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诺贝尔文学奖揭秘:莫言曾至少进候选名单2次

扬子晚报

关注

诺贝尔文学奖五人评审委员会成员恩格道尔。佘治骏 摄

莫言前年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是怎么选出来的?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当属瑞典学院院士贺拉斯·恩格道尔——他曾担任瑞典学院常务秘书11年,还是文学奖5人“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昨天,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上,恩格道尔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的专访。通讯员 刘成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张琳

2月1日 候选人提名截止,被提名者通常上千

瑞典学院筛选,剩下大约200人

一轮轮评审,选出20人的精英名单

5月底 20人的名单又会缩减到5人

经过四五次讨论,5人名单缩减到2人

评委试投票 9月底10月初 定下获奖人选

文学奖如何出炉

上千被提名作家,筛选到两个人

“今年北岛被提名了!”“村上春树搞不好又是陪跑!”每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网友们总会对热门人物来一番猜测。

恩格道尔透露,文学奖的评选工作是以18个院士为基础的,其中5人会组成“评审委员会”,他自己就是这“五人组”之一,“差不多要忙上整整一年!”

“我们会向全世界发出1000多封信,邀请有提名资格的人提名。每个国家的作协主席、院士,曾经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有推荐资格。2月1日,是候选人提名的截止时间。”

恩格道尔说,提名汇总到瑞典学院时,被提名作家通常高达上千人。“当然也有不少是重复提名的,此外自荐的也会被去掉,筛选下来大约为200人左右。我们会为这200多人建立档案,包括作品和照片等。”

经过一轮轮的评审后,名单上的人数逐渐减少。“最后会出一个20人的名单,这20个人都是当今世界文学的精英,谁都不能把这个名单泄露出去。到5月底,20人的名单又会缩减到5人。“我们会把5人名单交由瑞典学院的18位院士,挨个讨论这5个作家的作品。熟悉诗歌领域的,会去读以写诗为主的作家。” 恩格道尔说。

评审会10多种语言,阅读没障碍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法国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3年则是爱丽丝·门罗获奖,前年的得主更是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自不同的国家,写作时自然也是用不同的语言。

恩格道尔表示,语言的问题并不能算是评审时的障碍,因为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18位评审,能够阅读的语言多达10多种。“比如对于中文作品,我们的评委马悦然不仅能够阅读,还会书写中文。”

“世界上有40多种文字语言,除了我们评审能够掌握的部分,其余的在必要时我们会‘定制’翻译,为我们翻译文学作品。当然这位邀请来的译者,也被要求绝对保密,甚至我们会要求专家撰写报告,以便于我们在评审时能够更好的接近这些作家。”

18人投票选,每年内部都有争议

事实上,严谨的评审们不仅得看,还得自己动手写。恩格道尔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我们5人评审小组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暑假结束后得以书面的形式上交‘阅读心得’,这报告也要50年后才能公布,相当于我们为未来写了一篇论文。”

此后,每个星期四瑞典学院都会召开讨论会进行讨论,经过四五次这样的讨论,会把5人名单缩减到两人,然后会做一次试投票。如果取得多数人同意,9月底10月初就能定下最后获奖人选了。

不论是颁奖前还是颁奖后,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都能占据好一阵日子的头条。为什么最后选上的是TA?内心存疑的不仅是读者,18人评审内部也是众口难调。

恩格道尔参与评选已15年,“这15年里,没有出现过完全一致的结果,总是有争论,但激烈程度不一样。讨论过程中,我们会采用辩论和试投票的方式来解决,每年公布前的一个星期,经过争议后的结果其实已经商定。剩下的时间,我们会讨论颁奖词应该如何写,不会继续对争议纠缠不清。”

评奖有没有“规则”?

候选名单出现两次,才可能获奖

这不,前年的莫言就曾“循环播放”了好几遍

2012年,莫言入围文学奖候选名单时,陪跑的除了传说中的村上春树,还有哪些作家?

面对提问,恩格道尔选择了回避,“我们在评审时会绝对保密,不会透露半点信息。有些内容我得50年之后才能告诉你,因为候选名单的保密期限是50年,提前泄密了是要‘判死刑’的。”

恩格道尔幽默地说道,“我不能告诉你村上春树是不是在候选名单上,我只能肯定他出现在博彩的名单上。”由于文学作品的主观性较强,评审在评选作家作品时,难免会代入主观喜好,“为了避免误解,我们对外接受采访时,不会谈我们喜欢的作家,也不会讨论已经成为历史的作家。评审时,越是我们个人特别喜欢的作家,我们会越发谨慎和小心。怕自己的喜好影响了判断。”

不过恩格道尔也透露,诺贝尔文学奖评审时有个规则,作家在候选名单上至少得出现两次以上才有可能获奖。“我不方便透露莫言在这个名单上到底出现了几次,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有好几个夏天都在读莫言,他的作品在我们评审中循环读了好几年。”

有没有其他亚洲作家当过候选人

评审说:有的,我还读了很多中国文学

据了解,诺奖评选一年一次,从不搞“排队名单”。

“比如,今年进入了最后2人名单但落榜的那位作家,到明年未必就能得奖,因为又得重新开始新的循环。”恩格道尔说,正因为此,有时这份名单上经常出现的作家,会突然消失了,然后在消失了十年二十年后,又突然出现了。比如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红,后来消失了,再后来又出现。”可以说,这个游戏到作家死之前都不会结束。”

虽然不能明确说是谁,但恩格道尔也承认,除莫言之外,的确还有其他亚洲作家出现在候选名单上。“我读了相当多的中国文学。”

■声音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语言是文化和传统的故乡

昨天在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也到会。

铁凝表示,“围绕着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形成了文学评论和研究的重要话语场域,很多问题上既有共识也有争议。”

铁凝追溯了华文文学的历史,“华人走向世界各地已有数百年,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文学最早发展。此后,在北美、西欧和大洋洲,都崛起了华文文学作家群。”

铁凝说,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华文写作者是心心相印的知己,并被赋予了参与建构世界文学的广阔可能性。

铁凝说,“语言最深沉最根本的地方,是文化和传统的故乡,在广大的人群中听到李白杜甫的诗句,会从诗句的句子和音韵中感受到写作的前世今生。”

她表示,传承与创新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两者并不存在对立。“资源不开采,就是沉睡着的。”

获奖者百态

喂,你拿了文学奖

额,我有社交恐惧症

长达11年的时间里,恩格道尔都在瑞典学院担任着主掌学院日常工作的常务秘书一职。在这期间,每年诺奖的获奖者都是由他来电话通知的,按照规矩,直到正式公布前半小时才能电话通知本人。

“接到我的电话,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发怒,说我根本不是瑞典学院的院士,休想骗他。” 恩格道尔笑着说,“我只得告诉奈保尔,我们这里的确是瑞典学院。我可以把电话号码给你,你再回拨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更为有趣的是奥地利女剧作家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我告诉她获奖之后,她淡定地说,我有社交恐惧症,我不能到现场来领奖!” 贺拉斯·恩格道尔说,在2004年的诺奖颁奖典礼上,耶利内克真的没有来到现场。“我们只能带着奖金去了维也纳,在一个只有5个人的小房间里,给耶利内克颁了奖。”

(原标题:有亚洲人候选诺贝尔文学奖 下一次,还会是中国人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