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报国志②丨赓续红色基因 吹响胜利号角——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历史过程回顾

新华报业网

关注

原标题:报国志②丨赓续红色基因 吹响胜利号角——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历史过程回顾


红旗漫卷,天翻地覆。1949年4月23日,红旗插上“总统府”,国民党反动统治走到了穷途末路。七天之后的4月30日,首份在南京出版的《新华日报》就诞生了!她伴着胜利的旋律出现在街头巷尾,从此在南京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筚路蓝缕中创建,光辉岁月中走来,新华日报始终勇立潮头,用她那一篇篇深情而有力的报道,与国家共呼吸、与时代同步伐,将红色基因熔铸在血脉传承之中。

5698a82cbedb0c2fdc4e22f07b5eaadf

1949年的春天,硝烟四起、山河动容,正是大决战前夕。淮海战役后,斗志昂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饮马江北,剑指南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作为国民党政权的核心,4月23日一夜之间回到了人民的手里。仅仅七天之后的4月30日,一份崭新的《新华日报》即在南京复生,站在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潮头。

红旗插上“总统府”之后,全国欢腾的形势面前,一方面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断乘胜追击,取得新胜利;另一方面,刚刚进入国民党原有政权核心地带的我党,也急需建立新的舆论宣传阵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4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东局致电中共中央,请示上海、南京两市解放后的党报命名问题,提出可否命名为《解放日报》或《人民日报》上海版、南京版,或用其他名称,并请毛泽东为两报题写报头。中央24日即复电,指示:“上海党报决定命名为《解放日报》,南京党报决定命名为《新华日报》。”当日下午,周恩来在与即将南下工作的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的谈话和宴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并代表党中央任命范长江为解放日报社长、石西民为新华日报社长。这些决定,体现了中共中央对于新华日报这张报纸的高度重视与关心。

坐着火车南下的石西民,心中的思绪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新华日报的复生,这也是一次新旧世界交替的见证。

一路走来,新华日报与南京的结缘,其实早已种下种子。《新华日报》,这份由周恩来等同志亲自与国民党当局交涉出版的中共机关报,抗战初期筹备于南京,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而未及问世。后来,新华日报创刊于汉口,长期出版于重庆,直到和谈破裂,报馆被国民党以武力封闭为止。抗战胜利后,和谈期间,石西民奉命到南京办新华日报,又没有如愿。在人民革命胜利的今天,他重返旧地,心潮澎湃。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张报纸的重生,这是新政权的胜利,是我党迎来曙光的见证,“两度在南京办中共机关报两度没有成功,而距第二次才仅仅三年时间,我们就重新回来了!”

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新华日报早在抗战期间就有着重大影响和光荣历史。不管是在烽火硝烟中的武汉,还是在抗战艰难岁月中的重庆,新华日报始终是我党关心、重视的宣传阵地。毛泽东甚至将新华日报表扬为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是新华日报始终不渝的责任。随着南京解放,流淌在新华日报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终于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有了新的赓续。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玉申教授将新华日报比作是“中国历史剧变的记录者、见证者”。他说:“南京解放是历史性的变化,南京是原国民政府的首都,新华日报在象征国民党统治的地方诞生,这本身就是历史性的标志。这体现了新华日报具有厚重意义的历史定位,远远超越了其他普通的报纸。”

石头城里,换了人间。南京新街口中山路上的原国民党中央日报大楼,也变成了新华日报的办公大楼。中共中央华东局为了确保新华日报在南京解放后迅速出版,在南京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先后从豫鲁苏解放区和第三野战军调集了大批新闻精英,加入新华日报的办报行列。

今年88岁的新华日报老报人邵树文,当时是金陵接管支队里一名不足18岁的战士。他回忆说,早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在合肥组成了以宋任穷为首的金陵接管支队。当时为准备接管中央日报,大家强化学习了入城纪律与入城政策,为怎样接管国民党中央日报做了详细准备。“当时有地下党给我们提供情况,告诉我们中央日报的办公楼是什么样子,社长马星野的办公室在哪里、报社内有哪些器材、报社车辆的车牌号是多少等等,我们都牢牢记在心上。”

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乾坤彻底扭转。4月27日,石西民即身着军装,代表市军管会,接管了位于中山路上的原国民党中央日报社,并立即以此为社址,筹办南京新华日报。很快,奉命参加新华日报创办工作的各路人马,进入到国民党中央日报的大楼,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原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的房屋、设备、纸张等,成为创办南京新华日报的物质基础。

