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训练场 尖兵练练枪

南方日报
原标题:“中式”训练场 尖兵练练枪
“一步踏上引导桥,重心放低,两臂放平……”13日8时许,湛江,南海舰队陆战队某旅400米渡海登岛障碍训练场,来自该旅的陆战队员们正现场“教学”,指导来自俄海军陆战队的同行们跨越设置的软桥等障碍。在中方陆战队员细心地将一个个战术动作拆解、示范下,参训的俄海军陆战队员们很快适应了有些陌生的“中式”训练场,一个个跃跃欲试。“这个400米的渡海登岛障碍训练场,跟我们国内的场地有些差别,难度大,但同样都很棒,锻炼各方面能力!”一个名叫安德烈的俄海军陆战队中尉竖起大拇指称赞。
当天,中俄双方海军陆战队组织的联合训练还包括,轻武器实弹射击、直升机速降、建筑物攀登与滑降等科目。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祁雷 发自湛江
科目1 400米渡海登岛
考验渡海登陆实战能力
“加油!加油!”当天一早,南海舰队陆战队某旅400米渡海登岛障碍训练场上,已经集合了参加此次联合训练的中俄两国陆战队员。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训练场上空早早地迎来了烈日,但两国官兵们参训的热情非常高涨。
据现场中方讲解员介绍,400米渡海登岛是各国海军陆战队的日常训练科目之一,场地采用4次回转,共分为软桥、螺旋梯、高低横木、绳网、轮胎攀台、摇摆平台、晃动横梯、跨网、障碍墙以及模拟沙滩等10个项目。
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值为什么“爆表”?答案就在这个训练场上。“在这个训练场,通过连续高强度的陆上模拟训练,来强化陆战队员们在不稳定状态下的平衡、力量、速度、灵敏、心理素质等能力,进而增强在登陆作战环境下的各种适应能力。”海军陆战队某旅副旅长孙浩说。
“一切障碍设置都是模拟渡海登陆作战中的复杂实战环境,比如软桥是模拟船员装载、航渡、换乘时的环境,提高登陆兵的抗眩晕能力和上下舰船的能力,而网绳则是为了训练登陆兵的攀爬和翻越障碍能力。这些能力在登陆作战时必不可少。”孙浩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俄方在国内也会经常训练这类科目,但中俄两国在障碍设置上其实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轮胎攀台障碍,俄方是由一组轮胎组成“轮胎墙”,士兵只需攀越即可,而中方则仅由三只轮胎串联而成,士兵需依次由低到高踏上轮胎,才能完成攀爬动作。
“虽然在具体的障碍设置上存在不同,但考验的渡海登岛实战能力其实一样,通过这样的联训,既锤炼了中俄两国官兵的实战能力,也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互信。”孙浩说。
科目2 实弹射击和直升机速降
锤炼两军协同能力
当天上午,与400米渡海登岛科目同步进行的是轻武器实弹射击科目。据现场讲解员介绍,该科目共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为手枪战斗射击、200米自动步枪对显隐目标精度射击以及500米狙击步枪对固定目标精度射击。双方均使用自己的枪械。
“从各国部队的经验来看,实弹射击都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科目,这一能力的好坏也是单兵作战能力高低的最直接体现。”海军陆战队某旅旅长石志刚告诉记者,在这三个子项目中,难度最大的当属200米自动步枪对显隐目标精度射击。
“首先说这个项目本身,一般来说在战场上,从发现目标到实施射击,时间只有三四秒,如果来不及,目标就丢失了。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设置靶标出现的时间只有5秒,非常考验队员们快速发现目标并击发的能力。”石志刚说,但由于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一般只有几百米,200米的射击距离已是极限考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受现场场地、风向、湿度等外界干扰,实弹射击环节中,两国陆战队员都发挥得非常稳定,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通过这类实战化训练,双方不仅能取长补短,也能锤炼两军的默契和感情、充分锻炼协同能力,这对未来双方共同执行非战争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意义重大。”石志刚说。
当天下午,中俄两国海军陆战队还进行了直升机速降、建筑物攀登与滑降等科目的联合演练。
记者留意到,演练开始后,中方陆战队员们分别通过撑墙上、水管攀爬、侧滑、倒滑等方式,演示了我方陆战队平时的训练科目。其中,类似侧滑、倒滑等战术动作更是看得俄军陆战队员“目瞪口呆”,连连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军人了不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