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陈绪兰:活跃在棉田里的农业技术能手

新浪新闻

关注

原标题:陈绪兰:活跃在棉田里的农业技术能手

文/谢晓艳

有人说她是一棵树,虽然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时光轮回的印记,但她却更加坚韧挺拔、根深叶茂;

有人说她是一座碑,虽然风雨磨平了她昔日锋锐的棱角,但她却依然屹立不倒,伟岸依旧;

也有人说她是一个“傻子”,每天无怨无悔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她叫陈绪兰,20年如一日的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默默奉献,先后试验引进了棉花栽培技术,带动了当地棉花种植模式的转变。2008年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10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现年47岁的陈绪兰是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栽培站(简称农技推广栽培站)的站长,负责库尔勒市普惠农场(简称普惠农场)的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及推广。

现如今,在普惠农场只要一提起陈绪兰,棉农们都说:“她比普惠人还了解普惠,我们服气。”

(小标)从棉农不服气到信服的绝招

“这么年轻的黄毛丫头,会种地吗?”

时间倒回到1996年夏天,刚到普惠农场的陈绪兰,便领教了土专家的下马威。

陈绪兰,1991年毕业于石河子农业大学,分配到兵团农垦科学院工作,1996年随丈夫调到库尔勒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普惠农场的农业技术指导。

当地大多是胶土地,保水保肥效果好,加之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十分适合棉花生长,盛产长绒棉,也造就了许多种棉能手、土专家,种棉能手赵世勤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小就跟父母种棉花,当时亩产就达350公斤。

“土专家加洋专家才是好专家!”陈绪兰接招了。

搞科研的她放下身段,虚心向植棉能手、土专家学习,掌握了当地水土的特点。

“头水再往后推……”

“不行,棉花旱死了!”

“旱死了?算我的!”

第二年春天,陈绪兰出招了。

她一头扎进示范田里查看棉苗生长情况,做出“反常”决定。一天天过去了,别人的棉花地都浇头水了,她说再等等。

“种了十几年地,没见过这个种法……”正当土专家们看她笑话时,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陈绪兰拔棉苗来对比,晚浇头水的要比浇得早的棉苗茎粗、根毛多。

秋天到了,试验田的亩产量比对照田的超出60多公斤。“推迟浇头水,棉苗自己会找水,根须就发达……”现场会上,陈绪兰道出了 “秘诀”,全场响起阵阵掌声,土专家们服了。

普惠农场下设7个分场,近的一两公里、远的十几公里;有20多万亩地,职工6700多人,农忙时加上外来务工者有上万之众。让当地人自愧不如的是,陈绪兰一一跑了过来,每亩棉田里都留下了她的脚印,谁家棉田有什么问题,她能脱口而出。

(小标)从一个徒弟到数百示范户的认可

“她尝土能知是否播种,尝苗能知收成,比仪器还灵。”——普惠农场生产科副科长、陈绪兰的高徒 阿不力肯·阿不都热西提说。

快人快语的普惠农场生产科副科长阿不力肯·阿不都热西提被当地人称为“人精”,也是陈绪兰的高徒,他接受采访时说,“我是陈工的徒弟”,提起师傅的“绝活”,言语中溢满敬佩之情。

从小跟父母种地的他,也是一把种棉好手。

他从农业技校毕业后,很快成为农场的佼佼者,深知农业技术重要的他,碰到新技术都要试一试。

陈绪兰一到农场,他就“粘”上去,拜她为师。

有两件事,让阿不力肯·阿不都热西提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一年,棉田里突发红蜘蛛,由于预防晚了,没有控制住,给棉农造成了损失。

“红蜘蛛是从草丛中来的……”

不服输的陈绪兰一头扎进棉田仔细观察,发现红蜘蛛是从田埂的草丛中迁徙来的,经反复研究试验,配制出防治农药,拿出了应对措施。

第二年,陈绪兰早早地带领棉农着手防治。有人提出铲光田埂上的草,绝杀红蜘蛛。

“不能斩尽杀绝。”

“要用害虫控制害虫。”

面对众人的疑惑和不解,陈绪兰解释道,把红蜘蛛灭绝了,还会出现更难对付的有害生物,不如将其控制在田埂的草丛中,替棉农“看着”其他害虫,这叫以毒攻毒,用害虫防治害虫,保持棉田中的生态平衡。

“陈工还有一手绝招。”阿不力肯说,陈绪兰练出了尝土能知是否播种、尝苗能知收成的绝活,比仪器还灵。

原来,普惠农场离库尔勒市近50公里,出现问题后,将土样和样品拿回去化验耗时耗力。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快速检验的方法呢?几经尝试,她练就了一套尝土鉴苗的绝招。

现在阿不力肯也掌握了师傅的绝活。

一传十、十传百,棉农乌拉音·赛买提来了、李敬才、杨金超来了……

陈绪兰的科技户从一户增加到260多户,许多棉农和她成为朋友。

由于普惠地下水是苦咸的,棉花只能靠河水浇灌。在李敬才、杨金超的记忆里,水多的时候,一年可浇12至13个水,亩产最高达到500多公斤。

近几年,来水量也逐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也在调减,陈绪兰又推出了膜下滴水春灌、棉花密植技术,稳定了产量。去年,杨金超的棉田只浇了3个水,因使用了陈绪兰提供的抗旱剂,亩产仍达到400公斤。陈绪兰得到了棉农们的认可。

多年来,陈绪兰累计推广农业增产常规技术60余项,推广面积800万亩,节本增收节支20亿元;累计引进各类农作物品种50余种,通过项目组织实施,使当地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沃土工程不断扩大,高新节水全面普及,现代农机得到全面适用,棉花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棉花生产发展步入快车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