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在参与本话题

调查一下:不回家的理由

调查状态:已结束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该调查需登录参与,您还未登录

春节不回家,你的故事是什么(必选)*

买不到回家的票
回家过年开销大,回不起
混得不好没脸回
厌倦了催婚催生,应付各种聚会
工作、学习,脱不开身
过节工资多,能多挣点钱
夫妻俩,回家只能“二选一”
和家人一起“旅游过年”、“出国过年”
孤身一人,自己在哪家就在哪
其它

今年春节你回家吗?

遵循传统,回家过年
不回
这样那样的原因,今年不回了

听听不回家的他们,怎么说

90s演员:只能在片场跟家人视频拜年(缪海梅 老家南通)
19
六旬北漂保安:过年任务紧没假(孟永坤 老家山西)
13

别用红包引诱员工“不回家”

包头日报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近年来用工荒进入了集中爆发期。平时尚且会出现用工荒,到了春节的时候用工荒就自然更加严重了。为了确保节日期间有人可用,很多企业早早就行动起来了,提前和员工沟通,让他们坚守岗位。有的则直接许诺春节期间会给发一个“大红包”,让员工为了利益而“春节不回家”。 企业应对节日用工荒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利诱员工“春节不回家”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一年就一个春节,而且春节在人们心中是有着重要位置的,咱就别鼓励“春节不回家”了。 固然,在利益面前,在金钱面前,在“节日一天赛三天”面前,很多员工会放弃假日坚守岗位,问题是这也是不人性化的。尤其是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群体来说,他们都一年没有回家一次了,白发苍苍的爹妈在翘首以盼,懵懂无知的孩童在梦里呼唤,就期盼着这一年一次的团圆了,我们的企业鼓励“春节不回家”于心何忍?这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亲情经不起这样的伤害。 2014年春节的时候,宁夏的一位留守女孩得知“妈妈春节不回家”的消息后,将妈妈快递来的春节礼物丢弃在垃圾桶里,她哭着从楼上跳下。她说:既然妈妈不来了,就让我的魂魄去见妈妈吧。这是何种的伤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固然,孩子是极端的,可是这种极端的现象还少吗?我们能只是埋怨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吗?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春节不回家”是必须的吗? 一到春节前后,很多企业为了留住工人,都会采取很多措施。有的是扣留他们的身份证,强迫他们放弃假日加班加点。有的则是利诱,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会开放所有景点,所有在这个城市打工的“春节不回家”群体都可以免费参观。比如,有的企业会明确提出“春节不回家”可以优先评选最佳职工。还有的地方会由政府出面表彰“节日期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职工。可以说,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有巨大吸引力的。问题是,这却不该成为社会的导向,毕竟春节回家团圆是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最浓烈的诉求表达。 确实离不开职工的行业,也是需要加班的,比如餐饮行业。但是,春节假期也就几天的时间,有的企业就没有加班的必要,赚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该停工的就停工吧,让更多人不需要“春节不回家”,春节回家是亲情的旅程,是放松的旅程。 一年就一个春节,就别鼓励“春节不回家”了。 文/郭雪岩
查看全文

