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时光

党建网

关注

作者:纪东(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少将)

1972年4月10日,周恩来和工作人员在飞机上。(左起:高振普、张树迎、王星明、张佐良、纪东、周恩来)

作为周恩来总理晚年最后一任秘书,从1968年直至老人家逝世,纪东陪伴了周总理8年时间,亲历了“文革”中后期的一些重大事件,见证了敬爱的周总理在非常年代殚精竭虑、苦撑危局的桩桩往事,也领略了周总理非凡的人格力量。近日,纪东将军接受《党建》杂志记者专访,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4年6月1日上午,周总理离开西花厅,住进了305医院,直到1976年1月8日辞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共做大小手术14次,其中大手术5次。

总理在住院治疗期间,并没有真正休息,而是仍然在不停地工作。批阅文件、召开会议、找人谈话、会见外宾。在此期间,围绕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问题,总理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取得了四届人大“组阁”的胜利。

1975年1月13日到17日,四届人大胜利召开,周恩来仍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国务院工作。

江青等“组阁”的失败,更加激起了他们对总理的仇恨,他们趁机掀起了批判“经验主义”的恶浪。正是在这个时候,总理的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即便如此,他仍无法休息,也不能休息。总理的责任,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使他不得不拖着日益消瘦、虚弱的病体,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煎熬,顽强的工作和斗争。

住院期间,总理曾多次打电话、写信,或让邓大姐给我们传话,让我们在家的同志为他查找电报、资料、报纸、书籍。我感受最深的是,总理每次大手术前,都会把钱嘉东和我叫到他的病床前,清理入院前和入院后积存的未批办文件。

1975年3月26日,总理进行结肠癌治疗之前,又把我们叫去,对一些重要文件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对江青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以个人名义写的信的原件“均暂保存”。将杨勇同志问题的复查报告送叶剑英处,并告:“对杨勇同志问题的复查是处理类似问题的第一件,从现在的口径看,严了一些。”将迟群1974年1月25日的检讨退纪登奎,并嘱我们写便条给纪登奎同志:迟的检讨空洞无物。

我们离开病房时,祝愿他此次手术顺利,总理说:“不一定,有两种可能。”

1975年9月3日下午,总理又把钱嘉东和我叫到医院。听我们报告了现有未批文件的情况后,嘱告我们:除“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有关材料和1972年江青会见美国学者罗克珊·维特克的材料外,其余文件退回。

在林彪专案材料中,有一份材料反映:在“九一三”事件时,铁道兵的一位主要领导同志私自调动铁道兵一个营配合林彪政变。总理对这份材料作了特别交代,他说:“这份材料反映的情况,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当时调动铁道兵的一个营,我和汪东兴都清楚。”总理还对我说:“小纪,你记着,这件事情,等我出院后,要亲自处理。”

我在总理身边工作8年,经手的文件成千上万。这份文件是总理交代我办理的最后一份。然而,总理没有从305医院出院,也没有再回到西花厅,他的嘱咐,成了遗言和遗憾。

其实,每次总理叫我们去医院,我们都非常高兴和激动,但也都有顾虑和不安。一是我们去时,总是在总理做大手术之前。他虽然不说,但我们心里都清楚,能否顺利地度过手术这一关,总理在做着最坏的打算。另一个顾虑是,由于总理的病情日趋严重,面容日渐消瘦,满面胡须,想着他往日的风采,再看看眼前的老人家,我们真不愿意见到他如此令人心碎的仪容,真是想见又怕见。再有,见了总理说什么也十分犯难。在西花厅工作时,逢年过节,或是他外出回来,我们问候老人家的第一句话,也是最能包含我们所有感情的话,就是简单的那一句:“总理好!”现在却不能这样问候了,那个“好”字说不出来了。只能强忍着眼泪,轻轻地叫他一声:“总理!”

我们没有总理坚强。而他老人家见了我们,仍然像往日那样亲切,忍着疼痛,带着微笑,向我们交代每一份文件的处理意见。那种强烈负责的精神,敏锐的反应,准确的记忆,慎重的决定,特别是那种乐观的态度,不知道实情的人,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位77岁的老人,一位即将进入手术室与死神进行较量的老人。

……

1975年12月31日中午12时,钱嘉东、赵茂峰和我三人到医院看望总理时,老人家对我们说:“你们来了?问家里同志好,我累了。”这是周总理留给我们的最后话语。

他躺在病床上,睁开那双睿智、慈祥的眼睛,微微招了招瘦弱无力的右手,用我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顿,用尽全身气力,给我们说出了这句话。说完,又闭上眼睛,陷入了昏迷之中……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个平凡的生命,一个伟大的生命,终止在了历史的时空中,而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至今仍在激励着为着民族复兴而勇往直前的后来者。

(据《党建》杂志2018年第1期《一个大写的人——回忆我亲历的周总理的故事》,记者刘文韬、慈爱民根据纪东口述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总监制/徐遥  责编/刘文韬  编辑/翁淮南   制作/王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