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今天 |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成功2周年,一起来感受它的诗画之美

新华报业网

关注

原标题:今天 |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成功2周年,一起来感受它的诗画之美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日赏花、夏夜听雨、秋分赏月、立冬观雪,时光凝结成歌,成了这首《节气歌》。

2年前的今天,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我们一起回顾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感悟四季的诗画之美。

69年前,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重庆正式解放。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都是属于“今天”——11月30日的记忆。跟交汇点一起,回顾那些在历史上雁过留痕的“今天”——

江苏历史上的“今天”——

2001年11月30日

江苏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01年11月30日,江苏省交通重点工程连徐高速公路一期和宁靖盐高速公路一期正式建成通车。

1984年11月30日

江苏作家梅汝恺获“波兰文化艺术奖章”

1984年11月30日,波兰授予江苏作家梅汝恺“波兰文化艺术奖章”,以奖励他翻译波兰杰出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显克微支的作品。

1981年11月30日

苏州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生产信息电子显示屏

1981年11月30日,苏州电子自动控制设备厂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生产信息电子显示屏。

1979年11月30日

当时长江上最大的油港正式交付使用

1979年11月30日,当时长江上最大的油港——南京中转油港经有关部门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中转油港位于长江北岸仪征境内,是鲁宁输油管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1975年开始动工,1978年7月建成。

那么,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上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其实,“二十四节气”包含了一个细腻诗意的世界,一草一木都饱含着古人对自然的体悟。今天,我们一起回顾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感悟四季背后的文化内涵——

1949年11月30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

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正式发起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精心构建的“长江防线”,11月中旬先后解放了作为川东门户的秀山、酉阳、黔江地区,并迅速向国民党在大陆地区占领的最大工商城市——重庆挺进。

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重庆正式解放。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重庆人民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 新华社 发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与历史上的今天息息相关——

1874年11月30日

丘吉尔出生

温斯顿·丘吉尔,是二战时“反法西斯阵营的三巨头”之一,是曾两任英国首相的著名政治家,于1874年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郡布伦海姆宫,于1965年1月24日辞世,享年91岁。

摆出V字手型的丘吉尔 环球网 图

丘吉尔,1899—1902年英布战争期间任《晨邮报》战地记者。1900年当选下院保守党议员。1904年改入自由党。1906年以自由党候选人资格被选入下院。1906—1908年任殖民部次官。1908年起历任贸易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

一次大战中以海军大臣资格参与决策,后因1915年达达尼尔战役失败而辞职。1916年率第六皇家苏格兰毛瑟枪队在法国对德作战,1917年任军需大臣。1919—1921年任陆军和空军大臣。1921—1922年任殖民大臣。1924年重返保守党,再度被选入下院并任财政大臣。

二次大战爆发后任海军大臣,1940—1945年任首相,领导战时联合政府。1945年7月任反对党领袖。1951—1955年再次任首相、第一财政大臣兼国防大臣。1955年4月因年迈退休。

他在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策划对年轻的苏维埃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当张伯伦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时,他表示强烈反对,提出过联苏制德的主张。他任首相后将该主张付诸实施,与罗斯福、斯大林等协同对德作战。大战期间出席在德黑兰、雅尔塔举行的三大国政府首脑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前半期。战后积极推行他的以英美特殊关系为中心的“三环外交”。著有《英语民族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1948—1954)等。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35年11月30日

马克·吐温出生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生于1835年11月30日,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讽刺文学大师”。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父亲虽是一名法官,但收入微薄,因此在逝世后,12岁的马克·吐温就不得不辍学,开始独立谋生。他到处流浪,做过送报人、排字工人、学徒工、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舵手。在密西西比河上,水手们有一个行业术语:马克·吐温。后来他从事文学创作,就以此为笔名。

马克·吐温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部分资料来源于《经典江苏30年》、人民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环球网)

交汇点记者 丁叮 综合整理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