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枸杞世家的鲜甜人生

新京报

关注

中宁县当地特有的蒿子面。

一名工人在为12度的中宁县枸杞酒贴标签。

中宁县一枸杞酒生产车间。

中宁县中医院,用不锈钢锅熬制枸杞膏。

中宁县中医院,一名医生在分析用枸杞泡制的养生酒。

中宁县中医院,一名医生在熬制枸杞膏。

味甘、性平,枸杞被认为有补肝益肾的作用。枸杞的药用在《神农本草经》载: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晋朝葛洪单用枸杞子捣汁滴目,治疗眼科疾患。唐代孙思邈用枸杞子配合其他药制补肝丸,治疗肝经虚寒,目暗不明……在枸杞原产地中宁,枸杞在民间主要是作为生计之源,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对保健意识的提高,枸杞也融入民间生活的趣味和创造发挥之中。

蒿子面点缀红色祝福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丫头擀的好长面,擀得薄,切得细,提起来,一根线,下到锅里骨碌碌转,捞到碗里赛丝线。爹一碗,妈一碗,女婿子不在留一碗。”在中宁当地,家里有个什么喜庆的事情,必然要吃一碗长面,汤里面有枸杞,红艳艳的,是个好彩头。

长面也就是蒿子面,细细的金黄色的,蒿子的颗粒还留在面条的筋骨里,那是长在黄土高坡上的一种野草籽,蒿子面原本是饥饿年代的产物,现在成为一方特色。中宁县收藏协会会长熊达给老母亲生日做的长寿面,老人家穿上了唐装,吃一碗面不容易,正好有电视台要来拍摄过年团聚的味道,吃长面刚好可以作为风土特色和情感交融的载体,枸杞是锦上添花的祝福。

红果子总是特别讨喜,《诗经》有305篇,歌咏枸杞的诗有10篇,《郑风·将仲子》中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这是祭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田里种满枸杞,每块田中收获枸杞很多,人们挑着背着赶快送回家,到家中就开始祭祀神灵。红果子总是可以和美好事物联系起来,讨好神灵也热爱平凡生活。

为枸杞而忙碌

郭玉珍坐在炕上挑拣枸杞,阳光照在红果子上的反光,衬得她脸色格外红润健康,她和老伴张伟中一起种了5亩枸杞,夏收秋收的时候都很忙,人手不够,几个亲戚特地赶来帮忙,耕种、摘收、晾晒,一切都因为枸杞而忙碌,离开了枸杞,生活反倒有些无所适从。

67岁的张伟中是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一组农民,从小就跟着父亲种植枸杞,他的父亲就是对中宁枸杞种植贡献最大的张佐汉,兄弟几个人中张伟中算是继承了父亲的活,种植枸杞也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生活完全以枸杞为中心,关心枸杞品种,关心枸杞价格,关心刮风下雨,为了解决晾晒时阴雨天气对枸杞的不利影响,他在自家院里建了一栋晾晒棚,比露天晾晒周期缩短了两到三天。

都说中宁枸杞好,又以舟塔乡上桥村的枸杞最好,“我们上桥村的土地是由清水河冲积形成的,土壤中富含丰富的碱性物质,对枸杞的生长特别有利,种出的枸杞果大、粒饱、营养价值高。”自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上桥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枸杞,到现在全村1700多亩耕地,有1000余亩种上了枸杞。

网络营销也靠文化包装

从中宁县城通往舟塔乡的公路上,十字路口处有尊雕塑“枸杞姑娘”,手持竹篮采摘枸杞的姑娘,雕塑的裙裾都已经斑驳了,姿态依然轻盈喜悦,清晨,妇女们围着“她”舒展筋骨锻炼身体。

张伟中说,“现在种植枸杞最大的花销就是人工费。最高的时候,采摘1公斤枸杞鲜果要付2.4元采摘费,按照5公斤鲜果晒1公斤干果计算,1公斤枸杞干果的采摘费用在12元左右。”中宁枸杞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采摘枸杞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同心、海原、西吉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每年枸杞采摘期,有几万外地人在中宁采摘枸杞,“到处都是人,场面挺壮观的”,那也是中宁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天南海北的枸杞客也来了。

