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高校“夸夸群”观察:“人造阳光”能否照进现实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高校“夸夸群”流行趋势观察:“人造阳光”能否照进现实

外界有观点认为高校“夸夸群”是一阵风,来得快、去得快,但学生们却认真起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采访多家高校“夸夸群”运营者得知,大多数“夸夸群”经历了初建时期的“热闹”,热度略有下降,但其“衍生品”却开始各处开花。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开始做“夸夸机器人”,复旦大学学生着手写“夸夸群传播机制”论文,清华大学的学生则办起微信公号做内容运营,分享优质“夸赞”,还和北京大学来了一场“神仙pk”,就“喷喷群”和“夸夸群”哪个好展开辩论。

“互联网的大风吹得太快。”眼见自己所在的校园“夸夸群”热度下降,一名群主颇为感慨,他希望“好玩”只是一小部分人参与夸夸群的动机,更多的人能从中获得鼓励,并养成在现实中“夸人”的习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真实存在的,即使玫瑰只是夸人的一句话。”

流行:没有戾气、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夸夸群”最早在哪所高校兴起已难以考证,可以确定的是,不少学生的建群灵感来源于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该小组成立于2014年,至今一千多条跟帖中,“要求被夸”的占据多数。浙江大学“夸夸群”发起人之一应夏寅3月14日告诉澎湃新闻,受“相互表扬小组”启发,其和朋友2月底时在浙大校园内建了微信“夸夸群”,目的便是“大家互相夸一夸”。

“夸夸群”迅速在高校圈子中流行起来。同济大学学生陈阳(化名)称,网上一篇推文提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浙大均建有“夸夸群”,觉得“同济不能掉队”,便发起建成了同济“夸夸群”。华中科技大学一“夸夸群”群主刘忻(化名)则称,有同学向其介绍了上海交大夸夸群,自己又了解了下豆瓣“互相表扬小组”,认为可行,便复制到了自己的学校。

“在微博上看到了‘夸夸群’的信息,觉得我们学校还没有,就自己建了。”谈及建“夸夸群”初衷,西安交大学生徐畅自称“想法挺简单”。他认为“夸夸群”符合互联网时代网友的心理需求——需要被夸奖、渴望被关注,以及,需要一个没有戾气、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一时兴起,看到空间里有人发‘骂骂群’的截图,就想建个夸夸群,传播一下正能量,给每个人都带来更多的快乐。”武汉大学“夸夸群”群主浩楠(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在其看来,现在得到别人的夸奖并不容易,“希望进群的每个人都能养成赞美的好习惯”。

江西财经大学学生文阳(化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公益活动颇为关注,前些天和室友聊到了“打骂教育”,觉得不少人从小难以获得“鼓励”,对心理影响很大”。朱文强称,这番讨论后,又恰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了“夸夸群”的新闻,对其理念和玩法很有兴趣,便着手建了该校的“夸夸群”。

河海大学学生陆洋洋建的“夸夸群”前身则是“问卷交流群”。“不夸夸别人,别人哪里愿意给你填问卷?”想到这点,陆洋洋干脆将群名改为“夸夸群”。在其看来,夸人不仅带给别人快乐,也需要自己根据语境构思词句,“聪明才智尽显”。

规则:禁止黄暴,不夸“渣男”

建群至今已有两个多星期,浙大“夸夸群”发展成了4个分群,人数超过两千。而上述其他高校“夸夸群”均拥有多个分群,申请入群者从数百人至数千人不等。清华大学一“夸夸群”发起者简永(化名)3月4日晚将微信群聊二维码发到其他群里,次日中午“人就满了”,之后逐渐发展到了13个群。

“夸夸群”的壮大,多是通过“熟人邀请熟人”的方式,但有时也需要特意“宣传”。徐畅建立西安交大“夸夸群”初期,一股脑拉了十几名“挺能讲话的朋友”进群,但他很快发现——想让群里的气氛活跃,要么群友之间特熟,要么“互不认识”。

“如果大家都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人又不多,互夸起来就相当尴尬,就像十几个观众看两三个人讲相声。”徐畅想到这点,便去学校“表白墙”宣传“夸夸群”,很快聚集了一堆陌生人,群内氛围活跃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浅社交吧。”徐畅感慨。

“陌生空间中的互夸,是夸夸群能够生存下去的本质。”清华大学“夸夸群”4群群主贝吉对此深以为然。

人气聚拢后,发起者对“夸夸群”的运营颇为重要。刘忻认为,建群初期需要对群内发言进行引导,比如作为运营者主动“求夸”,或夸赞群友“优质的内容”。“管理员都很热情,增加活跃度。”浩楠认为运营不会太难,毕竟,没人会拒绝“赞美别人和获得赞美”的机会。

