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第一课 不学拼音先识字

广州日报

关注

原标题:第一课 不学拼音先识字

文/广州日报记者 周文吉 图/广州日报记者 龙成通

新学期在本周四就要开学了,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课程,都将使用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其中小学语文课的变脸最大,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将先学“天、地、人、你、我、他”等简单的汉字,再学习拼音。为适应教材的变化,市教研员已对新教材进行了培训及研究,开学后将进一步组织相关老师培训新教材。结合近年来佛山出台一系列“幼小衔接”的新举措来看,小学对新生要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给孩子“减负”将是大趋势。因此,家长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没有必要急着在刚入学就给孩子太多压力。

变脸:小学第一课先学“天地人”

新学期未开始,佛山家长群中,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却先火了。记者从家长网上晒出的“变脸后”的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图片来看,新版有A4纸大小。不仅“长相”变了,新教材的内容也有变化。

新版教材新增《升国旗》、《小书包》等课文,保留了《四季》、《口耳目》等课文。从篇目来看,新版教材保留、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与旧版教材对比,新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拼音和识字的先后顺序。

旧版教材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版教材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也就是说,新版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一部分字,再学习拼音。

细心的家长还留意到,在识字量的对比上,新版教材比旧版教材减少了100个,由原来的400个减到300个。在识字的第一课,首先要小学生学会的六个字是:天、地、人、你、我、他。

在教材编排方面,新版教材增加“快乐阅读吧”、“和大人一起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新版教材在每一模块的课文学习后,都有“口语交际”栏目。家长反馈称,旧版教材也有口语训练要求,但不如新版教材目标明确。

部门:开学后将组织老师培训新教材

“新学期,语文、思想品德和历史三个科目确实会有较大变化。”近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答复,从新学期起,我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以及初中一年级的历史,都将使用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以语文为例,以前佛山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即人教版。虽然今年小学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但是教材均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以前的版本不太一样。

据介绍,虽然每一年的教材都会有些微调,但今年的教材大变脸,距离上一次改版已有十几年。

目前,市教研员已对新教材进行了培训及研究,开学后将进一步组织相关老师培训新教材。“新学期前课本将陆续下发至各校,让各科目老师可以提前备课,不会耽误正常教学。”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

记者走访佛山南海区、禅城区部分书店发现,目前所有新教材尚未到货上架,但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等相关教辅材料已提前换新。这些更新的教材解读完全根据新教材来编写,家长可以据此提前了解新教材的大概架构与内容。

分析:先识字后学拼音有利于幼小衔接

为什么新版教材要这样变?对此,带过一年级的老师总结分析,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可以分成四块内容,入学教育、集中识字单元、拼音单元和阅读单元。与旧版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将拼音教学后置,先认识一些常用字,再教拼音。

“最大的好处,新生怕上学,爸妈会焦虑,毛病多半出在拼音环节上。”老师分析称,因为拼音内容枯燥,而且作为一个符号,孩子们在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一上学就让孩子学,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反倒是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对于今年的新变化,孩子今年读三年级的刘先生表示赞同。“之前教孩子学拼音,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后,孩子硬生生发成另外一个音,怎么都纠正不过来,真是会气个半死。”刘先生回想当年学拼音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他表示,先学简单字再学拼音,家长、孩子的压力都会减轻点。

不过也有家长顾虑,担心孩子刚上一年级拼音还没学,立刻识字会有困难。对此,学校认为家长们无需太过担心。“这次新版教材采用先识字后学拼音,改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禅城小学资深语文老师分析,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是靠直观感觉去认知的,对于图形、图画的认知印象深刻,拼音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先让初上小学的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下一阶段学习拼音打下基础,循序渐进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

趋势:降低入学学习门槛不仅靠教材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新教材仅是近年来佛山小学新生减负的其中一项转变。早从2014年开始,佛山市教育局就要求学校将小学一年级秋季学期的第一个月设为“幼小衔接月”,“衔接月”内不得安排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对新生要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给孩子“减负”。

而去年,佛山市教育局更是发布了《佛山市小学幼小衔接月工作指引(试行)》,详细规定包括衔接月内班主任与每位家长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单独交流、对新生的教学要照顾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等。

为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融入小学的环境中,市教育局要求各小学今年推进衔接月期间课程注意教学方式的趣味化、生活化、游戏化和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及兴趣。

“一年级的新生在入学阶段依然是以打基础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佛山市教育局该负责人认为,小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后,基本就已经能够接受小学的生活,这时候老师再将教学重点转入正轨,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会更快更强,因此家长没有必要急着给孩子太多压力。在新学期开始初期,家长应该更多去了解孩子对上小学后的心理,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

应对:不用刻意识字但要有认字意识

小学一年级一入学是要求识字,是否意味着家长对识字方面的教育也要提前呢?对此,教育专家建议,不要刻意在学龄前让孩子认字,但生活中要有认字的意识。

据了解,目前很多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喜欢买一大堆认字卡片,教孩子认字,或者让孩子上学前班学四书五经认字。不过,学习和使用汉字都是需要语境的,这么刻意而且机械的教法,只会让孩子反感,失去认字的兴趣。不像在学校里,语文老师教孩子认字会用儿歌、顺口溜等有趣的方法。

“不要刻意教认字,和拥有认字意识并不矛盾。”专家建议,爸妈们可以陪孩子看半小时动画片,边看动画片边读字幕,读着读着,一些反复出现的字,孩子对照画面,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而然就认识了。

此外,让孩子坐在腿上,拿本书来读故事,让孩子慢慢意识到汉字很神奇,能变出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自然而然跟着爸妈一起念,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认字意识。

再比如去逛超市,小朋友要买零食,可以把不同品牌的零食拿给孩子看,告诉品牌上的名字。总之,在生活中多制造特定语境,让孩子多看看,会有意外收获。

随着开学的临近,资深小学校长也提醒家长,在开学前的这几天,要帮助孩子“收心”以迎接新学期。老师支招,家长在家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引导孩子,谈谈学校、同伴和新学期,多说欣赏和鼓励的话,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

在未开学前,还可以带着孩子去新学校走走、看看,和孩子一起选购开学所需的文具,并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在周末就引导孩子进入“上学作息模式”。

延伸阅读

多校将迎新老师新校长

除了新教材外,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南海顺德共计有49所区直属学校同时换届,迎来新的“掌门人”。与此同时,按照佛山市教育局拟定的教师交流轮岗方案,全市今年将有超过2190名教师在各校间进行交流。记者从各区教育局了解到,目前禅城的教师轮岗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新老师将在新学期开始前到岗。而南海区教师的交流预计要在开学后才全部完成。

记者留意到,这一轮换届中,顺德、南海多家名校“易帅”,顺德区第一中学原任学校副校长谢大海,将新任校长。原华附南海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李卫东,调任石门中学校长。

至于新老师,学校认为每所学校轮岗的老师大约只占总数的5%,因此绝大多数班级科任老师将保持稳定。“少数换老师的班级应该也能够适应。”禅城一公办小学校长分析,其实即使不轮岗,学科的老师也不会说一直都6年教同一个班级。该校长称,孩子们接触不同风格的老师,对学生也有积极的作用。加上调配进来的老师原来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其实都是好的老师,相信能够很快就能适应学校新环境。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