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收入变少了 工作更累了

南方日报

关注

26日16时许,一个个身穿职业蓝衣的出租车司机,鱼贯而入走进深圳市交通运输培训中心6楼的课室,大部分的司机都是刚与晚班司机交接完班风尘仆仆赶来的,满脸透着疲惫。

这是中南汽车运输公司举办的一次年度车队全员培训。距离16时30分培训开始还有10多分钟,门口的签到处已挤成一团,郭晓(化名)终于在200多人的三车队名单中找到自己的车牌号,签上名字。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对这次培训期待已久,希望在这次培训后能听到“关于整顿专车”的好消息。

“各位中南师傅心情好吗?”培训一开始,一位身着黑色职业装的女主持人,就大方地在讲台前喊话。

“不好。”大教室里的司机们大声回应。

“谁给我们带来影响呢?”女主持人再出声。

“专车”、“快车”……回应声此起彼伏。

“专车,好在哪里?”“难道我们的士没有优势吗?”“我们该如何像专车一样,主动提供服务呢?”……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里,主讲者给这几百名司机上了一堂如何应对专车冲击的课。与其说这是一场培训课,还不如说是一次稳定“军心”的思想动员。

培训结束后,郭晓和他的队友们摇着头离开。“挺失望的,只让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却让我们看不到希望。”郭晓说,如今他们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随着专车的加入,客人越来越难拉,工作辛苦了很多,而每个月的收入也少了两三千元。

1

的哥郭晓

不少同行转向专车 期待行业规范发展

2000年,28岁的郭晓与来到深圳,与妹夫合伙承包了一辆出租车,开始了开出租车的职业生涯。

“以前的日子浑浑噩噩,吃饱了就打牌,觉得自己有点不思上进。”郭晓说,打开上出租车后,他就暗自发奋挣钱。第一年经验不足,他没有挣到钱。几个月后,出了一场交通事故,还赔了5000元,“当是很心痛啊,噙着的眼泪就掉下来,很伤心”。

第二年,郭晓每日大街小巷,兜来兜去,那时出租车不多,经常赶上从深圳去东莞的长途,回头客潜滋暗生,收成颇丰,每月足足赚上一万元。

“回来把钱丢给老婆,她可开心了。”回忆起过去,郭晓感觉很甜蜜。他变得勤快了,妻子对他也很满意。手头宽绰的郭晓在老家建了一栋房子,乡亲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也越来越知足,“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郭晓开的是晚班,出车常在罗湖、福田一带,也去关外。近年来,他身体越来越差,腰疼、肩周炎的毛病纷纷窜上身。通常次日7时交班后回到家,妻子已经出门。他就散散步,买点菜回去帮家里做午饭,等到中午孩子回家吃完饭去上学,他才开始休息。

不过,最近一年来,随着专车的盛行,出租车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了。去年,郭晓每天的收入除去上交给公司的“份子钱”和油费,还可以净挣300元,而现在每天只挣200元,“家里的钱一直是老婆在管,前段时间老婆告诉我,说4月份的工资比3月份少了很多,差不多少了两三千元,估计5月份比4月份还会更少”。

收入减少,车也更难开了。“以前拉一个客人到一个地方,马上就可以载上另一个客人,基本上不用怎么费力去找客人。”郭晓说。现在各种专车多了,大家都使用打车软件去预约专车了,路边打车的人少了。以前他每跑100公里,大概只有20公里放空,如今有四五十公里放空。

今年1月,郭晓也申请加入了打车软件平台,不过,只使用了一个月就再也没用过了。“上面的车辆太多了,一个乘客经常几个人抢,我的手机或网速慢一点,就抢不到客人,反而耽误了拉路边的客人。”郭晓说,这一个月使用打车软件招揽客人,并没有让他收入有增多。

钱少了,而房租开支越来越大,一年下来,家里也没有多少结余。一个月休息一两天,压力在身,老婆时常也会闹些小情绪、小脾气。“我对目前的收入还算满意,毕竟现在整个行业都不容易。”郭晓说,但是老婆看到收入减少,有点看不开,甚至要他辞职去开专车,他只好经常开导她。“专车虽然身份未明,但也没有严厉约束,身边很多朋友都转行去开专车了。”郭晓说,前段时间公司就有6位同事同时辞工一起搞专车了,个别副班司机还兼职专车司机。他觉得,虽然专车福利奖金丰厚,但是专车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也会不好做。而出租车相对比较正规,上下班高峰期乘客也还是应接不暇。

不过,随着专车队伍越来越大,他还是希望政府能尽早整顿专车,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出租车司机更有信心。

2

的哥陈师傅

每天工作时间延至15个小时

陈师傅是湖南人,从事司机职业近10年,其中2年晚班司机,8年白班。2004年,陈师傅南下深圳,朋友中流传着开出租车挣钱的说法,他决心投入这个行业。

第一年,他成为一名晚班司机,但头两年的生意并不景气,对深圳交通道路也尚未摸清,最终没挣到钱。

之后,陈师傅转做白班司机,与公司签了5年的合同期限。“工作一稳定,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陈师傅说,他的生意也渐渐风生水起,每月可挣上万元,“那时,长途公交还不多,兜一天能碰到一两次的长途载客机会”。

工作稳定后,日子也渐温热起来,他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婚事,女方觉得他做司机,职业相对稳定,虽然每天在路上有点风险,但是也蛮支持他。

然而,好景不长,专车来了,与出租车争夺客源。在乘客经常出入的车站、码头、机场,陈师傅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兜上客人,但在科技园、福田区的写字楼、小区门口的客源,已很难再抢到了。“我用滴滴软件将车开到乘客的小区,乘客一看到是出租车,直接不坐了”。陈师傅说,那还是下班高峰期。现在他每天少挣一百元,每月就少了三千元。他曾算过,一辆出租车一天白班和晚班是各少挣一百元。

时运不济,陈师傅只好下勤奋功。他每天提早半小时出车,平常半小时的吃饭时间,他10分钟就完成。“以前感觉累,找个点靠一靠,现在客不多,不好浪费运营时间,只好开着车到处找人。”陈师傅感叹,“这样能让收入好一点,但也得靠运气。”

陈师傅身边的朋友也三三五五转行或开专车,有的晚班司机合同期限未到直接就转行,白班司机只能应急填补空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不拉长至15个小时,“大班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但只挣到晚班的份子钱,没有挣回晚班的收入。白班越来受到影响进而会冲击整个出租车行业。”

“专车没有规范前,我不认同它。”陈师傅说。对出租车的正规军外壳和交通管理体系利益链条多年的观察,他认为,出租车应该不会被代替,但市场营业环境不景气,司机没饭吃,管理部门只是安抚怎么搞服务,而不出台管理措施,他经常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落差。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逼着陈师傅开始学着与生活中的不如意慢慢和解。下班后,他常和朋友们围拢在一起,打打牌,踢踢球,用对讲机跟同事侃几句,纾解心情,“改变不了行业处境,只能改变自己。”陈师傅调侃地说。

南方日报记者 向雨航 实习生 杨慧茹

(原标题:收入变少了 工作更累了)

热门评论

用户5583466295 7
出租车司机没工资没奖金没补贴,每个月还要交那么多份子钱。自从专车出来以后政府也一直没有个明确说法,干什么吃的!要么取缔专车,要么取消份子钱,不然这么大的差距怎么平衡?
新浪网友
回复TA
用户5611445456 6
出租车这么赚钱吗?值得专车几十个亿的投入!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新浪网友
回复TA
975640842 3
专车没有补贴收入大幅减少,同时还有政策风险,别忽悠了,有点良知吧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