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智慧管理破解“小马拉大车”

中国青年报

关注

原标题:智慧管理破解“小马拉大车”


    扫一扫 看视频

    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工业产值,今天的浙江织里都已接近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但在建制上,织里还只是一个乡镇。

    现有的管理体制、城市发展,一度使织里的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吴兴区委常委、织里镇党委书记宁云打了个比方,就像“小马拉大车、大人穿童装”。

    作为一个人口组成多元、新居民众多的新型小城市,织里在追求产、城、人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安全监管、环境卫生整治、城市机体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式的社会治理难题。

    政府管理转向“神经末梢”

    十几年前,东盛社区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随着童装产业的发展,东盛社区0.58平方公里的辖区,集聚了2000多户童装类经营户,总人口达到3.5万人,其中3万人是外来人口。

    “流动摊贩过了晚上11点都出来了,凌晨1点大部分生产厂家才会关门,社区只有凌晨2点到4点是安静的。”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社区规模的扩大,让这个小小的社区每到深夜依旧灯火通明,流摊管理、违建管控、市政设施等一些“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适应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口迅猛增长对织里城镇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从2010年起,湖州市、吴兴区和织里镇三级开始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区两级向织里镇派驻了9个市、区直属分局并实体化运作。2012年设立的织里公安分局,赋予县区同等的警务管理权限与相应警力配备。

    2017年以来,浙江省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这场自上而下的权力松绑,让市、区23个部门、69个设置窗口入驻织里行政服务中心,承接市、区下放事权多达331项。

    “原先需要市、区审批的事项,现在大部分在镇、街道,或者在电脑手机上操作,就直接可以办理。”织里镇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一个乡镇能拥有如此完善的办事项目和便捷的办事流程,在全国十分罕见。

    织里还探索成立二级街道、办事处,将镇机关的人财物力量下沉。截至目前,609名乡镇工作人员下沉到6个二级街道、办事处工作。如今,在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公共安全、信访维稳、新居民管理服务等方面,织里镇二级街道充分发挥出实体化、属地化、网格化职能。

    “既发挥了乡镇主体作用,又发挥出街道、办事处特有的‘神经末梢’作用,有力破解了小城市发展中‘小马拉大车’难题,提升了小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吴兴区委书记吴智勇说。

    城市管理植入智慧“芯片”

    今年7月,织里公安分局收到一条来自人脸识别系统预警的全国逃犯比中信息。系统显示:一涉嫌入室抢劫罪的逃犯叶某正在织里镇浙北大厦内购物。

    收到预警信息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由于系统提供了实时照片,民警很快将叶某抓获。经查,因涉嫌入室抢劫罪,叶某已潜逃8年之久。

    “人脸识别系统是‘智慧织里’的重要一环。”织里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沈飞勇介绍,使用1年多来,已抓获各类全国逃犯61人,“在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面前,伪装都是徒劳”。

    在社会治理领域,织里也开始“机器换人”,向科技要人力、要生产力。

    2012年启动的“智慧织里”成为浙江省政府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通过加强4G网络、光网、专网、云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出“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安监”“智慧人口管理”“智慧用水”“智慧用电”等子项目,让织里的智能化管控水平跻身浙江前列。

    目前,织里镇区内的193家宾馆、网吧全部安装了“人证合一”系统,对旅馆、娱乐场所、网吧、危化品企业、学校、重点行业单位接入监控平台,实现网上巡逻、探头站岗。

    随着“智慧织里”的推广应用,近5年刑事案件年平均降幅达18%。“智慧用水”“智慧安监”“智慧用电”系统的搭建,使全镇市政消防栓完好率达到98%以上,企业用电隐患综合下降了37.9%。

    织里镇党委副书记盛舸表示,从一个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乡镇一跃成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强镇,“智慧织里”已成为全国小城镇转型升级的样板。在今年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织里镇名列第一,“智慧织里”被浙江桐庐、江西上饶市等多地复制推广。

    织就一张“全科网格”

    目前,织里25平方公里的中心镇区聚集了45万人口,每平方公里约1.8万人口,是浙江省平均人口密度的30多倍。

    为改变“小马拉大车、大人穿童鞋”的状况,织里结合城市治理,积极探索“镇社共管、居民自治、全科网格、扁平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并形成了“社区网格-管理责任区-基本单元格”的基层治理组织网络。

    目前,织里已在17个社区建立了343个“全科网格”,将综治、安监、消防、社会治安辅助、行政执法、组织、人力社保、市场监管、水利、文体、团委、司法、卫计等原先各自为政的网格整合为统一管理。每个“全科网格”都配备了1名网格长、1名网格警长、1名执法人员和两名兼职网格员,并将公安、消防、安监、执法、环卫、市政、交通管理等“科目”全部“入格”。

    过去流摊管理、违建管控、市政设施等一些“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通过“微循环工作法”,实现了各个条线管理职能与“全科网格”的无缝对接,“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将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面对庞大劳务市场形成的复杂关系,织里还打造了“1个多元矛盾纠纷调委会+2个调解中心+6个二级街道调委会+51个村居调委会+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层次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通过司法、综治、公安、信访、劳动保障、法庭等多部门实现联动。

    通过多元共治、综合施策,目前织里已形成了多方力量参与、网上网下结合、法理情理相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见习记者 陈卓琼 吴蕴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9月12日 01 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