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十面”安倍 自民党之鹰如何造就执政“不坏金身”

微德国Germany

关注

20日,在安倍晋三64岁生日的前一天,这位被称为“自民党之鹰”的政治人物第三次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保住首相席位,若众议院不提前大选,安倍将得以顺利执政至2021年,届时,他将以累计10年的执政时间,成为日本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

安倍执政时间较长,使得其能以有机会更多展现其个性特色,而这一个性特色,也帮助了他在日本面临的特殊内外环境下造就长期执政的“不坏金身”。

1、显赫政治世家

安倍家族三代,出了三位首相、一位外相和一位国会议员。身世显赫在日本战后数一数二。

安倍的祖父安倍宽是国会议员,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务大臣。外祖父岸信介是首相,也是侵华战争甲级战犯。而安倍的外叔公、岸信介的弟弟,正是日本战后著名首相佐藤荣作。

安倍2012年底第二次执政后,也毫不掩饰其政治世家血脉。他几乎每年都要赴位于静冈县或山口县的家族墓园,公开祭拜去世的父亲和外祖父,并对媒体表达“政治决心”。

(幼年时的安倍与父亲安倍晋太郎、母亲安倍洋子及外公岸信介。)

(安倍在外祖父和父亲墓前祭扫。岸信介的墓地在静冈县,安倍父亲则在静冈县和老家山口县均有墓地。)

2、纯正精英教育

安倍出身显赫,教育也不一般。

安倍从小学到大学,只在一所学校:成蹊学园。这是日本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校名源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该校教育自成体系,从小学到研究生院,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一以贯之。安倍在成蹊学园念至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后,安倍转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

(安倍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就读的著名私立学校。)

3、自民党之鹰

岸信介和佐藤荣作系日本战后著名的右翼人物,这样的家庭,对安倍的政治思想影响甚深。安倍在他《美丽的日本》一书中称,“我的政治DNA更多的继承了岸信介的遗传”。

安倍有两个一休假就要见的好友:小泉纯一郎和麻生太郎。这两位都以右翼、保守著名,但日本舆论称,安倍的极右思想远比这两位“深入骨髓”。

日本自民党属保守派,而安倍则是保守派中的保守派,被称为“极右之右”。

(自民党极右派三大代表:小泉、麻生和安倍,其中安倍尤甚。安倍一休假,就会邀约另两人吃饭打高尔夫。)

4、极右历史观

“极右之右”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安倍的历史观上。

安倍至今四次参拜过靖国神社,其中一次还是以首相身份。其他时候即便不参拜,安倍也次次托助理、亲信向靖国神社献祭品、或送上祭祀费。临行还要附上一句话:没法去参拜,很难过。

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也曾公开否认日军存在强征行为。这样的历史观,成为他上任后日本与两大邻国关系长期恶化的重要背景。

不仅如此,安倍就任首相后,彻底抛弃日本历代首相815讲话传统,6年6次讲话,一次也没提及对亚洲各国的“反省”或“道歉”。

如此“持之以恒”的历史观,也让安倍成功团结了日本社会保守民众。

(2013年12月,安倍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5 民族主义者

安倍执政以来,一直被西方媒体称之为“民族主义者”,这充分体现在他对修改和平宪法、打碎“战后体制”的执念上(这一体制,是国际社会对日本二战侵略行径给予的惩罚性安排。)

安倍曾多次明言:修改宪法,重建日本,是他多年所愿,而实现这一夙愿的第一步、也是最具实质性一步,即重新恢复日本军事力量的名分和行动能力。

为此,安倍第一次执政(2006-2007年)期间,成功实现了日本防卫部门从“厅”到“省”的升级。而第二次执政期间,则强行推动国会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自卫队由此得以全面松绑,获得战后从未有过的行动权。

安倍接下来的目标,是要正式将自卫队写入宪法。

通过利用和渲染来自东亚地区的“安全威胁”,安倍上任6年来,成功将修宪提升为日本政治核心话题之一。

6 “疏离”邻国者

因为在慰安妇、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行,安倍上任后,原本就已飘摇的日本与邻国关系雪上加霜。其执政近6年,除了出席国际会议或其他多边场合外,安倍从未对两大邻国进行过单独的正式访问。而两大邻国国家元首,对日本也同样如此。韩国总统文在寅今年5月虽造访过日本,但是为参加中日韩峰会而去,且当天晚上就返回。安倍造成的邻国困局,直到最近半年,才出现改善迹象。