2008年的时候,枸杞价格下跌到每公斤16元左右,再加上化肥、农药的费用,收入就少多了。张伟中说,“可就算是每公斤16元左右的价格,农户也不敢把自家地里的枸杞树苗挖掉种粮食,因为一旦价格涨起来,带来的经济收入绝对要比种粮食划算得多。”农民不再像以前一样挖了枸杞苗也不心疼,要在心里打个小算盘,毕竟枸杞苗子现在一般也要一块钱一株,种下去虽然能够当年挂果,但是收成有限。

这不,2014年枸杞产销都不错,“主要是人们开始注意养身保健了,枸杞可不只是药材。”张伟中的儿子在银川开了枸杞经销店,还开了网店,“你们北京的客人挺多的,网上说一声,就寄过去,方便得很。”张伟中夫妻种的5亩枸杞根本不够卖的,儿子也收购附近村民的枸杞放在网上卖,“必须是中宁当地的枸杞,这个不能骗人。”

新一代中宁年轻人也在以新的方式参与枸杞交易流通。吴小亮自己在政府工作,一次在随领导去东北考察的过程中,“东北那边没有中宁枸杞,但是当地的人参挺好的,我就想着把中宁枸杞卖到东北,再从东北弄人参来中宁卖。”

中宁人骨子里似乎有种因为枸杞交易传统而流淌的商业基因,东北一行回来,吴小亮就在微信上开了店,通过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他已经卖出去了上百斤枸杞。“也不光是卖东西,主要是介绍中宁枸杞文化。”几乎每天,吴小亮都在自己的微信里发布关于中宁枸杞文化的知识,有什么关于枸杞种植、流通的现场都拍下来发在网上,《本草纲目》是他经常提及的内容。

德国锅熬制枸杞膏

《本草纲目》中说,“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籽,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可祛,有十全之妙用。”《本草纲目》中介绍枸杞子治病强身方子达30多条,枸杞自上而下都是滋补养人的上品,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全身都是宝,枸杞的嫩茎和嫩叶制成枸杞芽菜,据说中宁枸杞芽菜曾经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宴会用菜。

可能是因为大西北风土太厚的缘故,中宁枸杞嫩芽在春天也有极个别的家庭会用作凉拌。但是在我国南方,广西、贵州温暖的冬末初春也都有枸杞芽菜,一般只做清汤,清爽鲜美,南方的枸杞树却结不出饱满晶莹的红果子,只能作为一种美味的鲜蔬。

在中宁县中医院院长张万昌的印象里,“我们中宁人以前都不怎么吃枸杞,以前跟着母亲去摘枸杞,她跟我说不能吃枸杞,吃多了就会长包上火。”这样的叮嘱在张万昌的印象里根深蒂固,“中宁人以前都觉得枸杞就是药材,最多就是煮汤的时候扔几粒下去。”

张万昌如今吃枸杞膏已经有几年了。中宁县中医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阵阵枸杞果香,这里是枸杞研究室,墙上贴着各类枸杞功效图示,果香来自正在熬制的枸杞膏。这项工作主要是中宁县中医院口腔科主任蒋正国在负责,不光是枸杞,为了调和所说的枸杞中的火气,枸杞膏中还添加了其他的药材,据说为了选择熬制的器具就试过了很多锅,“国产的锅不行,长时间熬制重金属超标,还是德国的锅好。”

蒋正国就是枸杞之乡舟塔人,用张万昌认真而调侃的语气来说,坚持吃了两年枸杞膏的蒋主任,本来已经有点谢顶的迹象,如今发量明显多了起来。张万昌觉得,“自己的身体要好过十年前”,中宁文化人田永前也是在某次场合吃了一勺枸杞膏之后,“感觉整个人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其中关于枸杞的妙用是多少分量,其中也不乏人到中年对爱护身体的重视和反省吧。