小伙让爹妈告自己,拿判决书请假回家过年

在异地工作的李新,已经两年多没能回家看望父母了。为了能回家看一眼,他不惜主动要求父母把自己告上法庭,成为被告,最终拿着法院的判决才请了假、回了家、看了爹妈。 ◆◇父母与子对簿公堂 河北唐山的李新(化名)是家中独子,大学毕业后,他在距离老家千里之外的浙江一家外企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外企公司里的很多规定都很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比如休假是按照其国内的法定假期来安排。 这让李新很为难。由于当地到老家之间的交通还没那么方便,路上单程就要花掉20多个小时,而公司又有很严格的请假制度,工作强度也很大,根本没办法长时间离岗,李新又不想丢了这份工作,就只能先放弃回家探亲。 但是,时间越久,工作越忙,请假也越难。李新自己也没有想到,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没能有机会回家看父母。而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且行动不便,如果让他们长途跋涉20多个小时来看儿子,显然也有心无力。 总不能为了看父母就丢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啊?一时之间,李新陷入了纠结。此时,他无意中得知,2013年实施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李新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觉得既然这是法律的规定,那自己就有了法定回家看父母的义务。想来想去,他只得采取了一个“下策”,让父母去法院告自己,到时候,就可以拿着生效的判决去公司请假,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这种法定事由就可以拿到假期。 虽然很不情愿跟自己的儿子对簿公堂,但是最终思儿心切的老两口还是咬牙递交了一纸诉状,把儿子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儿子履行法定义务,回家看望自己。最终,法院判决李新每年应该回家看望父母不少于五天。拿到判决后,李新立刻向公司提出休假申请,如愿以偿。 ◆◇主审法官:案子难判更难执行 “这案子案情简单但其实很不好判。”唐山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法官李国彪是当时主审这起官司的法官。直至今日,回想起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他仍颇多感慨。“‘常回家看看’,到底什么是‘常’?该判多长时间看一次?如何认定没有进行精神赡养?这个标准各地的掌握完全不一样,整个国家层面也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标准,所以判决结果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判一年回去看几天,有的判半年至少回去看一次。” 而更大的问题是,判了之后如何执行,法院的执行部门看到这样的判决深感头大。 李国彪告诉记者审理的另外一起类似案件,也是父母状告子女,要求定期回家探望,但是由于双方感情并不融洽,子女又在外地,执行效果就非常不好,赢了官司的父母也依旧无法见到他们,而执行法官又不可能奔赴外地强行带人回来履行判决。正因为如此,记者了解到,鉴于此类案件的执行难度很大,很多地方法院不得不内部达成共识,不让再判决此类案件,而是尽可能地通过诉前调解来解决问题。 在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胡宏伟看来,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律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或者说是最起码的道德。道德入法,往往会出现执行问题,特别是在缺乏必要判定标准和量化指标时,法律的执行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出现具体诉讼时,常常不好判也不好执行。”
查看全文
小伙让爹妈告自己,拿判决书请假回家过年

大数据:“春节不回家”多为单身90后?

"春节不回家"者数据画像:星座
/
近一个月在微博中提到“春节不回家”的用户中,“高冷”摩羯座最多。
"春节不回家"者数据画像:年龄分布
/
各年龄层中,90后提到“春节不回家”的最多。
"春节不回家"者数据画像:情感状况
/
提到“春节不回家”的用户中,单身人士比例最高。
"春节不回家"者数据画像:来自哪类城市
/
一线城市的微博用户中,提到“春节不回家”话题的人相较于其他城市用户更多。数据来自:新浪微博数据中心
"春节不回家"者数据画像:地域分布
/
近一个月在微博中提到“春节不回家”的用户中,来自广东、北京、浙江的居前三。

独身一人回家过年并不丢人

红网
“独在异乡是单身,每逢佳节被催婚”,年关将至,宝宝们有对象了吗?过年对于单身族们来说真是喜忧参半。想想家人们即将发出的一张张“催婚令”,单身族们表示“压力有点大”。为了逃避逼婚,不少人开始租女友回家过年。据某婚介人员表示,临近过年“租女朋友”回家过年的业务是相当火爆,价格也是明码标价——2天1夜2000元-3000元不等! 又到春节之时,对很多单身汪而言回家又是一个噩梦。逃离了大城市的雾霾,却逃不开父母的催婚。珍爱网发布的《2016单身人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7成的单身男女有被催婚的经历,其中,近20%的人表示一年内被父母逼婚次数超过12次。 这些年单身族“被逼婚”,“租女友、男友回家过年”的新闻,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每年几乎都会上演一次,牵动着广大青年单身群体内心敏感的神经。电影《合约情人》以及电视剧《租个女友回家过年》都是对这个社会问题的现实反映。 面对家人殷切的期望和七大姑八大姨的追问,为了让父母放心,也让自己过年舒心,很多人都愿意花高价去租一个女友回家过年,这样的初心或许并没有错,不过其背后却暗含有诸多危机与不理性因素。其实,感情不能存在欺骗行为,不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女友”租得了一时却租不了一世。面对爱情的暂时缺位,坦然面对无疑是最好的方法,真诚地与家人沟通,多方支招,才有可能解决个体的情感问题,同时,要意识到独自一人回家其实一点也不丢人。 面对父母催婚,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都能尽早成家立业。但是因此就去租个女友回家“糊弄”家人,其背后亦存在着巨大的经济纠纷和法律纠纷的危机。“租友”只是一种合同关系,根据我国民法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对象只能是物,人的身体是不能拿来出租的,因此其并不受法律保护。比如“应租女方从男方家人或亲友处得到礼物或红包该如何处理”以及“女方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犯”,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这些年“被假女友骗财”“家人身心受到伤害”等等之类的负面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显然,“租女友”回家过年存在着诸多弊端,的确不可取。 2017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打拼一年了,回家就是希望能够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愉悦的新年。有没有对象,也应坦诚回家过年,独自一个人回家过年并没有什么丢人的。面对催婚,理性真诚沟通比什么都重要。 文/魏显勇
查看全文