为了带动群内氛围,文阳会特意准备“专门的栏目时间”,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互夸,比如针对各种考试、面试。“光夸不够,还可以形成各种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大家分享——夸不是目的,得让大家成长。”文阳称。

贝吉对此则颇为“佛系”,直言“没有想过运营”。“(建群意义是)商业价值吗,还是享受建一个500人群的成就感?这些都不存在。”贝吉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平时只是选择合适时间段在群里“多夸夸人”,比如群友较为空闲的午饭时间或晚上10点以后。

随着群聊人数增多,也会产生一些“烦恼”,比如个别人言论极端,甚至涉黄涉暴,以及出现广告。“(保证群内生态正常)对我来说稍微有些麻烦,最近也在思考这件事。”文阳称,此前个别同学的言论“有些极端”,幸好提前设置了管理员予以提醒、制止,防止负面影响扩大。

徐畅也称,在必要时,比如有人“开车”、带节奏,自己看到了就会提醒。“如果情况严重,给群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会直接将其禁言。遇到小范围负面影响的,就先私聊,及时修正。”徐畅表示。

河海大学“夸夸群”群主陆洋洋认为,学生们大多“都很正派”,会避免发消极内容,比如有同学发“要成为渣男”,很快会有小伙伴回复,“这个不能夸”。而上海师范大学一名“夸夸群”群主称,群内会出现极少数发红包、打广告行为。

事实上,各个高校“夸夸群”往往会制定群规,广告和涉黄涉暴等不良言论均被禁止,除此之外,群主也会提倡“求夸合理、夸人真诚”“提高被夸者获得夸奖的体验”。

对于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浩楠和几个管理员有过讨论,最后决定,从进群开始,就得保证群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学生;倘若有人发表不正当言论,管理员可以“立踢”。“今天(14日)删了100多人。”浩楠说。

“人造阳光”:不进夸夸群很难理解那种感动

“主要的几个人会一直活跃,这是带动群内氛围的关键,剩下的则是潜水或偶尔求夸。”贝吉认为,其所在群的“夸友”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乐于助人类型”,特别热心可爱,在群里很活跃;二是平日无聊,借助“夸夸群”填补空闲时间、制造和谐气氛,享受“陌生人空间的社交”;三是“现实里缺爱”或“精力过剩”的人。

对于“夸夸群”在高校间流行,复旦大学传播学副教授邓建国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中国社会是一个吝啬于夸赞的社会,大多是挫折教育而不是赞赏教育,造成很多人有被赞赏饥渴心理。

“发自内心的赞美,每个人都渴望。比如有一个考研失败的同学‘求夸’,群友们帮他找到了‘人生方向’。”但浩楠也承认,群里“真心的赞美没有几个”,大家夸赞时并不在意“对方是谁”。

清华大学一“夸夸群”发起者简永同样认为,“生活中大家多不愿意夸奖对方”。“觉得夸人会让人骄傲,甚至有些嘲讽、挖苦,而夸夸群给了大家一个名正言顺夸人的地方。”简永称,“夸夸群”让人疏解情绪,这是其能如此火爆的重要原因。

但据徐畅观察,对很多人来说,加入“夸夸群”缘于“好玩”,可以“炫技”。“好玩,三分钟热度的那种好玩。很多人都喜欢抖机灵、吸引关注,体现自己的幽默感。”徐畅告诉澎湃新闻。对此,河海大学“夸夸群”发起人路洋洋颇为赞同,认为一些群友“渴望被认可,得到光环”,以及给大家“带来鼓励和正能量”。

上海师范大学一名“夸夸群”群主段哲(化名)认为,加入夸夸群的人,一部分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还有是一部分就是跟风玩而已。“在学习工作中受挫,陌生人的安慰和鼓励可以给到一些温暖,但要解决问题,仍得靠现实中的自己。”

刘忻将“夸夸群的人际关系”定义为“陌生人社交”,大家只是生产、分享内容。但他相信能在群里“交到真正的朋友”,因为有的人“很有趣”,有加为好友的想法。

“被人夸一句能开心半天呢。”文阳讲到,受“打骂教育”或社会压力影响,“来自他人的赞美”显得很宝贵,大家都需要被赞美、欣赏。但经营“夸夸群”多日,文阳也发现,群里有“对颓文化认可”的倾向,比如,上课玩手机、不写作业、睡懒觉迟到,都会被大家“夸”。

“原本这种颓废的状态,放自己身上,还有些自责。但在夸夸群里却被‘认同’,产生一种‘原来大家都这样’的感觉,沉浸于这种舒适状态。”文阳解释。他同时认为,积极努力的人不会因为“夸夸群”变得颓废,颓废的人也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刺激,就立马从根本上改变。

