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咪蒙:一边是嘴炮,一边是纯爱

辽一网-华商晨报

关注

咪蒙,一位传统媒体人转型成功者,同名微信公众号被称为“现象级自媒体”。最近,她的新书出版发行。

尽管在公号里,咪蒙的文章以犀利、痛快、有趣而闻名,多篇阅读量突破300万,然而在她的新书《初次爱你,请多关照》收入的40篇爱情小说,却以温暖治愈为标签。

咪蒙说:“在这个时代,大家常常会说,我又相信爱情了,我不再相信爱情了。那到底相不相信爱情呢?至少我和我的团队是相信爱情的,因为在我们的身边,爱情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这帮人特别明显的特点是:嘴上都是嘴炮,但心里都是纯爱。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够治愈很多人。”

“说我的案例是编的,对我的虚构能力高估了”

记者:以前你给人的感觉是经常在文章里骂人呢?

咪蒙:有时候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不爽的事,我会把它写成文章。但是最近可能过得太快乐了,就没有骂人。我还想说,咦,为什么我的情绪没有起伏了?

记者:有人说,你的文章用力过猛。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文风?

咪蒙:我的文风大概就是犀利、痛快、有趣吧!确实要是总这样也不行,所以我现在也在想怎么样呈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记者:还有人觉得你推送的很多案例都太有倾向性,这些是真的吗?

咪蒙:最近我反思过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我的案例是编的。我觉得这个对我的虚构能力高估了。我是有一个采访团队的,每天我们在做每一个选题的时候都要大量采访,但是确实是我觉得文章有一点套路,这是我最近意识到的很大问题,所以我们也在改变。现在我公号的一大难点就是要突破自己吧!

记者:那么接下来会怎样改变?

咪蒙:我应该会有一些调整的,我觉得这文风我自己也有点腻了,有的时候会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包括新的表现形式。我觉得新媒体嘛,自我迭代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反思,我的公号迭代是不够的,这也是这段时间我一直很焦虑的东西。

“热点是会变化的,但看法在不断推进”

记者:有人批评你说,咪蒙的走红是自媒体时代智识缺席的结果,也是低质阅读成为风潮的结果。

咪蒙:我觉得其实这个混淆了我们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特征,大家在手机阅读上更希望看到的是深入浅出的东西。事实上大家都没有搞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把文章写的你看不懂是容易的,把文章写的你看得懂,看完了还能产生一些情绪,或者是从中学到一点东西反而是难的。我觉得喜欢读深入浅出的东西并不是智识的缺席。

记者:现在自媒体都在追逐热点,所有读者都在追逐同一个热点,但是这个热点可能又是转瞬即逝很快会被忘记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咪蒙:所有读者追逐同一个热点,我觉得这未必不好。因为虽然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但是大家对观点的需求提高了,就是同一个热点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十种以及一百种新的看法,其实这个本身是进步。我觉得,热点是会变化的,但看法在不断推进。比如说对儿童性侵,这样的热点出来,我们以前讨论的没有这么深刻,没有这么深层次。像之前我们讨论的是恋童癖到底是爱好还是变态,这样的东西在去年我们都没有讨论过,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包括对儿童性侵案例,我们已经讨论到“习得性无助”这样的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我觉得对同一类型的话题,我们在不断深化。这应该算是进步,而且对同一个热点大家的态度是更宽容、更开放、更现代了。我觉得这都是好的,其实也不是停留在热点本身。

“强迫自己做不那么喜欢做的事”

记者:如何给自己补给,以保持能够持续写作?

咪蒙:首先是看书。我还是会让自己保持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吧!以前是每周两本,现在没有那么快了,但每周怎么也要读一本吧!比如说我最近在看的是《思考快与慢》和《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有刺激,新的刺激。其实这点我很自责,我觉得读的还不够多;第二个就是除了读书之外对信息的补给,这是不能停的。我每一天一定会把热门微博、知乎上的热门的内容,包括公号上的看一遍,至少把标题浏览一遍,好的那种我一定会研究一下为什么它好。

记者:怎样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咪蒙:我觉得就是强迫自己做不那么喜欢做的事。我知道因为手机太好玩儿了,阅读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阅读完整的一本书的习惯。我觉得人生要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也要做一些自己不那么喜欢做的事。当你养成了每周一定要看一本书的习惯,当你不看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喜欢自己。当你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的时候,你就自然会往下阅读了。

“这个时代的人是有两面的,就是嘴炮和纯爱”

记者:大家习惯了你毒舌,为什么这本书突然温暖起来了?