(2018年5月,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在中断了两年后终于重开。)

7、现实主义者

安倍执着于修宪,无论反对声众,还是现实困扰,理想从未动摇。但他同时也是一名现实主义者。目标和利益为重,“面子”可不要,原则可灵活。

2016年美国大选,安倍打破常规提前站队,在竞选白热阶段访美,会见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冷落特朗普。而当年11月特朗普意外当选,安倍再次打破常规,急急求见特朗普,在其未上任,政策不明之前与其会面,成功抢得第一。

2018年初,一度极度恶化的朝鲜半岛局势急速转暖,安倍极力反对美韩对朝和缓,强调制裁为先,但在美朝、韩朝关系急速进展,大势所趋背景下,安倍迅速转换态度,忽略朝媒对日本态度恶劣,多次表达“我想亲自与金正恩委员长见面。”

对俄外交也是如此,安倍对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问题解决“有执念”,而他也希望通过建立与普京的个人关系,来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就任近6年来,安倍积极主动,一共见了普京22次,即便是在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施压最高潮时,安倍也无视西方盟友“不悦”,坚持不孤立俄罗斯。但就目前来看,安倍对普京的这一策略,并不十分成功。

(2016年9月,安倍在美国大选之前意外站队,与希拉里见面。)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提前站队失误的安倍立即求见特朗普,成为后者当选后会见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

(安倍顶住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压力,始终努力与普京保持友好关系,两人已见面22次之多。)

8、安倍经济学

安倍得以有余力推进日本普通民众并不十分关注的修宪问题,得益于其正当其时的经济政策。

安倍第二次执政后,很快推出其经济政策“招牌”:安倍经济学。其本质是更多采用政府刺激和调控措施,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尽管对其实效有诸多争议,但自2012年以来,日本GDP已经连续6年未出现之前常见的“负增长”状况,2013年起执政首年GDP增速甚至达到2%。这一利好的数据,成为安倍执政最好的“安全阀”。

(安倍经济学,是安倍推行修宪强军理念的重要保障。)

9 谋远交制“强邻”

安倍2012年上任以来,其东亚外交策略日益呈现出明显的”针对性“。

安倍积极加强与南海诸国的政治、军事关系,尤其是在南沙问题上与中国“口水战”最多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安倍政府不仅向两国提供各种海事巡逻装备,还多次派出海上自卫队主要舰艇,赴两国停靠、交流、共同训练,以此体现日本自卫队力量在南海海域的“存在”和“影响力”。最近,甚至日本的潜艇也来到南海。

除了南海诸国,最近6年以来,日本与印度、蒙古、俄罗斯等国的关系也在安倍的积极努力下得到加强。

(日本自卫队潜艇近日也出现在南海海域。)

10、得天时地利者

安倍能得以长期执政,与其上任以来的日本周边及全球环境有重大关联。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进入低潮,大政府、强化政府、政策作用的风潮涌现。“安倍经济学”正顺应了这一变化,无论实效争议几何,但动荡时刻“竖大旗”,本身就能给予市场及民众以信心。

另一方面,最近数年以来,国际社会不少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合理疑惧加深,而安倍奉行的修宪强军及保守史观,正迎合了这种疑惧产生的自我保护主义。2017年,朝鲜核导动作频频,引发美韩连锁反应,东亚安全局势空前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倍作为一名“民族主义者”、“国家安全至上论者”,其执政、施政合理性进一步得到强化。

在更大范围内,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欧洲多国右翼崛起,“孤立主义”盛行的全球背景,也给了安倍推行其政治主张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

(20日中午,安倍高票连任自民党总裁,任期至2021年。)

20日,安倍高票连任自民党总裁。当选举官员高声宣布计票结果时,台下的安倍看起来并无异常喜悦,他一脸严肃起身站立,在掌声和闪光灯中转圈、鞠躬致谢。

但他内心,定然澎湃。

接下来日本将要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将为安倍实现“修改宪法,重建日本”的政治目标营造最好的“民族主义”氛围:

2019年5月,日本新皇即位;

2019年6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大阪召开;

2020年7月,东京奥运会召开

……

从走出自民党总部大楼的那一刻起,“三连任”的安倍,离自己的理想、离自己家族的理想,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来源:日本有事儿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