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暖洋洋不能懒洋洋

军报记者

关注

“惜春长怕花开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孕育希望的季节,然而,在这个季节中,天气的多变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如果不积极应对,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本期邀请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02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李光耀为广大战友疏解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满格。

春光明媚人却不在状态

春困秋乏是人体随着季节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尤其在春季,困乏无力、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非常普遍,一般人都能很快调整过来。但是,也有些战友反映,入春以来,自己持续不在状态,虽然也能完成各项任务,但精神一直处在慵懒、低落的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

战士小刘这几天精神疲倦、浑身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但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为此小刘非常焦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经102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李光耀询问,小刘在去年底因比武失利而郁闷。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刘为自己设定了更大的目标,争取在今年训练中取得好成绩,可他又怕受到挫折,心存忧虑,尤其这些天,天气越是暖洋洋,他就越是懒洋洋,不愿多说话,情绪比较低落。李光耀告诉小刘是由于他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又无法接受自己倦怠情绪,才出现了焦虑症状。

情绪波动有多种原因

“春天天气多变,机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易出现代谢紊乱,引起人体认知、意志和行为异常。”李光耀介绍说,气温回升,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出现抑制状态,从而引起倦怠、疲乏、情绪波动等现象。临床上,这个季节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期,加上紧张的生活和严格的训练,战友们易出现困乏、失眠、焦虑、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症状,甚至不明原因的厌食和胃肠道不适。这种短暂的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反应是正常现象,战友们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科学应对,一般都能通过自我调节实现平稳过渡。

李光耀说,像小刘这样经过两周还没有恢复状态的也不在少数,原因除了本身的性格外,还有外在因素,比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婚恋困惑、遭遇挫折等,而季节变化可能是引起情绪波动的诱发因素,有些不稳的情绪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旧愁新怨积压在一起,从而引起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因此,如果持续“不在状态”,就应查找隐藏在季节变化中的真正原因。

积极应对保持精神满格

合理的焦虑和压力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但负面情绪的过度表达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的不良情绪不但会引起心理疾患,还会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生理上的疾病,因此,不良情绪应进行科学调适。李光耀建议,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要认识到环境和事物的变化是客观现实,根据现实的改变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积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设定合理的期望,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对自己充满信心;其次要积极与人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不良情绪除了要学会合理控制,还要进行合理宣泄,主动向人倾诉,及时化解和转移矛盾冲突,做到心理平衡;再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转移不良情绪,在高强度训练或执行任务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

值得提醒的是,不良情绪就如同感冒,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不要讳疾忌医。如果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且通过自身努力无法改善超过两周的,就有必要通过咨询电话或门诊的方式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必要的药物支持,让自己尽快摆脱困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