咪蒙: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是有两面的,就是嘴炮和纯爱,我也是这样的。我喜欢嘴上面说一些特别不靠谱的话,别人装正经,我装不正经,我觉得这些其实都是嘴炮。对,了解我的读者一定会知道我在生活中什么都不敢干。这本书就是我的另一面,文字还是有很多烈度大的地方,但内核都是纯爱的,所以还是跟我这个人是匹配的。

记者:你觉得这本书是给谁看的? 

咪蒙:我当然希望全人类都看,但事实上不可能。我觉得真正的受众应该是女性为主的,然后向往爱情、期待爱情的人。

记者:是否考虑把书中的故事拍成电影?

咪蒙:会改成电影,但是时间会比较慢。我没有卖版权,希望这个东西是我自己能够深度参与然后把它做好的,所以可能从明年才会开始着手这些事情。

记者: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咪蒙:坦白说,我真的是一个没有什么格局的人,我就是永远把当下的事做好,我不太会去思考战略上未来发展什么的,然后就是写呗!写到有一天过气了,我就去写剧本。我一直期待有一天去写剧本,我公司的人总骂我说:“老板,你怎么总是希望自己赶紧过气啊!嘿嘿。”

华商晨报记者 高巍

共赏

这些书籍,为你疗伤

《我的前半生》

■亦舒

亦舒的经典作品集“旧欢如梦辑”和“有生之年辑”最近出版。

这两套作品集各包含亦舒最具代表性的5部作品。“旧欢如梦辑”包含《喜宝》《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圆舞》《人淡如菊》等5部亦舒最畅销的作品。而“有生之年辑”包含了《衷心笑》《幸运星》《承欢记》《悠悠我心》《某家的女儿》等5部首次在大陆出版的亦舒作品。其中,《衷心笑》是亦舒的第300部作品,讲述人工智能的爱情。

《我的前半生》是对鲁迅《伤逝》的当代现实版演绎。亦舒把子君与涓生的故事搬到了香港,在书中亦舒使女主角子君彻底意识到独立的重要。她自食其力,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请至少爱一个像男人的男人》

■张小娴

作为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畅销书女作家,张小娴被很多人誉为“情感教母”“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

1994年,张小娴因连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声名大噪,之后《荷包里的单人床》《我在云上爱你》《红颜露水》,被称为继琼瑶、亦舒之后,中国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在这本书中,张小娴转换笔风,“用犀利的笔,写温热的情”。书中精心收录张小娴的50篇散文,谈恋爱、谈失恋、谈单身、谈婚姻、谈成长,更不乏对女性的体察,也融入了更多坚定的宣言。从她擅长的情感角度,有态度地告诉女性读者要在爱情中拥有独立地位,“一生的时光如此有限,请不要荒凉了自己”。对于成长,她表示:“这一生,你遇到的磨难都是磨炼。”

《我爱问连岳》

■连岳

读者来信,连岳回信,这十余年间的往来,见证到我们对感情的要求越来越细腻,对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这十余年的文字,更是证明了一种信心的持续生长,相信爱的力量,相信通过沟通、通过对爱情规则的确定与遵循可以爱得更好,更逐渐意识到,自由是一切爱的前提,而我们想要获得有尊严的爱,也必须去建立有尊严的社会。

连岳,1970年生,原名钟晓勇,专栏作家,福建人,现居厦门鼓浪屿。他的专栏见于《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壹周》等。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冯唐

此书是冯唐的“北京三部曲”之一,《万物生长》的前传。讲述了十七岁的少年秋水爱上邻家姑娘朱裳的故事。全书涌动着扑面而来的青春与荷尔蒙的味道,冯唐用莽撞生猛的文字刻画出一个身处青春期男孩的内心,并通过男孩们的群像还原出20世纪80年代少年们眼中的北京。

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98年,获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未来大家”TOP20之首,如今做医疗投资,业余写作。

《遗失的世界》

■林真理子

很多人评论这是一本女性励志小说,也有人说这是日版的《我的前半生》。女主角泽野瑞枝曾经有着豪奢生活,但感情失败不得不开始独立,经过努力,成为当红编剧,并获得了小自己十多岁的帅气明星的真爱。

尽管作品名为《遗失的世界》,但作品真正“想要凝视寻找的不是失去的痕迹,而是浮现的重生证明”。作品写于1986年,其中女主角的回忆部分,写的是30年前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事儿,作品由此被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舞台之中。

林真理子,日本小说家,1954年出生,是日本当今文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家,被称为“女渡边淳一”。代表作《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到京都》《恋恋白莲》《大家的秘密》等。

