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华裔天才儿童角逐智力竞赛走红 妈妈分享育儿秘诀

新浪新闻

关注

原标题:华裔天才儿童角逐智力竞赛走红,妈妈独家分享育儿秘诀

来源:红星新闻

他们是最聪明的孩子,是智商最高的那0.1%的儿童。他们天赋异禀却也最令人抓狂,他们拥有同龄人无法企及的知识和能力。

这是英国一档智力竞赛节目的解说词。在最近一期节目中,来自华裔家庭的12岁男孩何家进名列前茅,其惊人表现震撼了观众。

“妈妈每次课间放松只给他三分钟时间,爸爸则警告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第一!”“最严厉的中国式教育就能让孩子成为天才?”……从节目来看,孩子优异的表现与家庭教育方式,也让网友们展开了讨论。

这档名为“天才儿童”的评选活动,每年都会在上千名参加海选的孩子中层层选拔,通过门萨智力测试等方式,最后只有20名孩子能够进入最后的节目。这档节目也被称为“最残酷的电视真人秀”,曾有一个11岁女孩因一道长达15个字母的单词拼写题而崩溃离场。

有网友评论称,孩子应该被容许犯错误,这是成长的一部分;还有网友担心,这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学会社交技巧。他们可能会变得孤立和孤僻,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童年,在童年里他们能学会做人。

高智商能否定义成功?3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这位天才儿童的母亲晓菲。老家沈阳铁岭的她,在英国读了酒店管理研究生后,和先生一起在伯明翰经营一家中餐馆,现在已经十七年了,育有两个儿子。

谈培养 >>

从三岁半开始,每天都按课程表作息

红星新闻:家进是怎样参加到这个节目的? 

晓菲:这个节目,两个孩子看了两年了,觉得里面的孩子很厉害。我们去年在杂志上看到海选广告,家进就想自己去试试,没想到就进了前三十。

这个节目要进行很多阶段的比赛,有很多项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原理、海洋生物等拉丁文学名、医学词汇。还有复杂的记忆力,比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旗,包括顺序和名字,一百个上市公司的名字和对应的股票价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当时海选是几百上千人,选到30人,然后到伦敦进行二对一考试,两个老师考一个学生,还要进行门萨智商测试,最后选出20人参加节目。他需要在很短时间掌握海量的知识,三个星期后,他的科学程度可以达到高中课程了。 

红星新闻:什么时候发现他有这样的天赋?

晓菲:其实当时没发现他特别有天赋,只是觉得这个孩子蛮聪明的,还挺好教。

我两个孩子都在英国出生,一开始被我妈妈带回国了一段时间,三岁半我又把家进带到英国。因为这边四岁半开始上学前班,所以要提前带他回来学一下语言,适应一下环境。

他学语言特别快,当时来的时候只会中文,我们在餐馆忙的时候,就放一些英国的卡通片给他自己看,结果只花了三个多月,我们日常沟通就没问题了。

我就教他英文字母、读写,不到四岁,英文的儿童读物基本都可以读了;四岁就会背乘法表,三位数的加减法也没问题;八岁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通过了五级水平考试。

红星新闻:当时是怎样来培养的? 

晓菲:我其实是想好了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带,这样和孩子的沟通会比较好。我们自己做生意时间比较自由,所以也有一定优势。

他每天有一个课程表,读书、练琴、休息都是固定按照课程表的流程来做,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跟学校上课一样,比如第一节课是练单词、听写,第二节课是数学,第三节课是练琴,一般学半个小时休息半个小时。那时候太小,专注力不够,也不能把他弄得太辛苦,不然他就没兴趣了。

我从小就学小提琴和钢琴,所以两个孩子的乐器都是我来启蒙的。三岁半,他就开始学钢琴了,晚上我在餐馆忙,他会拿着自己的玩具琴弹给客人听。他会跟客人聊天,客人都认识他,所以他从小就不怯场。

就算是玩,我也会有意给他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看电视,我会有针对性地给他选一些有科学性的节目,那些没有什么意义的节目我是不会让他看的。

谈节目 >>

剪辑有意放大了对亚洲家庭的刻板印象

红星新闻:有网友质疑你们对孩子过分严格。 

晓菲:节目当然是剪辑,会找一些有噱头的话来放大,而且这些话只是针对这次比赛。拿第一当然最好了,拿不到第一也没有办法,就当是一次锻炼、积累经验,我对他们的教育一直以来也是不要太在乎输赢。

大家对亚洲的家庭有一个刻板印象,节目有意放大了这种差异。当时我们录了很多内容,包括带他们出去玩,去牛津、剑桥感受名校的氛围,这些很多都没有剪进去,是有一些偏见的。

比赛阶段肯定比平时休息时间要少,但怎么可能只有三分钟休息时间,他去一趟洗手间也不止三分钟了。后来网友评论,我儿子自己还回复说,你不知道什么叫开玩笑吗?其实那些成绩很好的当地孩子,也和我们一样很努力的。 

红星新闻:大家担心孩子只顾着学习,会在其他能力比如社交方面出现问题。 

晓菲:他是很阳光的一个孩子,朋友很多,完全没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天天不知道多高兴,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他也喜欢打游戏,只是不能玩太久。

他们下午三点放学,但一般都五六点才回家,因为周一有乐团,周二有钢琴课,周三有橄榄球队活动,周四参加击剑俱乐部,各种活动非常多。他的作业大多数在学校就完成,回家大概二三十分钟就做完了,偶尔有一些不懂的会来问我,或者和同学讨论一下。

他并不是很在乎这些东西(节目和网友),我也没觉得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周围包括学校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言论,我觉得关键是自己获得了什么。他在学校也非常自信,大家都喜欢他,崇拜他。我觉得他参加了节目学到了很多,很多人想认识他,有时候出门还被孩子们围着,朋友更多了。

红星新闻:你对家进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满意吗? 

