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波兰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但在她的祖国并不都是掌声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波兰女作家托卡尔丘克被诺贝尔文学奖“砸中”时,她正在德国开车,准备同读者见面,蜂拥而至的电话短信让她不得不靠边停车,“消化”这个“巨大的惊喜。”
  在同诺贝尔奖官网连线时,托卡尔丘克表达的却不只是喜悦和骄傲,她强调说,“我们有许多的问题,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
  正因为波兰在托卡尔丘克看来有许多“问题”,这也让她收获到殿堂级荣誉时,面对的不只是掌声与鲜花,还有来自祖国的批评和贬低。
  与之相似,今年同获诺奖的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也陷入声浪巨大的指责与反对。
  他们面临着相似的舆论漩涡,而矛盾焦点都关乎历史书写。
  谁在背叛历史?
  托卡尔丘克,1962年出生于波兰西部小城苏莱胡夫,是最畅销的波兰作家之一,擅长杂糅神话、民间传说、史诗等各种元素,在写作中关照波兰20世纪的悲剧历史。
  2014年,托卡尔丘克出版了关于18世纪波兰和犹太人历史的小说《雅各书》,获得当年“尼刻奖”,这是波兰文学最高荣誉。
  这本书被民族主义者认为有辱波兰国家形象,使得托卡尔丘克被冠以“叛国者”之名,她甚至因此招来死亡威胁,不得不雇佣安保人员。
  托卡尔丘克似乎一直是掌权者的敌人。
  《纽约时报》说,她一直在书写和记录波兰多元主义和种族融合的悠久历史,与此同时,波兰政府却将移民描绘为这个国家的致命威胁;她批判对于同性恋和全球主义者的攻击,而波兰领导者则试图让民众相信“彩虹瘟疫”是在别国支持下对波兰家庭和国家的损害。
  在如今的波兰,右翼保守党派“法律与正义党”是第一大党,也是执政党,奉行民族主义和保守立场。托卡尔丘克难以与其各种政策观点取得共识。
  波兰右翼人士尖锐批评称,托卡尔丘克获得诺奖是西方左翼分子以此试图打击波兰“民族主义政权”,“挺好,拿着吧,别向波兰吐口水”。
  波兰文化部长格林斯基曾语带讥讽地说,“我试着读了她的书,可是一本都没读完”。
  不过微妙的是,格林斯基在其获奖后又发推祝贺,“这证明波兰文化得到全世界的欣赏。”
  还有“法律与正义党”议员质问称:“你所质疑的波兰历史是谁发明的?哪来那些虚假事实?托卡尔丘克以所有波兰人的名义说着‘我们’,但是她有什么权利代表波兰人?”
  在波兰即将选举之际,托卡尔丘克得奖被赋予了更多政治意味,也让这个国家趋向分裂,各方都试图用这件事来证明什么。
  急于“修饰”历史的波兰右翼政府将对国家的批评等同为不爱国,甚至还曾试图立法,将指控波兰参与大屠杀视为犯罪。而另一方面,托卡尔丘克的支持者也希望借诺奖证明,波兰不会被执政者所定义。
  “分裂”的诺贝尔文学奖
  另一位诺奖获得者汉德克所引发的冲突似乎要更激烈。
  他1942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是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也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尽管极具才华,他的获奖却激起了波斯尼亚和科索沃人的愤怒,因为汉德克一直以来都被视作米罗舍维奇的辩护者,而后者作为塞尔维亚前总统,被指犯有种族屠杀罪,上世纪90年代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等战争中导致大量平民丧生。
  尽管米罗舍维奇被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列为战犯,汉德克一直长期否认屠杀存在,他还出席了米罗舍维奇的葬礼。
  因此,汉德克得到诺奖垂青被认为无法理解。
  半岛电视台援引科索沃主要报纸的描述,称“米罗舍维奇的支持者和塞尔维亚种族屠杀的否定者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萨拉热窝的国家关系专家 Suljagic称,“一个臭名昭著的种族屠杀否定者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个什么时代。”
  尽管也有人支持汉德克,比如获诺奖的同胞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但更多人都对此加以激烈抨击,包括苏珊·桑塔格和萨尔曼·拉什迪。
  汉德克对于种族屠杀的立场使得更多人质疑,诺奖在以什么条件筛选获奖者,更令人感到矛盾的是,一同获奖的托卡尔丘克始终不遗余力地揭示和反思历史悲剧。
  美国的作家和文学专业人士非政府组织“笔会”发表声明,表示对此感到“目瞪口呆”,对诺奖委员会的选择“深表遗憾”。
  这份声明还指出,在这个“民族主义高昂。。。。。。虚假信息横行的世界,文学领域值得比这更好的”,该组织表示,这位作家质疑有详细记录的战争罪行,反对他仅因为“语言上的独创性”而受到赞扬——诺奖评委会给汉德克的评价正是: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欧洲的断层
  区别于托卡尔丘克获奖的喜悦与兴奋,汉德克在获奖后表示很震惊,他说,“我认为诺奖永远不会选择我。”汉德克甚至曾呼吁过废除诺贝尔奖,被自己否定过的存在所嘉赏,虽然看着有些矛盾,汉德克还是欣然接下了荣誉。
  这或许因为他与托卡尔丘克完全不是同路人,对待历史书写也有不同态度,一个是自由主义者,一个却是被自由主义者狠狠批评的对象;一个试图直面历史悲剧和黑暗,一个则否认屠杀与种族清洗。这让他们更像如今欧洲分裂声音的不同代表者。
  面对历史,托卡尔丘克说,“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一个有勇气面对不那么令人愉悦,有时甚至有些黑暗和令人烦恼事物的体面的人。”她认为,如果拒绝面对这些,就将面对对于自身理性诚实的挑战,面对对待他人道德尊重的挑战。
  托卡尔丘克曾说,“我们捏造了波兰历史,声称自己是包容开放的国家”,但我们需要正视历史,一点点将之重新书写,不隐瞒我们作为殖民者所做的所有可怕事情,不隐瞒一个国家的多数群体曾压迫少数群体(的事实),不隐瞒我们曾是奴隶主和谋杀犹太人(的事实)。
  而汉德克在中国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对自己否认屠杀的立场加以回应,他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反对我。我第一个站出来说,我们也应该听听塞尔维亚族声音。但他们说塞族是邪恶的,当时的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写了《冬天的旅行》,那也是唯一一本写那段战争的书。”
  文/徐亦凡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