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她让法国人爱上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图)

华商网-华商报

关注

司墨

尼古拉

法语版《三国演义》连环画

法语版《西游记》连环画

法语版《水浒传》连环画

人物

司墨曾在华商报实习 爱吃西安烤羊肉串

司墨,34岁,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02年到法国留学。现在巴黎法中之家旅行社工作,负责组织学校、公司、文化社团等赴中国旅游和文化交流。

从2011年开始,司墨便与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小伙、现在已经成为她丈夫的尼古拉一起,致力于把中国四大名著翻译成法语版连环画。2012年-2014年,他们先后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连环画译成法语版。如今,他们正在翻译《红楼梦》的法语版连环画,下一步的梦想是翻译金庸的小说。

2000年,还在南京上大学的司墨曾在华商报实习了两三个月,西安给她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昨晚,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司墨说,实习结束后,她曾经重返西安旅游,最喜欢吃的是烤羊肉串。

背景

他们的翻译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中国文化中

对于中国许多70后、80后来说,“小人书”曾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如今,“小人书”也风靡法国。不久前,法国《费加罗报》推荐中国女孩司墨和法国小伙尼古拉·亨利翻译的法语版《西游记》连环画为年度经典好书和年度最佳圣诞礼品。文章称赞道:“这种连环画小册子被西方读者广泛接受”。

据介绍,这套《西游记》法文版连环画共36分册2879页,首次印刷3500套,以礼盒形式发售,译自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文版《西游记》连环画。传统连环画开本、黑白两色的内页、细致精美的画作、引人入胜的内容和地道传神的法文对白,让法国读者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已面市的名著连环画每本都发行两三千套,这在法国漫画界是不小的成绩。

利用连环画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司墨夫妻俩博得了专业人士点赞。法国专业漫画网站BDzoom评价:“他们的翻译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亚洲民族的礼仪、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都被很好地体现出来。”法国著名漫画评论家劳伦·梅利强说:“《水浒传》连环画这种形式在法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阅读它,感觉就像在11世纪末的宋朝漫步。”文学版《三国演义》的法文翻译、著名汉学家让·列维称:“和一般的连环画翻译相比,《三国演义》连环画达到了电影字幕的感觉,十分难得。”

谈中国化的法国老公

穿中式袄喝绍兴酒的“金庸迷”

华商报:为什么会想到把中国的四大名著以连环画形式搬到法国?

司墨:其实,把四大名著以连环画的形式推出是FEI出版社社长徐革非的主意。此前,他们出版社主要是出版中法共同合作的漫画,已经出版了《三毛流浪记》、《包拯传奇》、《鬼吹灯》等作品,在法国很受欢迎。

跟FEI出版社结缘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当年,我的先生,也就是跟我一起翻译的法国人尼古拉找到FEI出版社,想向他们推荐他写的一本角色扮演游戏《武林》。这个游戏脚本的灵感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尼古拉跟徐革非聊了很多他对于金庸和中国武侠小说的看法,并提到是我把他带进金庸武侠世界的。这次谈话中,徐向尼古拉提及她酝酿翻译水浒连环画一事。鉴于尼古拉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热爱和他在文学写作方面的天赋,徐革非建议我们可以试着翻译一段水浒连环画,因为她长期以来一直就在寻找对中国文学非常热爱的人来翻译,而不是简单地找翻译公司来做这件事。我们当然非常感兴趣,就试着翻译了其中一本连环画。徐对我们的翻译非常满意,我们就签合同了。

华商报:你跟尼古拉怎么相识的?你们怎么处理生活中的文化差异?

司墨:我们2005年在巴黎通过一个朋友相识,2012年在法国结婚,2013年在国内举办的婚礼。尼古拉毕业于法国国家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化专业,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非常了解,有些朝代甚至比我懂得还多。而且我们两人一起生活已经快十年,他基本上已经被中国化,穿中式袄、老头鞋,吃中国菜,喝绍兴酒。我们也经常交流看法,有时也会因不同意见闹小矛盾,但是最终都会以互相理解而和好。实际上如果我们始终处在一种文化中,就总会有偏见,而不同的文化会让人用另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有时甚至会解决长期以来的精神困扰,这一点我体会很深。

谈连环画翻译

古代官职较难翻译,每部名著语言风格均不同

华商报:在翻译过程中,你和尼古拉具体是怎么分工的?

司墨:我们两人的分工主要是我负责中文的准确理解以及典故的查询,尼古拉主要负责把我们共同翻译好的草稿润色加工,变成优美的法文。尼古拉的文字非常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翻译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原因。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肯定写不出优美的法文,而若只有尼古拉,他也不能完全准确理解中文及背后的典故,但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能完美结合。

华商报:除了你们的连环画,四大名著在法国还有其他版本吗?

