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际

土耳其“和平之泉”动武叙利亚 中东为何乱如麻

北京青年报

关注

原标题:中东为何乱如麻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7日与美国副总统彭斯会晤后,同意暂停在叙军事行动5天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二十年前谈中东局势,人们往往会说巴以问题,因为那时巴以问题就是中东问题的代名词;十年前谈中东局势,人们会谈巴以问题与伊拉克战后重建;五年前谈中东局势,巴以问题已然边缘化,人们关注的是“阿拉伯之春”席卷西亚北非带来的大动荡以及“伊斯兰国”恐怖势力的崛起;而今,中东局势则混乱如麻,各种战争、冲突、争斗、灾难叠加、交织在一起,常常是一波未灭一波又起。

最新冒出来的是,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发起“和平之泉”军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极大担忧。为避免局势升级,美国副总统彭斯日前率团访问土耳其,美土达成停火协议:土耳其同意将叙利亚军事行动暂停5天。

“和平之泉”是中东乱局中冒出的新硝烟,隆隆的炮声让接近结束八年内战的叙利亚重新陷入战争梦魇,政治解决进程遭受新的挫折;往南望去,在阿拉伯半岛南边的也门战场上,多国联军与胡塞武装依然缠斗不休,包括首都亚丁在内的一些战略重地几度易手,战局扑朔迷离;再往西看,利比亚国民军与民族团结政府围绕首都的黎波里的拉锯战延宕多时,双方难分胜负,不少利比亚平民和试图偷渡欧洲的非洲难民葬身其间……

摊开中东地图不难发现,除了惨烈的热战,还有磨刀霍霍的对峙与冷战。以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对伊“极限施压”为代表,海湾地区局势随时有“崩盘”危险,波斯湾上空波诡云谲,战云密布——大批美国大兵、战舰、战机进驻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国家军事基地,阿联酋、伊朗油轮相继遇袭,英国、伊朗互扣油轮,沙特重要石油设施屡遭破坏,美国无人机被击落……

尽管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看内核。中东烽烟四起、战火连绵、冲突与动荡加剧背后,是地区势力的分化组合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重构。从外部因素来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势力为自身利益而持续操控中东事务,激化矛盾对立;从内部因素看,个别几个地区大国为争夺本地区的话语权乃至称霸中东,不惜亮刀枪显肌肉,另加教派纷争,经济发展乏力,民生艰辛……种种因素交织叠加,让本就一团乱麻的中东局势越发混乱失序,也让中东百姓期待已久的和平安宁遥遥无期。

多年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中东地区国家间固有的领土争端、教派分歧等矛盾,许以利益,分化拉拢,扶植代理人,然后制造争端,激化矛盾,挑起战争,火中取栗,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这是中东长期以来饱受战火蹂躏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政府在中东赤裸裸地演绎着弱肉强食、背信弃义的丛林法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不定。为了偏袒以色列,美国不顾欧洲和本地区盟友的反对,公然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为遏制伊朗,美国不讲国际道义与契约精神,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挥舞制裁大棒,加剧海湾局势恶化……

此次土耳其挥师进入叙利亚北部,就与美国颇有干系。多国联手好不容易剿灭了“伊斯兰国”,叙利亚和平进程刚刚见到曙光,美国背弃昔日盟友库尔德武装,突然从叙利亚北部撤军,放任土军大举南下。特朗普政府此举让美国国内政客都看不下去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与特朗普为此在白宫“口水大战”成为媒体热炒话题。正是由于各方压力,白宫派彭斯副总统急赴土耳其斡旋,与埃尔多安总统尴尬“冷对”,达成的五天停火也只是救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种种利益至上、背信弃义的做法,也令美国这个昔日中东和平的主导者信誉扫地。美政府年初高调宣传的解决巴以问题的“世纪协议”,因其过于偏袒以色列、打压巴勒斯坦方面而被嘲讽为“金钱换和平”方案,未全部公布便因以色列内政因素而胎死腹中,沦为笑柄。

在大国角力与博弈中,中东地区诸多国家因教派、族群认同等原因被裹挟卷入冲突与战争,难以独善其身。自埃及这个传统中东霸主因“阿拉伯之春”被拉下王位之后,土耳其、沙特、伊朗等地区大国急切想争夺地区话语权而常有“亮剑”之冲动。这些地区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与战略调整,造成了地区热点的轮动与转换。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乏力,民生困顿,中东地区国家民众不满现状,寻求变革的诉求也催生了地区多国政局变化,引发了持续社会动荡。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中躲过一劫的多个地区国家,今年以来被其“长尾效应”击中。在阿尔及利亚,德高望重的布特弗利卡总统黯然退位;在苏丹,民众示威游行和军事政变,使执政30余年的苏丹前总统巴希尔成为阶下囚;在伊拉克,10月初爆发的民众示威游行造成上百人死亡、4000余人受伤。

中东局势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晴雨表”,我们真诚地希望中东早日平息动荡、恢复和平,进而振兴经济、发展民生。当然,这需要域外一些大国少搞事,需要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供图/视觉中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