的“冰雪表面变化检测仪”和“海冰冰裂缝检测装置”等12套仪器,集中对南极中山站附近的达尔克冰川、湖泊、冰盖冰雪面、海冰厚度等要素进行了监测和数据采集。

2012年6月27日至9月27日,窦银科和全国114名队员进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开启了自己首次北极之旅。

当窦银科这次从北极载誉归来,无数鲜花掌声迎接他。窦银科,已经从极地科考界的名人,变成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社会名人。

“连游客也到南极”是怎么回事

“好像最近有新闻说,国内流行到南极拍婚纱照,是真的吗?难道普通人也能随便去南极?”

窦银科解释说,去地理概念上的南极区域并不难实现。新闻里的“国内游客去南极”,应该是在长城站一带旅游,离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都非常近,游客可以坐飞机去阿根廷、智利,然后乘船前往长城站附近,来回可能都用不了一周时间。那里属于南极圈,也有冰山什么的,拍个照片也像模像样的。

只有去过南极腹地的人,像窦银科才会懂,南极之行是绝对漫长艰辛的生死苦旅。

魔鬼西风带,又称“咆哮西风带”,是极端恶劣的气候,是前往南极科考必过的难关,对队员的个人身体素质绝对是个考验。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往往会多次穿越西风带,窦银科说他经历了多次气旋的考验,最大风速32米/秒,也就是常说的12级台风,最大浪高达6米多,船舶最大摇摆幅度达22度。“地球的南极有半个中国大,白茫茫一片,风速可达到其他地方12级风的三倍,气温零下六七十摄氏度,到处是看不见的裂缝……”窦银科讲,“极地环境中,冰裂缝几乎无处不在,记得有一次,我们科考的地点不适合直升机起落,我从飞机上跳下去工作的时候,飞行员在对讲机中大声喊‘往回跑,往回跑’,原来我的一只脚就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冰缝边缘,再往前一小步就掉下去了,那就生还无望了。”

比肉体伤害更折磨人的,是长期坚守科研站的孤独。

他的每个脚印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次

“第一次去南极,呆了527天。第二次去,是168天。去北极,呆了92天。”几个数字,窦银科记得清清楚楚。那些极度艰辛且考验毅力的日子,他怎么会忘。

南北极腹地,已不是人迹罕至所能形容,而是压根没活物,生存能力强悍的企鹅、北极熊都不在那里出没。南北极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天气,南极干燥、北极多雾;二是南极有陆地,北极没陆地,只能在冰上船上作业。在南北极,由于无人出没,加上冰川融化、漂移,极有可能窦银科和队友踏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人类的第一次,这让他们觉得骄傲且有趣。窦银科说,他去过南北极最远的地方是南极南纬72度、北极北纬88度。举目苍茫,天地混沌。

总共去了南极北极三次,呆了近800天,说句笑话,窦银科见到最多的活物,就是科考队友。像第一次在南极的527天科考,漫长的17个月里只有17个中国科考队员彼此倚赖,抱团取暖。那种孤独感寂寞感不言而喻。二到南极不久就赶上了极昼。在此后的两个多月当中,太阳持续不落,人体生物钟会持续紊乱。至于在北极,基本生活在船上,既不是豪华星级邮轮,又不是游山玩水,92天是个啥滋味,外人难以想象。

吃饭问题也是科考队员面临的考验之一。窦银科说,南极饮食以肉类为主,土豆、白菜、葱头这三大件也不能敞开吃。为了给长期驻守的越冬队员多留一些蔬菜。窦银科他们三天吃一次土豆,两天吃一次白菜。在国内习以为常的蔬菜、水果,在南极成了难得一见的珍品。

连续三趟极地之行,窦银科跻身“南北极俱乐部”,据说国内只有两三百人有资格进入,要是再严苛地要求要有完整越冬经历,估计连一百人都不到,而窦银科是这其中唯一的山西人。

坚守坚韧坚毅为山西骄傲喝彩

和极少的队友孤守冰川,但窦银科却不是孤军奋战,他背后的太原理工大学南北极冰雪监测小组,常让他感动,这个由两名教授、1个博士,9个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课题小组,实时监测着南极冰水变化,从而分析出南极地区的降水量和气候变化。课题组的初步统计已经被不少的气象学家引用。目前全国仅有10多所高校能参与极地科考项目,而太原理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自主研制的冰雪监测设备在国内也是最先进的。

从北极回来,窦银科埋头从事极地数据研究,研发最新监测设备,更高兴的事是把弟子袁凯琪、刘磊送上了出征南北极的“雪龙号”。“我会竭尽所能让我的学生参加极地科考,我想我的经历对他们会有帮助。”窦银科的实地经验很管用,记者采访时,袁凯琪感慨“要不是老师嘱咐南极外出作业,时间再短也要戴手套,我的手就冻伤了。”刘磊回忆“要没有老师特别提醒,我可能就送北极熊嘴里了”。

和冰雪为伴,坚守在茫茫南北两极,必定有坚韧和坚毅的精神力量和优秀品质。近800天驻守在无人极地,靠的是此时此刻坚韧坚毅的勇气,而常年在太原理工大学进行南北极冰雪监测研究、设备研发等工作,则比800天科考活动更考验一个人的耐性。窦银科告诉记者,有人问他一趟趟去南极有意思吗?他当时回答说,去南极北极是因为他看到的是中国在两个极地科研项目上的空白,看到的是中国极地科考设备的欠缺,有了这些感触他就有动力坚持下去,不管在南北极,还是在大学实验室。

记者问窦银科是否有打算出本个人传记,把自己的极地经历写出来,他说有出版商找上门来,希望他写书,可目前他还没准备写,“我在南极科考时写过12万字的日记,现在有时拿出来看看,还是会感动到自己。我想以后我不可能再也不去南北极吧,等积累的东西再多些,掌握的新信息再多些,那时动笔不是更好吗”。“感动不感动是无形的,只要默默地把事情做下去,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让人看到感人的一面。一定要坚持做自己喜好的事。”这是窦银科在2012年感动山西颁奖礼上的致辞。

本报记者 刘巍

山西古人远行档案

常惠:汉代的外交家

常惠,西汉大臣,太原郡人。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

常惠出生于贫苦人家。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年),汉武帝派遣移中监苏武从中郎将的职衔持节出使匈奴,常惠作为苏武的副使一同前往。正当苏武、常惠等一行人准备归国之际,匈奴国内发生了谋反事件。因为副使张胜参与了这一事件,所以苏武等一行人受到牵连,被匈奴扣押,时间长达19年。其间,苏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最后被押送到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常惠被迫同苏武分开,也历尽磨难,但终不变节投降。汉昭帝时回国,封为光禄大夫。出使乌孙,击败匈奴,被封为长罗侯。

本始二年(前71年),汉宣帝派遣常惠出使西域。当时,在我国现今的新疆一带从及小亚细亚存在着许多小国,号称“西域三十六国”,乌孙国是其中之一。这些小国所处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匈奴如果控制了这一地区,就可以从西面包围侵扰汉朝;反之,汉朝如果争取到这些小国,就有利于保障西北边境的安全。因此,这一地区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后来,常惠代替苏武任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事务。他熟习各民族的风土民情,物资资源,并勤勤恳恳,数有功劳。汉宣帝甘露年间(前53一前50年)常惠官至右将军,仍担任典属国一职。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常惠去世,谥“武壮侯”。

见习记者 南丽江整理

(原标题:地球两极都有窦银科的身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