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全世界的教科书里这么写“珍珠港事件”

新浪新闻

关注

作者:刘可 来源:錄音筆(id:recorder2016)

安倍晋三将前往珍珠港悼念,成为日本首位拜访珍珠港的现任首相。偷袭珍珠港的说法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各国的历史教科书究竟是怎么写的?

日本教科书:暗示卷入战争是被迫

美国reddit网站曾有人向日本网民发问“你的学校怎么教你袭击珍珠港事件?”,这个问题得到了1912个回帖。

一名在东京生活学习近十年日本网友Karmago说,历史课本上大致的内容“美国对日本施加了外部压力,比如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形成统一战线;美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及资源的控制。这些做法导致日方领导人相信,除先攻击美国以外,没有其他选择。”

Karmago说,日本教课书中会有大量关于广岛长崎原子弹以及核武器不应再被使用的讨论。整个章节会以道德角度收尾,会有很多“军方首领做了错误决策,而他们的错误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丧失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和平的生活下去”之类的话。

据新华社2015年的一篇《日本教科书竟然这样写历史》的文章中指出,日本的一本教科书《新日本历史》中关于珍珠港事件这样描述道,日本是在与美国谈判失败以后被迫向美国宣战。在书中的一个小专栏中,记载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段话,称罗斯福肯定知道日本不会接受美国时任国务卿赫尔提出的方案,美国的参战如果没有罗斯福的诸多“外交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日本不进攻美国,罗斯福把美国带入战争的努力就会变得复杂和困难,不过,最终罗斯福实现了自己认为必要的战争。

新华社驻日本记者蓝建中认为,在谈到太平洋战争时引入基辛格的这一段话,意在暗示日本卷入战争是被迫的,是美国方面诱使的。这种想法其实正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一贯主张,他们声称,珍珠港事件其实是美国的阴谋,是把日本引入战争的圈套。

美国要求严谨编写珍珠港等敏感历史事件

根据美国宪法中小学教育事务由各州自行决定联邦政府无权干涉但会由美国教科书委员会评估。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也是由民间出版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组织一般确定下来的教材很少会有修改或变动。由于各州历史背景不同所以教材的选择和侧重点也不同。俄亥俄州代顿大学历史系教授斯韦德鲁曾在谈及珍珠港”“尼克松水门事件”“哥伦布屠杀印第安人等敏感历史事件时表示对事实的错误描述和使用错误数据会限制、误导人们的思想编写者必须严谨。

欧洲网友:好像历史书里没讲过

此外,很多国家的网友表示教材上根本没有过多讲述这段历史。瑞典的网友表示自己上学时只教了与欧洲相关的那部分历史,“好像是期末时来不及讲完,就说了日本袭击珍珠港所以美国人最后用两颗原子弹结束了战争。” 马来西亚网友说只讲了“珍珠港遇袭后,美国投放了原子弹,随后日本就投降了,战争就结束了。”

除“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外,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举动在全世界的教科书里面也颇具争议。

全世界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阵营:这一举动在美国、意大利的课本里是“结束战争的必要举动”;韩国、伊朗、瑞士、立宛陶的教科书中将这一举动视为美国展现武力、向全世界示威的机会;智利、希腊及德国对于这段历史描述的十分简洁,或者根本没有在书中提及;巴西、法国、墨西哥、荷兰、新加坡、南非及英国的历史教育则侧重于分析讨论了这一事件的过程,事件背后的动机及带来的影响等。

印度尼西亚网友说,“现在当我们在学印尼历史的时候,广岛长崎核爆炸事件被当做是我们最终能够走向独立的垫脚石。”

新加坡网友说他们教的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投放原子弹,而是为什么投放的那么晚,是在很多人惨死和受折磨后才投放的。”

更为学院派说法来自于2004年发表的《历史课:全世界教科书如何描写美国历史》一书,该书收录了全世界教科书里的专家们对投放原子弹这一事件的说法。加拿大学者反思了加拿大人在核武器运用中扮演的残忍角色。而意大利学者着重分析了这一决策背后的动机在于考虑自身战后地位。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公号“錄音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