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传媒

FT中文网创始主编张力奋离职(图)

深圳晚报

关注

FT中文网创始主编张力奋离职 揭秘复旦黄金一代执掌的新闻权力

王致远 张一川

深圳晚报记者 王致远 实习生 张一川

2014年11月,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上海市康平路市委一楼会客室中,专访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他们相谈甚欢,议题不但涉及沪港通、上海自贸区、上海空气质量,也包括新媒体、交响乐以及韩正的互联网生活。

11月21日,这次专访的介绍和链接出现在了张力奋自己的新浪微博,此后,他的微博就一直没有再更新。直到昨日下午三点四十分更新微博:正式宣告自己卸任FT副主编、中文网总编辑。

离职宣言中,张力奋表示“过往的十一年,是我新闻生涯中最值得珍视、最富挑战的时光。”这样的感慨除了创办FT中文网并担任十一年总编辑的个人情感外,更切实的原因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办FT中文网,让西方主流财经媒体《金融时报》在中国落地扎根,并且稳健地成长为中国最成功的西方主流媒体网站。

张力奋的探索与努力不仅铸造了FT中文网的成功,其更深远的时代意义是,他拓展实践着,中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对西方主流媒体的接纳方式,同时不遗余力地向西方主流社会讲述着真实的中国故事。

“亲和”的总编辑  

出生于上海的张力奋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并且留校任教。

他担任辅导员的复旦新闻学院8413班人才济济,光线传媒总裁的王长田、新浪CEO曹国伟、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等当今一批大佬级人物当时都是他的学生。

1985年,正值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辅导员张力奋提出办一份学生刊物《复旦风》。“文字叙述措辞非常新,我们刻意营造一种我们觉得我们能够自由呼吸的氛围。”张力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说:“《复旦风》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要呈现跟我们以前受的教育不一样的文字,说一些应该说的思想,依托新的、比较平实的有生命力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之后张力奋获中英友好奖学金,赴英国深造。2003年加盟英国《金融时报》,创办FT中文网。2008年7月出任《FT睿杂志》总编辑。之前,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10余年,是国际台中文节目资深制作人。

这样辉煌资历的背后,是一个极为平易亲切的形象。

在深晚记者采访张力奋的朋友、同事、学生时,几乎所有人对他的个人评价都会出现“亲和”、“非常亲和”这样的关键词。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事在公司门后跳绳,力奋从门口经过,还会过来跳两下,跳完对我们说,这个对身体很好哎。”FT中文网中国投资参考部员工王梅向深晚记者表示。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也对张力奋的“亲和”印象深刻,“照理说他也是我们的前辈嘛,但我跟他打交道,介绍学生实习,他都事无巨细,积极地帮忙来处理。”

非典型主编离职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张力奋正式宣告自己卸任后的第一时间,深晚记者立刻拨打了他的电话。

无论是他身边的同事还是“经常联系”的好友,对于他的离职大都感到“挺吃惊”。认为无论是个人精力还是工作状态,张力奋完全可以继续干下去。

“我知道了以后挺吃惊的,毕竟他在FT干了这么长时间。”张志安对深晚记者表示,FT员工王梅也很惊讶,“因为力奋老师在我们这已经工作了很久了,我们自己单位同事之前也都不知道”。

在张力奋之前,新浪总编辑陈彤、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也都相继离职,相比之下张力奋的离开在媒体人离职大潮中显得有些“非典型”。

“陈朝华与陈彤的离职,其实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某种程度上在原来的平台上是有一定的瓶颈和限制,而张老师他做这个FT中文网本身就是比较相对从容的发展,而且进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境地。”张志安向深晚记者表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接受深晚记者时也认为,张力奋的离职是“非典型”的。“陈彤和陈朝华都是去了互联网公司,也并没有离开媒体。而力奋老师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会向学界、向研究界转化,而不是在一线了。”

为新闻业留存国际媒体经验

张力奋自己在离职宣言中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只是表示会专心于专注写作和研究。“他可以专注地把这些年来的经验。尤其是作为一个在国外媒体在国内的工作经验,他可以把这些我想是旁人不可能有的独一无二的经验,通过研究、学术的方法总结出来。我想这个的贡献并不小于FT中文网对中国的贡献。”徐达内向深晚记者表示。  

“在他领导下我们整个FT的就是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为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媒之一。”FT员工王梅非常认同张力奋对于FT中文网的贡献。

事实上,在过去十一年里,张力奋极为精准地平衡国际媒体价值观与中国社会的平衡,这也毋庸置疑正是他所言的“最富挑战”性的地方之一。

“西方媒体在中国如何既能坚持原来的技术标准,同时又能适应中国媒体环境?FT中文网平衡的功夫比较深,其他外媒平台许多来了中国很快就不能发行了。所以就等于说它的存在说明了中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外媒网站的某种程度上的一种接纳,它自己通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掌握了这种平衡。”张志安向深晚记者表示,同时他认为这种“平衡”的基础是: “他太熟悉中国了,跟上海、跟北京各方面关系都很好。”

徐达内是少数听到张力奋离职不吃惊的人,“我比较早知道这个消息,个人并不会觉得意外。大概去年十月份,我与他身边的一些朋友在香港开会,得知力奋可能会退休或者离开FT中文网的的消息。”  

当时,张力奋正在香港大学做一个短期的客座讲课,他那时显然心情很好,在微薄上感慨:“重归学府生活,老子说,虚室生白。意思是,一个房间,将里面的杂物搬空后,室内才亮堂起来。思维也如此,清空一些杂事与众声喧闹,才换得更多思考的自由与空间。港大是个想问题的好地方。”

“他应该确定去港大当教授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FT内部员工向深晚记者表示。

不出意外,张力奋记者生涯的最后一个采访开始于去年11月15日上午9点差5分钟,

他向采访对象提议“为了采访能坦率、放松。能不能把两人的领带都解了?”对方爽快回应:“行!解了,都解了!”

他的采访对象是当今上海的掌门人韩正,这是韩正接受的首次国际媒体访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413班(占据中国新闻话语权)

张力奋 8413班辅导员 FT中文网创办人

曹国伟8413班班长 新浪董事长兼CEO(2014-12-19)

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2014-12-25)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微博认证)

裘 新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2014-11-12)

常 勃中宣部办公厅主任(2014-08-01)

陈颂清 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14-12-23)

曹 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2014-06-17)

高文伟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2015-01-04)

李光斗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品牌战略专家(微博认证)中国品牌策划第一人(2014-02-14)

唐卫彬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2013-03-30)

周志伟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2014-06-27)

庞 承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院院长(2014-12-25)

李建国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江西卫视频道总监,第十二届韬奋奖得主(2012-10-26)

徐之浩东方卫视副总监(2011-10-19)

孙剑忠浙江经视副总监(2010-08-04)

徐蓓蓓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2013-11-20)

范嘉春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助理兼总编室主任(2014-05-30),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得主

责任编辑:万晓光 SN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