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引才“帽子”乱飞 政协委员建言治乱象

中国新闻网

关注

原标题:引才“帽子”乱飞,政协委员建言治乱象

近年来,多种多样的头衔为中国科技人才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肯定相关激励性举措取得成效,也期望治理“帽子”乱飞带来的弊端。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分别有人才计划84个和639个,市县层面人才计划不胜枚举。事实上,“帽子”泛滥至少已带来三大弊端。

首先,对科技人才形成束缚。“年年去申请不同的人才计划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浪费很多时间,但青年科技人才潜心做研究的黄金时间一般就是30岁至45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说。

其次,助长浮躁的科研风气。部分科技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不坐“冷板凳”,只做短平快;不做原创,只做跟风。“在基础研究领域,出现了‘帽子’人才满天飞、原始创新乏力的尴尬局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说。

第三,引发“抢人大战”。由于评价高校学科实力、师资实力时采用人才这一指标,导致科研院所和高校追逐“帽子”。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里,各地也相应抛出“人才新政”,在户口、住房、待遇等方面层层加码,甚至盲目攀比。

“帽子”满天飞,加重了“孔雀”东南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拿出一组数据: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产生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5类高层次人才共6372人。其中,北京1858人,占全国总数近30%,紧随其后的是上海、江苏、广东。这4个省市的数量之和占全国总数近60%,东中西部人才分布已极不均衡。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治理乱象,也可概括为三方面。

首先,清理当前存在的、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帽子工程”。“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潜心研究的清净环境。”李言荣说。

其次,建立以科学贡献量为核心的人才考核。朱日祥认为,大多数基础研究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不妨把“帽子品牌”转向“创新品牌”,使青年科技人才享受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探索过程。

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也要实现“不以‘帽子’多寡论实力”。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表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已淡化“帽子”指标。他建议,在评价高校学科和师资建设时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第三,推动人才称号的“去利益化”。九三学社中央建言,中国应切断人才称号背后的利益链,比如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启动经费、个人升迁及学术成果评价等与人才称号脱钩,把人才称号还原为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的一种科学荣誉。

委员们也注意到一些部委在评审人才时有意识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为使人才真正稳定下来、发挥作用,建言从国家和地方层面给予配套政策,建立东西部人才队伍之间有效合作机制。(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点击进入专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