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让楼梯房老旧小区更宜居

南方日报

关注

    旧楼加装电梯是今年中山两会热门话题。图为东区一小区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旧楼改造  

    居住20多年的楼梯房终于要安装电梯了,80多岁的孙伯非常开心。孙伯住在中山市石岐区白水井西街一栋7层老居民楼,随着年纪增长,上下楼梯越发吃力,“加装电梯工程已经公示,期盼可以早日用上。”

    旧楼加装电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也成为当前中山“两会”的热门话题。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持续关注该现象,提交了《依托国家电梯产业基地优势打造旧楼加装电梯示范城市》的提案,希望中山依托国家电梯产业基地优势,以旧楼加装电梯为突破口,打造既有楼宇加装电梯示范城市,改善旧小区的居住环境。

    问题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亟待推进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已建成一大批6—7层的居民小区,并由此助力该市成为国内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殊荣的城市之一,也由此确立“宜居”的城市定位。然而,这些大量位居城市核心区的成片居民楼都是无电梯的多层楼宇,长期以来旧小区居住条件和环境得不到改善。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外围一批批以高层建筑为主的现代小区拔地而起,大量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纷纷搬离城市中心区,留在中心城区旧小区的基本都是年纪较大、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居民,以及临时租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再加上这些旧小区基本上都是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致使居住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差。

    在梁士伦看来,旧楼加装电梯呼声很高,不简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旧城核心区的楼梯房居民小区承载了中山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城市记忆,不可能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改造,而通过旧楼加装电梯,一方面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城市更新的效果。”

    因此,从2012年以来,中山市政协开始关注旧楼加装电梯问题。去年中山“两会”期间,以梁士伦为第一提案人提交《引入物联监测电梯,确保电梯使用安全》的提案,引起质检、经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2017年12月1日,全国首台自动解困物联监测电梯在石岐区东兴花园G栋落成,乘坐该自动解困物联监测电梯,遇到电梯故障时可自动解困,全程只需30秒,这也是中山第三个旧楼加装电梯案例。

    进展

    审批流程已逐步简化缩短

    旧楼加装电梯的迫切性已然明晰,不过,截至目前,中山仅完成3宗旧楼加装电梯的案例,难点在于费用分摊和项目审批。具体而言,旧楼加装电梯的成本需要住户去共同分担,高层和低层之间需求的迫切性不同,加装电梯需要经过该楼2/3户数的同意,分担数额难以协调,这一点至今仍然难以克服。

    至于项目审批,已经逐步得到简化。2013年,石岐区洪家基正街12号楼的居民完成了中山首例旧楼加装电梯,当时没有相关政策文件可依,居民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冤枉路,从提出申请到正式完工验收花了两年半时间。

    到了2017年初,东区夏洋街63号成为中山市第二例旧楼加装电梯案例,也是出台《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电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后的首例,与《管理办法》出台前相比,规划审批时间缩短了1年多。

    到了东兴花园G栋安装的第三台电梯,审批流程由之前的20项简化至不足10项。作为全国首台自动解困物联监测电梯,通过电梯公司“一手包办”和部分垫资的方式,只用了不足4个月就建成投入使用。

    建议

    制定旧楼加装电梯“中山标准”

    中山市是国家级的电梯产业基地,拥有电梯研发、制造、维保、人才培训在内的全产业链,有蒂森电梯等业内知名企业。梁士伦建议,首先可依托国家级电梯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制定旧楼加装电梯的“中山标准”,这对于提升该市在电梯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电梯产业升级和市场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目前旧楼加装电梯资金主要是房屋所有权人自筹,但是旧楼居住的多是经济水平一般的居民,有些居民难以拿出加装电梯所需的费用,造成目前推进旧楼加装电梯进度不太理想。

    对此问题,梁士伦建议,结合中山实际并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制定相关扶持引导政策。北京2017年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对旧楼加建电梯实行财政补助,市财政按照加装电梯购置及安装费用的40%予以补贴;上海财政局明确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给予施工金额40%的补贴,最高每台不超过24万元;惠州颁布《惠州市区既有住宅加建电梯财政补助实施意见》,一年内每台补助5万元。

    “可出台针对性的补助标准,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减轻旧楼住户资金压力,正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做法,将有效加快我市既有住宅加建电梯工作步伐。”梁士伦说。

    此外,针对既有楼宇加装电梯涉及主体众多、过程繁杂。梁士伦建议,应针对政府、社区、楼宇居民、电梯企业、社会组织、媒体以及立项、安装、维保、运营等关键环节高效开展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出一套“中山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