晓菲:我觉得他的表现还是挺好。他之前也参加钢琴小提琴的比赛,但这种全国知识性的比赛还是第一次。我从来不拿他跟其他孩子比,压力太大,会影响亲子关系,我并不希望把我们的关系搞得这么紧张。

我从来没有诱导他认为自己是天才,只是有自己的目标。最后总决赛拿了第五,他觉得自己应该拿第一的,他数学和科学都是第一。

但决赛题目是我给他选的,选了DNA相关的课题,他自己原本想选希腊历史。我说你选这个没什么用,正好趁此机会多学习一些将来大学的知识。我希望他大学学医,(这个职业)在国外很受尊重,也比较稳定。

谈学习 >>

不做完就不能玩,底线是完成规定任务 

红星新闻:他平时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多吗?

晓菲:他做完家庭作业后,钢琴和小提琴各练习半小时,然后看看教育方面的电视节目、课外读物,九点半就上床睡觉了。他数学已经在学高中的课程,我会买一些类似奥数比赛的题,但每次就做二十分钟,一周一两次而已。

我不会要求他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只要求质量。比如半小时应该做完的完成,就可以休息,否则花了一两个小时,没有成果也是无用的。

我不会一直逼他读书,一定是他可以承受的范畴,如果孩子没有这种能力的话,逼他是没用的,效果也不好。但是如果孩子确实有一些天赋,你给他一些压力,让他进取心强一点,我觉得这是没问题的。

红星新闻:你觉得家进是天赋还是你的教育起了作用?

晓菲:有天赋的话,家长和孩子都没那么累。同样的目标,需要的时间更少,所以他学得比较轻松,确实和天赋有关。但如果没有天赋,我也会严格要求他,只是目标不要定那么高就好。所以首先还是看孩子实际情况如何,然后一步一步来,不能太激进。

但家长的引导也很重要,占60%吧。我一直带着他,要放弃自己很多的时间,比如练琴,他也有累想偷懒的时候,磨磨蹭蹭地上个厕所,所以要不断的督促。他毕竟是个孩子,有时候也会抱怨,也会讨价还价,我的底线是,不论如何必须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做完就不能去玩。这些要求是合理的,他自己也知道,耍脾气没用。

他现在的自律性很好,因为从小就是这样训练的,自己头脑中有一根弦,最开始立规矩很难,现在就轻松很多。

红星新闻:很多天才儿童会选择跳级或提前进入大学,家进会吗?

晓菲:当时家进被邀请到伯明翰大学的生物科学系和教授一起做实验,节目组说他的知识储备现在就这么大了,有没有可能将来提前录取进大学,教授说可以,没问题,但我不会这样做。

我读书时可以跳级,但没跳,因为我觉得会错过中间的人生阶段。他现在会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玩,但他也需要和他同龄的孩子接触。他的人生不只有学习,还有很多课外活动,不在乎这一两年,而且他的乐器考级也需要时间。

我希望他是一个全能选手,各个方面都比较均衡,他现在读书很好,课外活动很好,钢琴小提琴很好,朋友也很多,只读书的话多没意思。

谈教育 >>

应试教育也是有效的,但应取长补短

红星新闻:从亲身经历来讲,中西两种教育你怎么评价?

晓菲:实际上,在这边,亚洲孩子的成绩是最好的。家进学校是全英前十的重点中学,学校前120名中,98%以上都有亚裔背景。英国的教育有时候太松了,我觉得还是需要严格一些。

他们考大学之前,会有一个全国性的考试,要求成绩全A+,而80分以上就是A+。我觉得,90分以上要求也不算高,他们就觉得像天书一样。其实每天做一篇数学很容易就提高了,所以我觉得,应试教育也是有效的。

英国这边学习确实没有国内这么难,但是比较务实。他们不会要求做完多少题,或者抄写多少遍,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多,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比如化学课,会要求写一篇关于怎样治理石油泄露的报道。除了学语言背单词之类,死记硬背比较少,还有设计、电脑编程的课程。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两种教育系统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红星新闻:接下来你对家进有什么规划?

晓菲:他现在已经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了,就按部就班地做吧。我经常跟他说,你有这个头脑应该觉得很幸运,至少你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就能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

我希望他在十五岁之前,把钢琴和小提琴最高的八级考下来,他知道现在做这些是必须的,都是为以后申请大学做打算。他也有明确的目标——考牛津、剑桥。

红星新闻记者丨蓝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