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葫芦娃的爷爷走了 他曾说为了中国动画累死也值

新浪新闻

关注
视频:“葫芦娃之父”胡进庆导演离世 开创中国剪纸动画先河

原标题:深挖 | 葫芦娃的爷爷走了,他曾说:为了中国动画,累死也值

来源:新民周刊

想当年,皮克斯拍摄《怪物电力公司》,就为毛发的问题动了不少脑筋,可见对于任何动画来说,要做好毛发效果都是一道难题,只是没想到我们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还因陋就简地用一些巧妙的方法顺利突破了难关。

文 | 阿   布

昨晚,记者在朋友圈里忽然看到中影总经理江平发布的一则消息:葫芦娃之父今天走了……

不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了讣告:5月13日15时许,胡进庆导演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对70、80后来说,这个消息带来的遗憾,不亚于当年《葫芦兄弟》播到爷爷去世的场面。

看到熟悉的动画剧照,耳边仿佛不由自主地就响起了“叮当当咚咚当当”的节奏,“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往回倒退二三十年,打开电视机的时候如果听到这一曲,内心就会随着节奏开始澎湃。读书记性再不好,对葫芦七兄弟依然如数家珍——

火红色的大娃力大无穷,橘色的二娃千里眼顺风耳,黄色的三娃刀枪不入。

绿色的四娃口喷烈焰,青色的五娃口若悬河,蓝色的六娃最是厉害,掌握一门隐身奇术,有勇有谋。

紫色的七娃不幸被收作“妖二代”,原因是他和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一样有个厉害的小葫芦……

七个兄弟一条心,七只葫芦一起叫爷爷的场面,不知道萌化了多少人的少年心。

不但故事精彩,连画面也非常炫酷——至今记得二娃被“迷镜宫”弄瞎双眼,这魅惑的幻影,迷离的眼神,比眼下的赛博朋克都炫酷多了!

当年的动画人敢于向孩子呈现不那么低幼的画面和多元风格化的影像,不仅是一种勇气,也是艺术上的相信和魄力——不但相信自己的才华,也相信小观众的品鉴能力,动画片不该只有对孩子们的迎合和讨好。

小时候不知道,原来《葫芦兄弟》是剪纸动画。而剪纸动画的开创者之一,正是总导演胡进庆。

胡进庆是江苏常州人,从小在青果巷里长大。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随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担任造型设计和动画设计。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都是胡进庆的作品。

而《猪八戒吃西瓜》正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剪纸是中国的国粹,而剪纸动画,则是从剪纸和皮影戏中得到的灵感——把人物场景拆分成一个个部件,妙手做成剪纸,再灵活搭配起来,做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动作,像皮影戏那样动起来,放在玻璃板上逐格拍摄,最终就形成了剪纸动画。和我们熟悉的布偶动画《阿凡提》、黏土动画《企鹅家族》一样,剪纸动画也是定格动画的一种。

为了拍好这从无到有的第一部作品,当时还成立了剪纸片试验小组,专门到民间向老艺人学习剪纸和皮影戏的技术。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终于,《猪八戒吃西瓜》于1958年诞生了——胡进庆担任动作特效,而总导演是著名动画导演万古蟾(万籁鸣的亲弟弟)。

首次试验成功之后,胡进庆更加潜心钻研剪纸动画技术,还发明了“拉毛”工艺——用细纤维的纸张来做剪纸,可以拉出绒毛一样的边缘,从而表现动物的毛发效果。想当年,皮克斯拍摄《怪物电力公司》,就为毛发的问题动了不少脑筋,可见对于任何动画来说,要做好毛发效果都是一道难题,只是没想到我们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还因陋就简地用一些巧妙的方法顺利突破了难关。

被胡进庆运用了“拉毛”剪纸手法来表现的,就是著名的水墨动画片《鹬蚌相争》。

这部动画片不仅获得了1984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还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将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6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悉数收入囊中——比张艺谋的《红高粱》还早4年,中国动画电影人已在柏林擒熊。

等到《葫芦兄弟》开始进入创作时,剪纸动画的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如此,短短13集葫芦兄弟的制作时间还是超过了2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定格,都需要匠心妙手一点一点做出来。

长大以后再看,惊叹原来每一集都这么短,13集加起来都不过2小时。也可见当时的编剧同样很牛,短短的篇幅就能讲好跌宕起伏的故事。

据江平回忆,“1993年,我追随吴贻弓、马林发、张元民筹备(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请动画大师万籁鸣先生、特伟先生、严定宪先生和胡进庆先生给我们电影节创作几幅作品送评委,他们都欣然应允。取作品时,胡先生还专门请我到上海万航渡路美术电影制片厂他的办公室小坐,中午的时候在美影厂南边的一个小酒家,我们一块儿吃的饭……那天说的最多的是江苏的美食,还聊到陆文夫的《美食家》。说到常州特产,他告诉我,上海城隍庙的常州麻糕店,那里的麻糕很正宗,绝不输给常州本地做的。聊到他的作品的时候,他跟我说:小江,你要是以后写我,比如说写到《葫芦兄弟》,不能写我一个人是导演,还有其他两位同志。他们名字一定要写上,这是做人的规矩。”

老一辈影人的人品,着实令人感念。

尊重胡老的意愿,我们在此写上《葫芦兄弟》的创作班底——编剧:姚忠礼、杨玉良、墨犊,导演:胡进庆、葛桂云、周克勤。

即使退休之后,胡进庆也一直关心中国的动画事业。“我调北京国家电影局工作之后,他给我来过几次信,希望我能够多支持他的创作,他说,现在美术电影的大环境不好,美国动画日本动画长驱直入,这是文化入侵啊!”江平告诉记者,“他说,他也渴望能拍像《宝莲灯》那样的影院长篇作品。2008年,我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当厂长后,他多次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够支持他,说想拍《葫芦兄弟》的续集。我也专门借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机会,跟他多次聊,但是因种种原因,特别是市场上外国卡通对青少年影响太大,影院排中国动画片的可能越来越小,我也早不是上影集团的领导了。各种阴差阳错,他的片子没能再拍起来。再后来就听上影的同志说,他身体不太好,似乎是忧郁症,但是我又碰过他几回,并不见他忧郁,他还是那样兴致勃勃,信心百倍,所有的心思都在美术片创作上,他说,要能给孩子们再拍几部真正的属于中国的动画电影,累死了也值。”

在这个皮卡丘萌翻中国电影市场的日子,我重新翻看了胡进庆导演的作品集,看到了我们80后的童年,因为有这些美好的作品而丰富,而快乐。

爷爷走了,葫芦娃会留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