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台湾

1月16日,2300万台湾人民,将在对岸人民的注视下,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世界的目光,也再次投向这个紧依中国大陆的小岛。

在这四年一度的重要日子来临前夕,新浪新闻跨过海峡,走近台湾,试图寻找过去数十年,我们可能从未了解的台湾,也希望找到,我们一直很熟悉的台湾。

在历时半个月的走访观察中,我们努力用最多元的视角,用文字、影像、无人机及360度视频,在我们曾经十分熟悉的忠孝东路、圆山饭店、阳明山、渔人码头以及眷村,近距离观察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台湾。

“无论在什么职位退休,不可能天天游山玩水,希望能够过得更有意义,更充实。” 71岁的高添财在北投温泉博物馆中做了12年志工,当了几十年商人的他,退休后也依旧离不开与社会接触的日子。

北投温泉博物馆和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就在阳明山下,两馆中有近百志工。北投温泉博物馆馆长说,博物馆每年有54万人次参观,馆内正职员工只有三个,其余全部依靠志工。“上下午各5位,一天营运成本只要台币1100新台币。”

据了解,台北市政府每天给志工110新台币的补助款,每人每天4小时班。

但这里的志工,显然不是为这些110新台币来的。

这里没有广场舞

博物馆的70名志工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多数背景是公务员退休、也有大老板、台商,彼此间还会称“陈董、李董”。

馆长称,馆内工作很辛苦,“因为是古迹、没有空调、冬冷夏热、还要帮忙访客收鞋子、导游。但志工把这里当成家”

2012年,台湾提出“百万青年、百万志工”计划,三年后的2015年3月20日,马英九称,台湾志工已超过100万人。

60岁的志工林兴训

“老人该有自己的生活”

郭真碧已经61岁,但皮肤细腻,尤像少女。她站在北投温泉博物馆门口摆放鞋子的区域,指挥着往来的游客脱下自己的鞋子,换上阁子柜中的拖鞋,因为参观人数太多,郭真碧一个上午都忙忙碌碌,难有停歇。

郭真碧原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上班族,自1998年温泉博物馆开馆便一直在此做志工,至今已有17年。

“退休后,孩子大了,没什么事情,出来让自己多了解一些东西,结交一些朋友,这样才不会老。”郭真碧家就住在附近,当博物馆刚开始招募志工时,她便赶去报名,“(当时)只是试试看,觉得还不错,所以可以待这么久。”

    • 正在读书的老者。摄影/邹璧宇

    • 正在读书的年轻人。摄影/邹璧宇

    • 正在休息的志工。摄影/邹璧宇

    郭真碧说,自己可能会一直在这做志工,直到做不动。“先生也退休了,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这样比较好,也告诉你们年轻人。”

    与郭真碧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当了多年家庭主妇的赖红缎,在孩子读高中以后,便将自己“解放”出来做了志工。68岁的年纪在博物馆内的退休老志工中还算不上高龄,“这里还有80多岁的。”

    20年前,赖红缎就开始在少年感化院做志工,而后又在博物馆做了15年,而这也只因在参观中馆内志工的一句“来帮忙啊”。每天4小时的志工工作,她说,并不繁重,“小孩子觉得好,这样妈妈不会很无聊到一天到晚看电视。”而高添财觉得,做志工不仅让自己发挥的了价值,“也帮助了人家,回馈了社会。”

    博物馆每年有54万人次参观,馆内正职员工只有三个,其余全部依靠志工。

    “做志工也是学习”

    66岁的李文玲当了几十年的高中英语老师,退休后到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做了8年导游志工,主要给来访者讲解图书馆的绿建筑。

    “我的专长是讲话,可能讲解的口条比较清楚,觉得做解说的志工蛮不错,而且对建筑也感兴趣,这边早期有建筑师给我们上课,自己还可以涨知识。”

    李文玲说,她当志工是为了退休后有事做,也是为了学习。通常每讲一次在40分钟左右,多的时候,李文玲一天讲过4班。“有各地的建筑师来,也有很多大人来是为了让自己家里变‘绿’,怎么省电、省水。”

    图书馆里的孩子

    而曾为高中历史老师的张明雄,在做志工的10年中,还利用自己的专长写了一本关于各类游客来访的趣事。他说,大部分年纪大的人来这边,都是来寻找过去的记忆。“有一个65岁的阿妈(祖母)带着女儿女婿从日本来,说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60岁的林兴训算是一名“年轻的志工”,他做志工的时间仅4年。但他此前的工作,却是一件关涉志工的大事业。早在1983年,林兴训便与同事及朋友成立了台北市志愿服务协会,以推动整个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事业,直到最终推动《志愿者法》的成立。

    “我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回馈社会,帮助别人。” 林兴训说。

    敬请期待 遇见未知的台湾·第四站:渔人码头“好声音”

    主创人员:

    文字:巴芮 梁超 摄影:邹璧宇 视频编导:张心 摄像:韩坤 后期:张笑然 产品:黄译纬 罗丹 页面设计:鲁宇 王岑 页面制作:陈会娟 吴彤 孟德华 杨金平 项目统筹:唐家婕 黄译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