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韩日贸易战引发韩“抵制日货潮” 韩国青年怎么看?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自七月初东京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以来,日韩两国的关系一再降温,也冻伤了两国民众的感情,韩国社会主动发起了“抵制日本”运动:不买日本产品,不吃日本料理,不去日本旅游等等。

韩国广播广告振兴公社(KOBACO)8月28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韩国人支持抵制日货运动。此项调查于8月8-9日针对500名20-49岁公民在线上进行,有80.4%的受访者支持抵制日货运动,71.8%表示即使日本松绑对韩出口管制,仍愿意避免购买日货。48%的人表示曾赴日旅游,但今后有意赴日游的比重仅为12.4%。

据韩媒报道,日本限贸之后,76%的韩国Z世代积极参与了抵制运动(Z世代指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以前出生的人)。在韩国,Z世代是伴随着日韩经济竞争长大的,在日本经历“失去的20年”经济不景气期间,韩国乘胜追击, 韩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差距缩小到3倍,韩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万美元,与日本相差无几。这代韩国年轻人是用三星代替索尼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在经济方面的自豪感更强,但同时对日本文化的好感度也比较高,韩国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1%的韩国Z世代对日本存在好感,高于其他代际。那么,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好感度高,民族主义情绪似乎淡薄的韩国Z世代,却表现出反日情绪,发起抵制运动,原因何在?

李炳昌(25岁,延世大学):“抵制运动应该被视为消费者的选择,”他补充说,“去国外旅行的朋友连日本的柴油都不愿意加,问其原因时,朋友说‘因为讨厌否认强制征用劳工的日本’,不管是感情上的反应还是理性的判断,作为消费者,我都会不买日本产品。如果花钱后心里不舒服,消费者有权选择不买。”

但裴敏锡(20岁,韩国外国语大学)有不同看法:“韩日纷争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虽然应该纠正过去的错误,但两国断绝关系,人民产生敌对感,影响到个人生活甚至是生存,没有必要。”

韩国这代年轻人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的大众化成长起来,也被称作互联网世代,他们倾向于从社交媒体(SNS)上获得关于日韩争端的相关信息或抵制信息,并且热衷于拍摄并上传照片和视频,带上“抵制日本产品”等主题标签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金智媛(20岁,梨花女子大学)表示,“SNS会根据你经常看的内容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我主要是通过‘人权’、‘大学’这样的社区推荐的帖子获得信息。“

与线下的抵制活动不同,线上更容易出现极端化的“反日情绪”,对此,金民秀(20岁,延世大学)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对日)强硬派在社交网站上存在过度代表的倾向,这是合理的,毕竟在网上和线下,对抵制活动的感受程度各有不同,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一个日本产品都不用的人”。

金娜妍(19岁,延世大学)却认为:“我坚决不买日本产品,但也会与单方面的舆论保持距离。用“土著倭寇”这样的词来形容国内亲日的人,有分裂韩国社会的危险。”

对于发起此次“反日运动”的由来,韩国青年也有自己的理解。

朴载源(20岁,高丽大学)说:“从1965年签订的《韩日请求权协定》到2015年的《韩日慰安妇协议》,韩日关系这些年累积了太多不平等的因素,这次好像一次性爆发了。日本否认过去所犯的错误,也没有把韩国视为同等地位的邻国,这已经超过了韩国人的忍耐限度,”但他也说,“但是(民众)反日和政府的反日基调是两回事”。

对于当下被“反日情绪”包围的韩国社会,韩国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韩国先驱报》8月7日发表社论,就民族主义在国内的蔓延之势提出质疑,社论批评韩国政界:从总统文在寅、执政党,再到反对党的议员们,都在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煽动反日情绪的火焰”。

目前,首尔市内已经强制拆除了1000多个反日标语。裴敏锡认为,“在没有合理的应对方案的情况下,煽动反日或者嫌韩情绪获利的人是谁? 我们不想被少数政客和他们背后的政党所利用。“

另一位学生金民洙(20岁,延世大学)也说:“日本政府的行为应该纠正,但韩国政府是否充分进行了外交努力?”金民洙认为:“就像三星超越索尼一样,以实力取胜才是终极目标。我们需要获得实际利益和更强的实用性。因为(韩国)是小国,所以需要在经济上成为强国,如果我们的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那么独岛和慰安妇问题上才有更多的主动权,”他说:“我认为我们需要一定的技术自立,然后才能借此要求日本(对历史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

文/黄笛

来源 全球青年说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