司墨:《水浒传》有1978年和1997年的两个文学翻译版本,翻译水平都非常高,用词讲究,但文体太高雅深奥,只有少数文学造诣很高的知识分子才能通读。那个时代法国翻译世界古典文学的总体特点就是非常学院,古典文学就一定要用最复杂深奥的文字。这是水浒当时未能被法国大众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三国演义》19世纪中就有一个译本,但因为艰涩难懂,在法国并无反响。

华商报:在翻译过程中,你们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司墨:连环画故事情节更流畅明朗,简单易读。“水浒”和“三国”都有很多古代官职,因为没有法语对应,比较难翻。“三国”里很多官职在当时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位次高低混乱,甚至是主公一高兴随口给的。我们查了很多资料也搞不清究竟。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保证大体职务功能和等级不错,尽量找跟法国古代官职相对应的翻译,以便不让读者陷入混乱复杂的官位系统中,影响阅读。就像我们看外国名著一样,本来就有很多记不住的人名,如果再来一大堆复杂的官名,读者很容易就读不下去了。我们的原则还是保证阅读的轻松流畅。

华商报:《西游记》和《红楼梦》翻译过程中又有哪些难点呢?

司墨:《西游记》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的专有名词比较费工夫,要查很多资料。从文字上讲要轻松许多,写神化故事是尼古拉最擅长的。《红楼梦》应该是最难的。这四本名著每一部我们都采取不同的文学风格:《水浒传》近于大仲马,《三国演义》近于克雷蒂安德特鲁瓦(法国诗人,以亚瑟王传奇故事诗而闻名),《西游记》类似一种说书体,正在翻的《红楼梦》或许可以借鉴马赛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的风格,我们还在思考。

谈中法文化交流

《水浒传》就像是他们的《三个火枪手》

华商报:法国读者是如何看四大名著中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

司墨:这两部连环画让法国人看到中国和法国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没有接触之前人们会想象中国是多么的遥远和不同,接触之后发现很多中国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很亲切的,在法国文学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思想和情怀。比如《三个火枪手》、《罗宾汉》,侠义的精神也是法国和欧洲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著作中都充满了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对于法国读者来说,《水浒传》就像是他们的《三个火枪手》,而宋江则可以比作“侠盗”罗宾汉。

比如,我先生尼古拉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水浒》的结局,梁山好汉征讨方腊——这里实际上梁山好汉走到了自己最初造反的对立面,成为镇压起义的官军。这一部分引人深思,英雄主义的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最后会变成这样。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最初的梦想是找回正义,然而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却走到了他们曾经反对的阵营……

华商报:你正在翻译《红楼梦》,前面三部名著的翻译都花了多长时间?你怎么处理其中中法文化的差异?

司墨:每部从初稿到修改完毕需要6个月左右,基本是业余时间完成。鉴于原著头绪纷繁,故事展开前叙述繁赘,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情况,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恰当的调整,帮西方读者理清故事的主要脉络。法国人不了解的典故我们会加注解,翻译在保证原文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以法国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撰写。比如画面感比较强的章节,文字做了一些精简,如果画面感不强,再用文字进行补充。这样,读者既能欣赏到中国古典漫画,又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华商报:你们已完成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哪部更受法国读者的欢迎呢?

司墨:说不准哪部最受欢迎。实际上有些法国读者对四大名著已经非常了解。我想法国人最了解的应该是《三国演义》,其次是《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知道的人更少一些。

华商报:据说,你的下一步计划是翻译金庸的武侠小说?

司墨:这只是个梦想。尼古拉也是一名忠实的“金庸迷”,我们的梦想就是翻译金庸的小说。虽然金庸是华人世界里的“金大侠”,但在法国知道的人很少。我愿意让西方人了解那个异彩纷呈的武侠世界。法国已经翻译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译本都不很理想。但是这是很难做成的一件事情,因为金庸版权很难拿到,而且工作量大,市场销售不一定有前景。

华商报:法国是漫画大国,中国的连环画为什么会在法国受欢迎?

司墨:法国每年出版的漫画书有5000多种,覆盖面极其广泛,在法国被誉为“第九艺术”。然而,虽然法国是漫画大国,但对中国的连环画知之甚少。从文化交流来看,中国连环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最适合让西方人了解中国古代的故事。中国四大名著篇幅宏大,人物繁多,加上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生活知之甚少,因而法国市场上的四大名著翻译很少有人感兴趣,普通法国人啃不下这样的大部头。这种情况下,连环画便一展锋芒,古色古香的绘画能让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的建筑、服饰有更直观的感受。中国连环画形式独特,画风受传统绘画影响,小册子的形式可以随身携带,阅读方便。

谈法国杂志社恐袭

法国人从来就很倔,从不会屈服

华商报:这次《沙尔利周刊》遇袭事件,也牵涉到漫画,对于几位漫画家的遇害,你怎么看?

司墨:我认为应该通过这次事件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高喊言论自由,反对恐怖等口号。除了历史原因,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这个社会是否给多元文化留下足够多的空间,我们是否对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予以足够的尊重,在遇到冲突的时候,除了一味挑衅或者血腥屠杀,是否有更好的对话方式……这次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讨论,我想今后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华商报:11日,你有没有参加反恐游行?你怎么看40国元首手挽手捍卫自由?

司墨:没有,我们正在赶翻译。希望通过这次挽手,欧洲能够重新联合起来,这是欧洲唯一能够复兴的前提。另外也有一些担心,希望不要因为全欧加强治安而变得排外,希望欧洲对外国人的政策不会因此而收紧。

华商报:在你看来,法国恐袭能否再次让法国人团结起来?

司墨:会的,法国人从来就很倔,从不会屈服。 华商报记者 袁金会

(原标题:她让法国人爱上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