创办初期,南京新华日报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大家团结一心,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办报工作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中央日报内部已经存在的中共地下党,他们冒险为解放军进入南京做了不少宣传铺垫,更为新华日报在南京最短时间内顺利出版,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大楼还是那座大楼,印刷机器的轰鸣声中,从这栋原来的国民党宣传机器的老巢里,传播而出的却是完全属于新社会的声音。

国民党仓皇逃窜时,将很多优质设备带走,留下的中央日报办公条件已经是一片陈旧、落后,印刷设备短缺。一张大型马蹄桌,据说是由国民党中央日报社社长马星野亲手设计的,中间是一张可以转动360度的转椅,圆圈内外坐着各版编辑,社长、总编辑可以随时向各版发号施令,这就已经算当时颇为“豪华”的设备了。

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邵树文至今还记得南京新华日报第一天面世时的火热场景。4月30日当天,七八点钟的时候,报纸准备印刷,编辑部、经理部、工厂工人等许多人都集中起来,等待报纸印刷,大家心情焦急而又激动。现场还集中了三四百个报童报贩。到了九点多钟的时候,报纸开印。很快,报童们拿到报纸后分散到车站码头和人多的地方。他们高兴地一边跑一边喊:“《新华日报》创刊号好消息,我军横跃京沪线,冒雨追击蒋匪军。《新华日报》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新华日报》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各交通要道、车站、轮船码头,人们奔向四方张贴、散发。

一万份报纸迅速传遍南京城,党的声音也迅速传遍南京各个角落。当南京城的人们拿到《新华日报》创刊号时,那种欢腾雀跃的兴奋情景,笔墨难以形容。邵树文特地记录下了当时新街口街头有人贴上的诗句:

什么事?这样挤?

脖子伸长,脚跟抬起,

哈!

新华日报,高高贴起。

一连串的好消息,

咧开嘴唇皮,一时合不上,

怎么的?

那进军的大胜利,

好像专祝新华日报诞生的。

“这一天,南京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报社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沉浸在幸福当中。因为第一张在南京出版的《新华日报》,是经过我们的手分发出去的。”邵树文说。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之势,共产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怎样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广大群众?作为当时的南京市委机关报,这张曾经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大报,在南京解放后的第七天就正式恢复出版,这在国内外新闻史上都是罕见的。而由她制造的第一轮“冲击波”,也很快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4月30日,一张以新华社社论《庆祝南京解放》为发刊词的南京《新华日报》即出现在南京街头。在泛黄的报纸历史资料上,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当年这份新闻纸所力图传达的政治理念和意图。新华社社论《庆祝南京解放》作为代发刊词,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揭示了南京解放的重大意义,指出国民党反动政权离彻底灭亡之日已为期不远了,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同时在一版中心位置,刊登了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于4月25日联名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该布告内容共八条,申明我军所到之处,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和私营企业正常营业,以及没收官僚资本和敌伪政权资产等约法事项,以澄清视听,安抚人心。

当天《新华日报》一版下方还特地刊登了布告,宣布中国人民币为本币,限期(至5月8日)使用伪金圆券。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滥发,金圆券每天都在贬值,所以布告中还特别宣布,规定在金圆券暂时流通期间,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可随时按金圆券贬值程度更改兑人民币比值。

记者也惊喜地发现,《新华日报》创刊号的头版正中,有一篇短短百字的消息,是有关当时的南京浦镇机厂的报道。在南京解放前后,南京工人与国民党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护厂斗争,《新华日报》对此也做了大量报道。《浦镇工务段职工英勇机警保护器材》这篇报道正是最耀眼的一篇,这篇报道用不长的篇幅,言简意赅地讲述了浦镇机厂工友组织纠察队维护工厂的情况,反映出工人运动高涨的热情和英勇的斗志。

当天,《新华日报》一共发表各类稿件30余篇,其中市内消息9篇,采用新华社提供的稿件17篇,显示了新华日报传递党中央声音的坚定原则。

“新华日报比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还长。1938年1月至1947年2月期间,她是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领导下的机关报,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是党在全国包括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报纸,当时的新华日报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就在1949年南京解放几天后,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这是发生在江苏大地一文一武两件大事。从此中国革命从北方重回南方,从苏南、皖南、浙江等地到向西南等地区进军,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交替的关键时刻,新华日报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还是推动者。”

“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这是1938年1月11日的创刊号上,《新华日报》一版头条发刊词道出的宗旨。在南京重新出版后,新华日报在即将到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刻,始终与国家、与时代同行,不断吹响着鼓舞前进的嘹亮号角。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统筹 陆峰 黄建伟

执行采写 沈峥嵘 顾星欣 王拓 叶真 王甜 蔡姝雯

版面制作 周贤辉 沈东 孙健 张迪 邹枫 戴春阳 牛旭丽

评论员 孙敏

摄影/视频制作 王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