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沪人大代表建议沪高校开海派文化课程 市教委回应

解放日报

关注

原标题:沪人大代表建议沪高校开设“海派文化”课程,市教委表示进一步推动相关课程开设

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沪上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海派文化”等相关课程,

“国学”蔚然成风,对于上海的“海派文化”如何发扬传承?市人大代表吴铭忠认为海派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亟待补上短板。为此,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开设“海派文化”课程的建议》,建议在沪上高校开设‘海派文化与当代上海’的选修课程,利用高校的优质师资和都市文化研究成果培养一批未来的“海派文化”传习者。这份建议日前得到承办部门的答复。

在吴铭忠看来,从区域而论,“海派文化”归属于长江流域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融汇吴越文化、西方文明的独特地域文化代表,其善于扬弃、勇于创新的文化特性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对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具有文化助推的作用。

“海派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精华,具有尊重多元、崇尚契约、趋时求新、中西交融、兼具商业元素、开放创新等特点。” 吴铭忠说,“海派文化”的保护、研究虽不乏成果,但对标上海“文化强市”的时代要求及上海的特殊地位,仍感薄弱和不足。 

吴铭忠认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对地域经济的促进十分明显。文化与经济应当互相搭台,一起唱戏, “海派文化”研究的繁荣兴盛已成为振兴上海地域文化的当务之急。为此,他建议开设“海派文化”课程,在沪上各高校诸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学院开设“海派文化与当代上海”的选修课程,利用高校的优质师资和都市文化研究成果,培养一批未来的“海派文化”传习者。

“我们将积极采纳代表的建议,并与正在开展的工作相结合,推进海派文化的繁荣兴盛。” 市教委表示,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海派文化”的研究也已成为振兴上海地域文化的当务之急。多年以来,市教委在高校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方面一直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向教育部推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遴选市级精品课程等工作中,都鼓励学校申报推荐优秀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并优先支持学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的各类相关课程。

随着“海派文化”的复兴,上海高校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海派文化”以及都市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许多学校开设了多种类型的与“海派文化”有关的课程。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上海城市文化”“近代上海与文化” “海派文学”等系列课程,选课学生覆盖了新闻学系、社会学系、汉语言系、历史学系等多个院系,基本上由副教授以上教师来授课。

同济大学将学校优势学科与海派文化相结合,如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筑设计基础》与《建筑概论》等专业基础必修课完全根植于上海里弄空间、社会与文化之上,并同建筑、城市有机融合;此外,学院开设的《城市阅读》《城市建设史》《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以及研究生课程《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课程中均有专门探讨上海城市特色与发展的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上海史”已有近30年的历史,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学校还开设了一些与上海历史和文化有关的相关课程,比如:世界文化和上海著名景点欣赏、上海社会与历史、上海方言与文化、上海风土人情及海派文化解说等。这些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对学生了解上海、融入上海,提供了有效渠道。

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沪上其他高校也都在本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文化传承、社会研究和当代中国等人文综合模块安排了有关海派文化的授课内容。

同时,沪上高校也积极参与到海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中。通过与市文广影视局的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等教育课程相结合。

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沪上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海派文化”等相关课程,积极培育优质师资,推广都市文化研究成果,为“海派文化”的传习者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