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东北饺子馆 来去一阵风

广州日报

关注

一家东北饺子馆门口贴着“旺铺转租”。广州日报记者王燕摄

去年的开铺潮“退烧” 业内分析:这些饺子馆口味不一 相互压价 热闹大于实效

文/广州日报记者杜萌

去年4月份,本报曾独家报道千家东北饺子馆风靡羊城(详见本报2014年4月3日A15版《东北饺子馆来袭》),火速开店的背后或有盲目跟风、炒铺的动机。近日,记者巡城发现,近五成饺子馆没有撑过一年,纷纷贴出“旺铺转租”等告示。房产中介透露,甚至有饺子馆一年租约未满就跑路。

记者走访荔湾区的长寿路、越秀区的海珠中路、光塔路,天河区的石牌桥、岗顶等人流旺地,发现曾经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饺子馆,有近五成已经相继关门,一些店铺还贴出“旺铺招租”的告示。

在光塔路的一家“雪乡饺子馆”,记者看到,用心布置过的店面依然逃脱不了关张的结局。关闭的卷帘门上贴着“旺铺招租,急转”的告示。

当初开饺子馆时蜂拥而至,如今为何齐齐关张转让?记者在解放北路寻访到一家仍在营业的饺子馆,提起经营状况,店主连连摇头。

“牛肉馅、羊肉馅的饺子都没有,只有猪肉馅、素三鲜的。”老板娘华姐表示,墙上菜单近一半的饺子都“暂不提供”。

“现在原材料太贵了,牛肉、羊肉都要40多元一斤,就算一斤饺子卖到25元也不赚钱。”记者了解到,操持这家店铺的夫妇俩均是哈尔滨市区人士,从每天的买菜、买面、和面、切菜、调馅、擀皮,再到预先包好一些饺子放在冰箱里速冻,每个工序都很耗时耗力。“基本上每天早晨4时就要去买菜买肉,基本上6时全家人都要开始忙活了。”华姐说。

那么,一家店一天的收益是多少?华姐说:“一天大概能卖二百多份饺子,流水账能到三四千元左右。但这边的房租、水费、电费都很贵,这么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的房租就要5000元。总体来说,一个月能赚近一万元。”

不过,在原材料齐齐上涨的前提下,华姐也承认现在很多饺子的材料只能从当地市场上买。“一盘饺子(15个左右)价格一般在十来元,要是不远万里从东北那边进原材料,运输费用都要花去很多。价格就远远不止这个数咯。”华姐说,现在他们家做饺子的原料就是从沙园的农贸市场里采购的,比如饺子面是百合花牌,产地并非东北; 至于牛肉和羊肉,因为原材料价格太贵,已经半年没有进货了。

市民:不同饺子铺互相压价

“一条街上不足300米就有一家东北饺子馆,这架势俨然是第二个沙县小吃啊。”市民阿婷调侃道。但是,不同饺子铺的出品、分量往往也各不相同。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少数选择加盟品牌的东北菜馆外,大多数饺子馆是一家人开店。这种家庭手工作坊式的饺子铺味道各不相同。单从馅料来看,就有肉三鲜、猪肉白菜、羊肉胡萝卜、香菜猪肉、茴香猪肉、酸菜肉、素三鲜等近二十个品种。按照饺子馆所处地段不同,每份饺子的单价也有变化,分量也各不相同,“这家16个一份,那家14个一份”,甚至还有饺子铺互相压价。

除了分量多少不一而足外,更大的秘密则隐藏在饺子的馅料里。记者在某点评网站发现,有市民诙谐点评一家饺子铺“面皮太丰满,肉馅太骨感”。

中介:租约未满就跑路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关张的饺子馆大多是因为客流减少、经营不善,甚至有老板在租约未到期时就偷偷跑路。

“之前的老板租约还有两个月,实在维持不下去,就提前退租了,剩下一些厨房用具和桌椅之类,你可以直接拿过来用。”在海珠区珠江医院附近,一家贴着旺铺招租的雪乡饺子馆门前,记者联系上了中介黎先生。黎先生表示,去年8月份,他将16平方米的店铺以每月5000元的价格租给了3位东北口音的老板,后来店铺被装修为“雪乡饺子馆”。谁知今年5月份,店老板便找到他,表示“生意不好做,准备回家”。经过协商,黎先生扣掉店老板一个月的租金,随后,老板一行便离开了广州。

宝岗大道上一家地产中介也告诉记者,据他观察,最近半年寻租要开饺子馆的人少了,“去年上半年,这条路上不出500米就开了两家。”

东北饺子馆“遍地开花”正说明了大众化餐饮的兴起。但“一窝蜂”开张也暗含隐忧,现在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店铺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东北菜系分量大,一时恐难以被众多街坊接受。

——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秘书长倪弘

(原标题:东北饺子馆 来去一阵风)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