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视频 | 林奕华解读成人童话 挑战“彼得潘症候群”

看看新闻KNEWS

关注

今年秋天,家喻户晓的“彼得潘”——诞生于1904年的小飞侠,将化身为2017年在机场等待起飞的小男孩。善于以现代视角解构名著的香港导演林奕华将带着《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真爱》在9月28-29日来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剧作将向每一位观众尖锐发问:什么才是真爱?现代人为何“长不大”?现代人真的想要真爱吗?

一支帅气男子天团“彼得潘”如常出征,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到了机场,偏偏天公不作美,搭乘的波音787一直延误,长不大的他们,把机场反转成游乐场,又意想不到,游乐场被玩成了人性的修罗场。一群不知是被过份宠爱还是过度失爱的小飞侠迷失在闪亮亮的商场,乱纷纷的欢场,血淋淋的情场,一场游戏一场梦。想不到,那天是他们飞不起来的一天。



机场,总是象征别离,“别”暗示了“分”,“离”暗示了“弃”,所以,害怕长大的人,也是在逃避分离,因为,一旦分开了,未知就成了一个黑洞。现代社会对于长大的期限越推越迟,害怕长大的人被称作“彼得潘症候群”,他们逃避责任,最爱的只有自己。关于“拒绝长大”的密码,林奕华说:“因为他不能面对一件事:被拒绝。于是,在他的人生里学会以一件事来补偿自己的被拒绝——拒绝他人。拒绝他人,则是以补偿自己来报复他人。现在有那么多人拒绝长大,就是因为这种补偿与报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并且其中的漩涡效应愈来愈大,所以造成了集体性的薄情。”


在这个情感越来越淡漠,社会就好像是一个“薄情国”的时代,人人都觉得真爱难寻。“真爱是有的,只是大家认为很难。”林奕华说,“真爱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爱: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一个怎样的人。但最难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爱自己的。”对于感情,林奕华的理解是:“喜欢”很简单,但“了解”很难。因为“了解”就是你要专注在对方身上,不仅仅把对方当成一个对象,而是一种时间观,是一门跟时间有关系的学问。这在林奕华看来,也是长大和长不大的区别。



机场设备越先进便捷,乘客的耐心和同理心却越来越少。科技进步为我们省下了不少“时间”,但这些时间却被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给“谋杀”了。“现在、立刻、马上”成为常态,“等待”反而成为奢侈品。就像剧中谷得奈所说的那样:“等一个人是例外,而不等一个人是应该。”一个人如果不想长大,没有了时间的积累,那他与别人的关系就永远是“只记今朝”。这也是林奕华认为“现代人薄情”的关键原因:“一个只有眼前和现在的人,并没有爱的能力。因为爱的能力,就是时间的能力。”



《小飞侠彼得潘之机场无真爱》是林奕华继《心之侦探》后,与台湾编剧徐砚美的再度合作。设计团队由打造《红楼梦》《梁祝的继承者们》《恨嫁家族》的制作总监陈宝愉领军,作为非常林奕华的第57部原创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独特而鲜明的气质与风格。

同样以名著解构为基调,这部剧的灵感来自《小飞侠彼得潘》的童话。以“长大与拒绝长大”,“成熟与拒绝成熟”的主题贯穿全剧。而从原著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戏剧将要表达主题的同一性来说,可能是林奕华戏剧里最为贴切也最为易懂的作品之一。该剧于2017年1月在香港葵青剧院演艺厅完成首演,并将于9月首次登陆内地剧院,在北京、上海两地先后上演。



这部剧就好像一个机场,各个议题就像是要飞往各地的班机,而观众则是其中的乘客。机场运作的复杂性,跟使用机场的人的多样性,共构了这部作品的多元性。就像机场里的汇集与中转,让我们理清自己的选择与混沌,从而认知每一件事情的背后皆有其聚散离合的本质。

将机场作为一个比喻,现实中那些长不大和不长大的人,和航班一样也是Delay的状态。小飞侠的故事,围绕一种特异功能:“飞”。现代人对“飞”并不稀奇,买一张机票就能实现。“学飞”是一种比喻,对于现代人来说,它却很难实现。正如林奕华所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会‘飞’的,但是他却慢慢忘记了飞的能力,是爱的能力也好,想象的能力也好,创造的能力也好,这些都可以留待大家自己去填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吕心泉 实习编辑:胡娜)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