明知要哭一场,也要回家寻找故乡

专栏作家 单士兵
一周后,我要回到苏北淮安老家过年了。掐指一算,我竟然整整六年没有回家过年。越是临近回家的日子,我心里就越不安宁。一方面是有些激动,另一方面是有点忧伤。 不想过多解释这种复杂情感。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专栏,题目叫《每回一次故乡都要哭一场》,也表达过这种情感尴尬。里面说得,就是与故乡亲人的价值观分歧越来越大,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合拍,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相爱相杀”的惨象。比如,以前回家,有亲人侮辱我只生了个闺女,是断了姓,绝了后;总有人不停施出手段,打起亲情牌借钱,结果一次次把将我点灯熬油挣得那点钱变成“死账”。 这些事本不足为人道,现在拿出像老黄牛反刍一下,只是想说,回故乡让我也经历过漫长一段的心灵黑暗时光。过去六年,我平时也经常回故乡,都是安安静静地陪陪父母,有时换个彩电,有时装个空调。我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就是不愿惊动其他亲友。这种潜回故乡,自然没办法在春节时上演,那会人扎堆,我怕惹不起又躲不了。有时候,旧债未还,见着面,心里有痛呀。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骂我自私小气,也有人会认为我混得太差。对这两点,我都认。但是,我还要说的是,这世间有很多从乡村挤进城市的,都像电视剧《欢乐颂》里那个樊胜美一样,身后有一个永远填不满的“亲情黑洞”。在《欢乐颂》里,那个樊胜美面对给她性命又想要她性命的母亲、不断惹事生非又总把灾难转移给她的哥哥、不讲道理一脸刻薄索取无度的嫂子、年幼无知随意侵扰自己宁静空间的侄子……在错位、畸形、撕裂的家庭关系中,她的心灵一次次被逼到崩溃的边缘。 当所谓的亲情成为要挟的筹码,要想摆平,一种注定的选择放弃相处,来让自己的人生实现止损。樊胜美的故事说明,面对一个不讲理的亲情世界,即便能在经济上实现了止损,但感情又未必能够承受抛弃之重。漂泊在外的游子原本就是孤独的,一边是对着城市承受着无家可归的悲伤,一边是回望故乡感受着有家难回。故乡和异乡成为两个掠夺自己的名利场,逃不脱,很残忍, 也不要轻易以为自己混得还可以就会找到存在感。回望故乡,樊胜美背后就是一个妖怪张开的大口,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填满那个可怕的欲望无底洞;面对城市,能够成为像玻璃一样看起光亮但实际很脆弱的中产,很多人也给自己打上聊以自慰的凤凰男身份了。事实上,在即将回家过年的人群中,就有着大批量的男女版“樊胜美们”,包括我自己,也依然属于这样身份存在。 拯救回家过年的“樊胜美们”,说到底,就是要让团聚到一起的亲人们,不要再活在彼此精神的“沦陷区”了。我是清醒了,亲情绝对不会在原地以原有的姿态在等我,所以,我才会每回一次故乡都要哭一场,但是,明明知道要哭一场,也还是会换着方式回家去寻找故乡。春节终究是集聚亲情最重要的日子。今年,我想挑战一下,选择春节回家过年。现在,我除了准备点红包和随手礼,更多还是在收拾自己的心灵,来固化自己独立自由的情感选择,对亲人懂得选择“容忍要比自由更重要”,让自己也绝不再被别人的价值标准捆绑。 世界上所有的“樊胜美们”,既不需要向故乡证明自己的成功,也不用乞怜亲人同情自己的失败。在这个春节,也期待人们能够找到一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有仪式感和很随意性的东西,来煎成一种叫做文化的药,拯救所有即将回家过年的“樊胜美们”。这其实也就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文/单士兵
查看全文