“枸杞绝对是个好东西”,这是张万昌和蒋正国根据自己的中医背景,更多是亲身体会的总结感慨。中医院的枸杞研究室里有很多关于枸杞的知识,《本草纲目》中说的枸杞各个部分,枸杞叶是天精草,枸杞花是长生草,枸杞根是地骨皮。蒋正国是个有生活趣味和审美追求的人,他从田地里挖来枯萎的枸杞枝条,烘干的枸杞果子缠绕在枝条上,红彤彤的几颗点缀着画龙点睛,做成盆景,主要是枸杞枝条的嶙峋层次,总有可以想象的空间。

枸杞膏抹面包味道不错

张伟中也在家里熬制枸杞膏,他说是“纯枸杞,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这个法子是从父亲张佐汉留下来的,“当年收的枸杞中有次果,就用来熬枸杞膏。”一般都是在冬天,据说当时用的都是寒冬黄河里的冰块,脱皮熬制。枸杞膏是一种浓稠的黑褐色液体,有清香流淌,张伟中一般都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他建议城里的朋友,用来抹在面包上作酱挺好的。

去年下半年在山东济南有一个全国性的农产品展销会,张伟中去了,现场熬制枸杞膏作为农业“非遗”的展示,给枸杞脱皮是个麻烦的工序,他觉得“人家山东那边挺讲卫生的,我这脱皮弄得满地都是果皮,怪不好意思的。”也是经过活态的手工展示,“山东好多人都知道了中宁枸杞好”,也给他儿子的网店积攒了客户。卖完了自己带去的两箱子枸杞之后,张伟中又从同去的中宁枸杞商那里倒腾了一批,也全部卖掉了,“路费全部都赚回来了还有富余”。

■ 变迁

口口相传走向市场

中宁中医院院长张万昌说,为了让枸杞膏有科学依据,医院邀请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宁夏农林研究院专家对枸杞膏各项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经过反复试验和临床观测,结果显示枸杞膏对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补虚益精、养肝明目、护肤养颜的保健效果也颇佳。当然,更多的数据不详,就像人们对枸杞的赞美之词一样。

中宁中医院也选择了一些患者服用枸杞膏并跟踪疗效,病历本上都写着在服用两个月之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保健功能明显。目前中宁中医院枸杞膏正在申请专利中,也只在中宁文化界中流通,张万昌的理想是申请专利之后,将配方卖给企业投产,那是一个从口口相传的神秘处方走向市场和流水线的过程。

在中宁的几天里,已经听无数的中宁人提及了家乡特产枸杞的疗效,有人说每天早上都要泡枸杞水喝,有人说干嚼着枸杞才是最佳食用方法,有人说他每天要吃六十颗枸杞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其中和时代背景不无关系,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也是对自己脚下土地的重新认识,这是一个从原产地回归原产地的过程,以前中宁人食用较少的枸杞主要用于商品交换,来自父辈的“枸杞上火”的告诫,也包含着生计的艰辛和自律。时代变迁,红果子枸杞进入了当地日常生活保健的肠胃。

油饼、枸杞拌西瓜汁

宁夏当地特产硒砂瓜,石头缝里长西瓜,大西北黄土高原上干旱风化淤积的沙石里长出来的西瓜格外甜,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油饼,宁夏人钟爱的面食,口感酥软香甜。

三伏时节,天气炎热,是西瓜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农民最为忙碌的季节,忙着收割,有时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于是,主妇晚上炸好油饼,次日早晨出工提溜上半篮,到中午坐在地头的阴凉下,西北民风豪气,一刀将西瓜劈成两半,一人抱一半,先用小勺挖出两口瓜瓤尝鲜,再将瓜瓤捣出汁水,把油饼掰块泡入瓜汁,据说这西瓜泡油饼的滋味,可比“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还要过瘾。

中宁人田永前又发明了新吃法,他从枸杞树上摘了一把鲜枸杞和油饼一起放在西瓜里泡,“感觉特别鲜甜”,也不知道是天气缘故还是什么原因,“这样吃还真是容易上火,第二天头上长包了哈哈。”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秦斌

(原标题:枸杞世家的鲜甜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