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成帮柳”--山水梨城的“绿色地标”

新浪新闻

关注

原标题:“成帮柳”---山水梨城的“绿色地标”

文/谢晓艳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这句话出自路遥,但把它用在王成帮身上,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初见王成帮是在今年的3月,和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栏目摄制组一起走进“孔雀河畔播绿人”--王成帮老人的家中做客。

老人年过8旬,一头短而规整的白发,一张皱纹如刀割的黝黑面孔,一身洗得泛白的黄军装,还有那双满是老茧、青筋凸起的双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有着60年党龄的正团职退休干部,近30 年来,没让国家掏一分钱,在一片盐碱滩上,培育种植各种树木200余万棵,培育的树苗价值超过110余万元,为梨城百姓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树浓荫。

王成帮退休前担任过新疆军区步兵第四师副参谋长。1992年退休后,他退伍不褪色,义务加入到库尔勒市城市绿化工作中来。

1994年,王成帮成为塔指园林队一名不要工资的编外合同工。2001年,塔指基地的大规模绿化工作结束后,他已为那里的绿化事业节约了100多万元的经费,育苗100万株以上,被塔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此后,王成帮又来到库尔勒市园林局当起了义务育苗员,一直干到现在。他在库尔勒市园林局育苗、植树、管护林木,从未要过报酬,经他培育和栽种的树木达到百万株以上。

2001年,王成帮意外发现了一棵具有树形好、病虫害少、抗旱等特点的柳树。当年,他就开始着手将这种树培育成绿化树。根据培育情况,将其分为“五代”:第一代1株,第二代80株,第三代400株,第四代2000株,第五代10000株……为了表彰王成帮对园林绿化作出的贡献,库尔勒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将新培育的绿化树命名为“成帮柳”。如今,库尔勒市正大力推广“成帮柳”。经他培育的“成帮柳”现已成为巴州地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树种。同时,也成为了文明城市库尔勒市的又一个“绿色地标”。

2005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降临到王成帮头上。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余下的时间也就6 个月。医院建议转解放军301 医院治疗。王成帮听说要去北京治疗,立马从床上坐起来:“我一个被判‘死刑’的人,还到北京治疗啥!把这些看病的钱,用在部队建设上吧!”

在乌鲁木齐总医院住院期间,他躺在病床上,心里还时时想着如同生命的那一棵棵树。每次治疗结束后,王成帮就用手机给园林工人打电话,孔雀河两岸的柳树该修剪了,广场四周的草坪该打理了,狮子桥南头的花卉该施肥了……旁边的妻子含着眼泪说:“老王啊,老王,

你的命都快没了,心里还想着你的那些树!”王成帮拉着妻子的手说:“我相信自己一时半会死不了。想当年,在5000 多米的藏北高原,连续五天五夜急行军,晕倒在雪地里,都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王成帮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亲手栽的树。他说,望着那3 个月没见的大大小小的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兴奋和激动。

王成帮看见那遍地绿油油的树苗,忘记了病痛。他像过去一样,每天早早就来到苗圃,锄草、修枝、松土、施肥。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当年的树苗也成了林,王成帮感觉肺部疼痛明显减轻了。去医院检查,奇迹出现了,他体内的癌细胞竟然消失了,医生都感到惊讶!而王成帮的解释很简单,我一年365 天,从早到晚都在苗圃里干活,心里就想着快快把这些树苗培育大,没有时间去想身上的病。他还风趣地说,病这个东西,你没时间想它,它自然就跑了!这叫“转移疗法”。

除了义务植树,王成帮还乐于助人。他经常被一些单位邀请作光荣传统报告,他的报告常常“爆棚”。了解他的人都说:“老王这一辈子都在做好事,真的是难能可贵。”哪里遭了灾,他得知后,总是踊跃捐款;他还经常解囊相助身边的农民工、社区困难户,以及特困学生。至于捐了多少,他从来也不记。然而他平时生活却十分简朴,长年一身老式绿军装,一根皮带总是接了断,断了接,不舍得买条新的。

这些年来,王成帮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装了满满一皮箱,尽管他2009年9月被国家民政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2011年6月荣获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然而他总是把这些荣誉作为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他说:“余生义务绿化植树永不停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