谁也救不了“恐归族”

南方都市报
还有10天就是春节了,“恐归”一族有了一首“新歌”。“找对象了没?有喜欢的人了没?那就明天带你去相亲”“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到我单位工作要不要?”因“神曲”《身体被掏空》等而名震一时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昨天上午在其公号上推出新作《春节自救指南》,不到半天,阅读量便已突破十万。尤其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该神曲被刷屏。“老爸老妈,亲戚朋友们,快来听歌!”这首曲子受到年轻人追捧,俨然节前主旋律。 《自救指南》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它直击时下年轻人最切身的情感重负:过年回家,父母长辈,亲朋好友各种“关心”和“为你好”,各种“善意”言辞背后的精神碾轧。跟主流文艺热衷营造过年回家的各种团圆戏码和温情话语相比,这首曲子用冷观、戏谑和嘲讽的调子,挑破了走亲访友互相攀比的势利风气,用白描手法,让奉“庸俗成功学”为圭臬的长辈们穷形尽相,丑态百出。过年,这出一年一度备受吟咏和赞美的家庭剧,在彩虹合唱团年轻团员惟妙惟肖活色生香的演绎下,演成了苦苦打拼一年,回到家被折磨得不行的青年人主演的灾难大片。 有人说,看了这部专治父母逼婚、亲戚围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节顽疾的指南,简直立刻想要飞奔去退掉回家的机票;也有人跪求指挥跟合唱团齐齐上春晚,年夜饭时放一遍,不知能拯救多少家庭除夕夜。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有电视台记者“扫街”,逮谁问谁“你幸福吗”,我倒是希望也有新闻媒体能做类似的街头调查,拿这首曲子让上岁数的街坊观看,然后逐一表态,必须人人过关。 可是,年轻人的泪点与愤懑,长辈们能get到吗?我看不一定。财新网的报道说,《春节自救指南》演出,指挥金承志邀请了自己的母亲和姨妈去了合唱现场。听完这首歌,她们跟金承志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你们好,没想到你们是这种感受。”嘲讽容易,说服很难。因为逼与被逼,念跟被念,全因两代人的出发点不一样。在我看来,所谓的“出发点”不同,实则是两代人生活经验的天壤之别。老一辈人惯于在各种关系(家庭、社区、单位、社会关系)中定位和看待自己的角色,年轻人更注重个性与个人选择,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大势使然。老一辈的观念、做派,要改也非一日之功,或者,年轻人根本别指望改变现下的各类“春节困境”。那么问题来了,吐槽归吐槽,十天之后就是春节,大家该怎么办? 实际上,即便是《春节自救指南》,提到解决方案时也显得很无力。什么“收起我们的分歧,团圆才是我们的话题……春节自救不仅靠智慧,还需要爱常相随”……唱到后面就开始强行鸡汤了。爱谁没有呢?长辈们的出发点何尝不是爱?那么问题在哪?我看还是春节惹的祸——— 因为过节需要一团和气,大多数年轻人隐瞒了真实的生活观点,平等、理性就家庭价值展开的交流成为不可能。既然长辈需要哄,年轻人要么躲起来放暗箭(比如这首曲子),要么年复一年被念被折磨。家庭内部坦率平等的交流方式建立不起来,恐怕谁也救不了可怜的过年恐归族。
查看全文
谁也救不了“恐归族”

