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馒头办没了吧”背后:一场简政放权的改革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总书记问“‘馒头办’没了吧”,背后是简政放权改革

“‘馒头办’没有了吧?”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重提当年的“馒头办”。

说起来,“馒头办”进入公众视野,还是18年前的事情。据新华社报道,2001年3月2日,郑州市的品牌产品“郑荣馒头”在二七区被区“馒头办”查处,其后市“馒头办”认为区“馒头办”的作法没有依据,将撤销其处罚。对此,不仅二七区“馒头办”不认可,其他几个区“馒头办”也纷纷质疑市“馒头办”。一场“馒头大战”闹得沸沸扬扬。

区“馒头办”为什么会顶撞市“馒头办”?其实,“部门打架”的背后,折射的是审批利益之争。一个小小的餐桌馒头,在当时的郑州,竟然层层成立了“馒头办”,有市里的,有区里的。尽管明明是一个临时协调机构,却拥有收费权和行政处罚权。市区“馒头办”打架的真正起因,是因为市“馒头办”从各区“馒头办”收回了办证许可。

这样一起现在看起来十分荒诞的案例,却生动地诠释了,政府“有形的手”究竟该伸向哪里。

一方面,即便是真的出于“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馒头”的好意,也一定要有所戒惧,恪守法律的边界,不得把手伸得过长,过多干预微观市场行为。

另外,政府机构的职责与本分,应该是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监管,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起来。

尤其是,政府不能滥用行政强制力,以审批之名,行寻租之实,强制性阻断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搞什么行政指定。

如果某些政府部门无视法律,动辄乱作为,甚至因此而成了某些市场主体、个别地方的利益代言,则必将丧失维持公平交易的价值,进而阻碍市场的充分发育。

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市场化改革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勠力推进政府改革,在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城乡之间、不同行业领域之间,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越来越活跃。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早已成为当下的一种社会共识。像“馒头办”这样的情形,或许不复存在了。

但也应该警惕,类似分割市场、寻求监管利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比如此前媒体报道一些地方以帮助本地企业发展为名,强行摊派本地生产的烟酒;还有一些部门阳奉阴违,一边取消一些行政审批,一边却又以“备案”等等情由,刁难企业,谋求审批利益。

此外,最近几年各地都在“去产能”“转型升级”,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产能严重过剩,正是因为政府出于政绩诉求的过多干预所导致。不管是传统的钢铁水泥,还是新能源,均存在类似情况。

当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并非是说政府就该袖手,而是说,应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比如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完善市场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

斯远(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