《为何爱会伤人》

■武志红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爱情的知识,多数其实是关于迷恋的。迷恋的爱,是虚假的你与幻想中的对象之恋爱。因而,我们发展出种种爱情的病来。

真要走到真爱,就必须活出真实的自己,同时看到并尊重对方的真实存在。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解读爱情,提出从“认识自己内心”的角度来看待爱情。爱情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对方的原因,而是你自己的内心出了偏差。

武志红,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又是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品读

衷心笑事务所■亦舒

二〇五四年。

春季,微雨。

峨嵋匆匆赶到衷心笑事务所,预备带兴一出院。

秘书迎上,说:“王小姐,请到一号室稍候。”

峨嵋推开一号室门,两排熟悉的长凳,一张上已经坐着一个客户。峨嵋坐到另一张长凳上。

她尽量垂着头,不去看另外那个轮候者。但眼角已经瞅见,那位人客,欠缺一条左腿,卡其裤在膝上对折。峨嵋不出声。在一号室候诊者,身份多数与兴一相似,她不想打扰他。

不一会儿,相熟的负责人尔泰走出招呼:“峨嵋,这边说话。”她走到角落。

“兴一没事吧?”

尔泰叹口气,双手插到白袍口袋里,“情况不乐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兴一已经十二岁,兴十三都快要面世,我劝你订购安三号,那才配你身份。”

峨嵋说:“我没有身份,快把兴一还给我。”

“你也太长情了。”

“尔泰,兴一在何处?”

“你下午再来,我把她还你。”

“她想补一个零件——”

“没有位置,本来她只是一个保姆,负责简单工作,照顾一个十岁孩子上学放学,清洁补习吃饭更衣,这十年来添加不少附件,她已能独自持家,进出银行、修理电器……到底年纪大了,你不让她退休,有点残忍。”峨嵋不出声。

“讲到底,其实,兴一对你并无感情。”

“胡说。”

“她顺从、勤工、尽量配合你的需要,但并不涉及感情,你我老同学,峨嵋,不打讹语,若要谈感情,我们正在研制砒一号。”

“砒?”

“因为,爱情慢慢杀死你,哈哈哈。”

峨嵋没好气,“我下午再来。”

“三时整,把兴一还你,我替她换了油,膝盖手肘几个齿轮也更新了,一年内不成问题。”

“一年后呢?”

“那……你就别问那么多了,谁不是过一日算一日。”

身为纳米工程师的尔泰到了春季,也特别多的感慨。她走到窗前,轻轻说:“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前,惆怅还似旧。”她进实验室去了。

峨嵋轻轻吁出一口气,走出角落,把窗户打开一条线,清鲜濡湿空气钻进,环境专家数十年努力总算有点成绩。

一抬头,见那人还在等。她轻轻走近,只见他双眼低垂,而带含蓄微笑,分明开关已经闭上。她坐到他身边。只见这个型号做得特别精致英俊,长长眉毛、高挺鼻子、深深人中。他比兴一新款,也许是兴三或兴四。

“不要怕,”峨嵋轻轻说,“他们会治好你。”她伸手拍拍他手背。噫,皮肤做得那样柔软细滑。峨嵋粗心,她没留意到,那具人型手臂上汗毛忽然竖起。

峨嵋对他说:“再见。”

下午再到办事处,他已经不在。尔泰把兴一交还给她,“劝你家王小姐找个男朋友,别老缠住你相依为命。”

兴一外形娟秀,身段娇小,十分讨好,她微笑着答:“我同她说过千万次。”

“再见,保重。”

峨嵋挽起兴一手臂,“拜托,以后别搬抬重物。”

兴一不忿,“真没想到会同人类一样,老了就也不中用。”

“谁叫你如此拼搏。”“搬家工人都不知我是机械人。”

“你羡慕人类?”“并不,人类构造实在太过复杂,十万处都会出毛病。”她们说说笑笑上车。

“为什么一间机械制造公司叫衷心笑事务所?”

“三十多年前初营业,是要减轻家务负担,令主妇衷心笑出来,研发到今日,什么型号都有。”

“听说出品包括配合需要的男女伴侣,不顾别的,专门陪你吃喝玩乐,卿卿我我。”

“那多好。”

“生意滔滔,不过同专陪恋爱的真人一样,代价昂贵。”

“是呀,千秋万载,人类去到七大行星,可是,没有金钱,还是什么也不用谈。”

“王小姐,你感慨太多,还是找一个男朋友吧。”

“社会越是进步,男女越是平等,对象越是难找。”

(节选自亦舒小说《衷心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