90后女孩春节国外游:不回家和逼婚无关

中国经济周刊
没想到今年是整个家族过年聚会人数最少的一年,亲戚们分散在欧洲、以色列、澳洲、柬埔寨等地过年。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期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人数持续增长,达到570万~600万人次,没想到自己家的亲戚也成为600万不回家过年的时尚一族。   聚餐的时候,舅妈一脸愁容,因为表妹已经是第三年不参加全家聚会,独自去国外旅游了,所有人都在委婉地劝舅妈不要进行“中国特色逼婚”。舅妈特别委屈,因为前两年她和舅舅还会提两句,但是今年一个字都不敢提,谁知道临了表妹还是一个微信告诉他们,今年过年要去柬埔寨暹粒看看。   打开表妹的朋友圈,她简直是一个旅游小达人,25岁的她已经去了21个国家和地区,她的签名也很有特色:享受一个人在路上。   仔细看那些文艺风浓浓的照片,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旅行她都是独自上路,例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大雪中和小狗自拍;在印尼和当地土著看日落;大学毕业刚和男友分手的那年春节,在菲律宾长滩岛享受一个没有人的“私人海滩”。   “我再次声明我春节不回家不是又失恋了,而是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让自己的心灵去休整一下,体验人生的快乐!”表妹在家人的微信群里如是说。   当然,七大姑八大姨均表示了强烈的不理解,大家纷纷对一个女孩没有伴儿表示出担心,小姨连续抛出几个“单身姑娘旅游很危险”的链接,表妹则连续用自己的朋友们都是一个人旅游、“世界这么大必须要看看”等回应,甚至发了一条“春节一个人出国旅游不是失恋更不是因为老妈逼婚,而是一种需要,一种像生活日用品一样的心理必需品!”的朋友圈来广而告之。   表妹的这条朋友圈得到了除家人以外100多个朋友的点赞,还有许多与她同龄朋友的评论,她的90后朋友们纷纷表示“独自旅行不是秀,而是我们这一代的精神鸦片”、“他们永远不明白独自旅行那种随心所欲,可以不断地改变计划,可以真的像梁朝伟一样静静喂喂鸽子,可以博物馆泡上一整天”、“早就习惯了一个人时代,我们就是独居一代!”……   表妹和她朋友们的描述和生活,简直就是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独居的第五年》的现实版。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散落在北上广的大都市,从毕业实习到工作,从周末到假期,几乎都是一个人非常独立地生活,他们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生病痊愈,一个人下厨做饭一个人吃,一个人在大都市享受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直到这种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数据显示,中国的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达到5800万,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达到了2000万,可见像我表妹一样过着“一个人的生活,过年都不回家”的人已经成为一个小群体。目前,这种“一个人”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很多商家都认为“孤独也是一种生意”,例如表妹这次出国就是参加的某网站为他们这样的人精心打造的“一人游”新模式。   大年初五,表妹结束了独自一个人在柬埔寨的游玩,兴致勃勃地在朋友圈写道:“明年,要去巴西看一看!”
查看全文

日本:年轻人过年不回家因老家网速慢

跟我们一样,日本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不愿意回老家过年,但他们不回家的理由却跟我们有所不同...昵称ところてん(Tokoroten)的日本网友上个星期回老家度过新年连假,却无法忍受老家超慢的网路而发表了一篇建议所有长辈加装快速网路的文章,甚至说「网络是基本人权」,还说「没有人想回去这种没有基本人权的地方」!有日本网友亲测老家网络的下载速度只有500「K」,称回到东京以后,下载速度100M才算基本人权!!! 在日本推特可以找到很多抱怨老家网速慢的文章……「下载很久还是没载完,不愧是老家的网速www」「老家的网速慢死了」。
查看全文
日本:年轻人过年不回家因老家网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