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创客朋友圈升级一站式孵化平台 扬州创客讲述创业背后故事

扬州晚报

关注

    说起创业,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一些成功案例的风光,但一个好的创业者,想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创业路却并不容易。昨天,“创响扬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完美落幕,十佳创业标兵跟十佳创业项目到底是如何成功的?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个获奖项目的负责人,讲述他们创业背后的故事。

    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打造一座“军品王国”

    35岁的徐冬亮是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家庭条件一般,通过创业改变人生,一直是他的梦想。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徐冬亮发现“军民融合”创业项目大有前途,但当时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徐亮通过联合科研院所人员、部队转业专家、高校教授,于2014年12月创办了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徐冬亮介绍,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对抗领域内的装备研制、开发与生产,目前已取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还有10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注册商标(审查中)1项。2015年,公司取得了千万军品订单合同。2016年9月,“陕西西科天使”融资600万元。2016年,公司产品受到市场认可,拿到了2000余万元销售订单,实现开票销售5000万元。“现在,我们和一家风投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预计投资1000万元来协助经营管理。”

    辞职当大学生村官

    生态养殖不走寻常路

    张雄科出生在甘肃农村大山,靠刻苦努力考上了中南大学。就是这个家乡人眼中的高材生,毕业后却毅然放弃月入万元的高薪工作,来到仪征一个小镇,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4年,张雄科创办了仪征市陈集镇大熊生态养殖场,利用政府给他的5万元无息贷款,从草鸡养殖开始了创业之路。

    小鸡崽刚到时,一场鸡瘟让他损失惨重。从此以后,张雄科每天和小鸡们比邻而居,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喂食,一有空就到鸡舍边观察情况,村里的老年人都称他是小兽医、小师傅。

    近4年的发展,张雄科的团队发展到现在的9人,带动了32户创业增收。规模由当初20亩地发展到现在430亩,养殖数量超过万只,经济效益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元。

    为创业者建朋友圈

    打造一站式孵化平台

    贺才美的创业之路,就是通过不断的活动来打造自己的知名度。

    2014年6月,贺才美第一次创业,创办了一家朋友圈咖啡馆,以创业为主题,每周举办一次活动,一年半时间举办了54场创业活动,短时间内成为扬州地区知名的创业咖啡馆,成功打造了一个以创业为主题的朋友圈,促成大量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被扬州市人社局评为优秀创业项目。

    2015年9月,贺才美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创·艺985创客街区开始投入运营,公司以孵化“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涵盖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体育文化、软件与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给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交流培训、项目推介、市场推广、融资投资、人才引进、专业服务、基础设施等九大服务,打造一站式综合孵化平台。短短一年,目前已经有入孵企业48家,团队3家,常驻办公人数超过150人。

    主动式防雷装置

    为电器打开“保护伞”

    徐帅的创业项目,听起来更像是一次技术革命。徐帅介绍,降低“防雷地线”的“接地电阻”研究工作,国家花去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无法计算,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未能解决。

    徐帅告诉记者,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向智能化深度与广度发展,传统的防雷电线无法满足通信设备与信号信息处理要求。研究制造一种主动式变极变能防雷装置显得尤为急迫。如果这种产品具备消除雷电产生的条件被研制成功,在各类电器设备上全面推广应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徐帅打了一个比方,在周围200米左右的环境内,形成一个以主动式防雷装置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减弱的“负离子气团”,相比普通防雷装置,保护范围更大。 记者 金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