“不过是场夸人游戏,不必较真。”简永称,同学们对于孰对孰错都有自己的判断。“很有可能是,一位‘夸友’将自己不太上进的事分享出去后,便去实验室科研到深夜了——这需要求夸者根据自己的诉求去理解他人的夸赞了。”

徐畅认为,未在“夸夸群”中待过的人,很难理解“被集体夸赞时会很开心感动”。“哪怕你做了一件特别平常、不起眼的事,但大家会从这些事情中发现你的优点——可能这只是虚构的优点,人造的阳光。”徐畅称,重要的是,“求夸者”从中感受到了他人的关注,获得了开心,这就足够了。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夸夸群”的影响确已渗透到了现实中。“最近我也开始养成了在生活中随口夸人的习惯。”浩楠告诉澎湃新闻。

夸人的诚意:“心态”比“技巧”更重要

什么样的“夸赞”才能有技术含量?刘忻给出的答案是“出其不意”。比如,有人说“我的耳机掉汤里了”,获得的夸赞是,“你的耳机一定很美味”。“这样就很有趣。”刘忻称。上海交大一“夸夸群”群主胡君(化名)则将其总结为,“角度清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俏皮中又带份真诚”。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星言告诉澎湃新闻,她曾经不小心把啤酒倒在了书包上,在夸夸群求夸,得到的夸赞让她意想不到——“背上带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不论是什么奇葩的求夸理由,夸夸群的群友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角度来夸赞求夸的人。”刘星言说。

文阳将“优秀夸人类型”分为三种,一是辩证看问题,对从他人悲观的言论中国抓住积极的一面,起到开导作用;二是“有文采”,用词造句特别有“儒者气质”,令人佩服;三是富有幽默感,夸人时带有笑点包袱,让人忍俊不禁,很有意思。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出完美的赞美。”一名受访学生称,发出赞美的人心都很美丽,其所在“夸夸群”接受任何赞美,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

对此,徐畅认为,“比起技术含量,心态可能更重要”,即养成发现别人优点和自身优点的习惯,养成真诚赞美他人的习惯。“有了正确的态度,技术就很简单了。”徐畅称,遣词造句方面“下点功夫就行”。

能“热”多久:和骂骂群不一样

作为上海交大多个“夸夸群”负责人,胡君坦言,自己对所在群均设置了“消息免打扰”。“信息太多了,基本没停过,内存快hold不住。”胡君言称自己“偶尔翻翻,乐呵乐呵”。徐畅也领略到了群友的“热情”,早上起床就会有一堆人在群里发“早起求夸”。

但“热闹”或许是暂时的。浙江大学“夸夸群”发起人之一应夏寅称,2月28日建群开始至3月11日,“活跃度蛮高”,其中最活跃的状态会维持“2到3天左右”,到达一个顶峰后则会慢慢下降。

贝吉介绍,建立较早的清华大学“夸夸群”1群、2群“早就冷了”,反而新成立的“3群和4群都是很热闹的”。该校另一“夸夸群”群主也称,所在群热度“前几天很高,目前有些降低”,但“非常适合”,不打扰人,又很有趣。

此前,“对喷群”“骂骂群”等社交群聊也曾流行,又很快趋于沉寂。而眼下这波“夸夸群”热还能持续多久,各高校群主态度不一。

“如果持续像现在的什么都来夸,什么都能夸的模式,半个月就会凉。”北京一所高校“夸夸群”负责人称,如果加以引导,让群里“充满暖心和真诚的求夸、夸赞”,或能持续下去。

“这和骂骂群不一样。”浩楠相信,赞美是好的东西,会长久存在。陆洋洋同样认为,“夸夸群”生命力很强。“哪怕昙花一现,我也希望足够惊艳。”陆洋洋说。

有运营者已在考虑“转型”。浙江大学“夸夸群”发起人之一应夏寅则认为“夸夸群能够活跃一个月左右”。“这是个活跃的社区,我不希望它消失掉。”应夏寅表示,今后可能会开发一个“夸夸小程序”。

另有华中科技大学一“夸夸群”群主透露,计划推出一款“夸夸机器人”;也有北京大学资深“夸友”从“夸夸群”中获得灵感,建立“清北互杠群”,数百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生就一个话题相互抬杠;还有复旦大学学生称,正就“夸夸群”现象做调研、写论文。

简永告诉澎湃新闻,3月10日,清华大学所有“夸夸群”群主和一名知乎“夸夸群”群主合作,发起开设“今日夸夸”微信公众号,用以分享群内“有趣的夸赞内容”。“后面计划改为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夸赞平台,精选优化有趣和正能量的求夸和夸赞。”简永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